尹德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矿区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40
- 2004年
- 矿区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从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方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利用规划、生态恢复技术、土壤生态环境与生物生态、矿区地球化学、矿区生态系统、矿区景观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等11个方面总结了矿区生态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矿区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
- 尹德涛南忠仁金成洙
- 辽宁省各市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本文以辽宁省 14个地级市为单位,以在 1997年“辽宁五十佳景”评选活动中,由辽宁省旅游局等 8个省级行政管理部门部门推荐的全省 218个景区、景点为分类基础。对每个景区、景点的不同景观要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定,得到赋分表,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求得各市旅游资源构成图。
- 尹德涛夏健红
- 关键词:旅游资源系统聚类分析
- 辽宁省旅游资源地区差异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单位,分别对各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可达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及市际间横向比较。大连市、沈阳市综合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本溪市、丹东市、营口市、鞍山市、锦州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较高,抚顺市、辽阳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一般,朝阳市、盘锦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较低。全省各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与旅游总收入还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出旅游开发和管理现状及潜力。
- 傅鸿志夏健红尹德涛
-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总收入旅游开发
- 中国大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被引量:11
- 2002年
- 尹德涛
- 关键词:地方课程课程计划教师素质校本课程
- 辽宁省旅游资源的市际差异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单位,分别对各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可达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定性、演量评价及市际间横向比较。
- 夏健红尹德涛
- 关键词:旅游资源
- 中国大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被引量:4
- 2003年
- 自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理信息系统(GIS)经历了准备、起步、发展、形成产业化几个阶段,国产多个基础性GIS软件产品不断成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初步形成。根据中国大陆期刊网的论文检索,反映了GIS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和GIS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 杜国良尹德涛金成洙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遥感技术
- 辽宁西部古生物化石资源开发利用的旅游评价被引量:8
- 2005年
- 辽西热河生物群分布于朝阳、锦州、葫芦岛、阜新4个地级市所辖的各市县境内。由于该地区早期鸟类、带毛恐龙、早期被子植物、早期哺乳动物,以及其它门类一系列重要生物化石的发现,使热河生物群闻名于世界。对辽西地区古生物化石旅游资源评价的结果是,古生物化石旅游资源自身价值以好和较好为主;化石产地的可及性一般,化石博物馆的可及性好;化石博物馆的资源区位条件大多好于化石产地;总体评价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化石博物馆为好,化石产地及其附近的博物馆较好或一般。古生物化石产地需要改善可及性,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需要丰富展品。辽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旅游资源自身价值好,虽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总体评价较好,但可及性一般,属于布局不合理。
- 尹德涛金成洙
- 关键词:古生物化石旅游评价
- 辽宁省土地损毁及防治对策
- 辽宁省土地损毁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地面塌陷、滑坡、矿山和建筑施工对土地的破坏、土地(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资源浪费等。辽宁省土地损毁是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 尹德涛金成洙
- 文献传递
- 城市扩展区土壤保护效益分析—以沈阳浑南新区为例
- 2004年
- 土壤是地表植物生长存续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乡村土地不断转化为城镇土地,避免城区建设过程中破坏原有土层,保护土壤资源,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我国城市化进程将长期持续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如果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可以在城区扩展过程中保存大量的土壤资源。
- 尹德涛金成洙
- 关键词:土壤保护
- 辽宁省的灾害及减灾对策被引量:2
- 2003年
- 辽宁省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 (人为 )灾害两大类 ,这些灾害又可以分为显性灾害和隐性灾害 .显性灾害是在其发生的当时或短时间内 ,能够被觉察到的灾害 ,如大多数自然灾害和部分社会灾害 .隐性灾害则是在其发生的当时和短时间内 ,没有被察觉到的灾害 ,如医疗事故和教育事故 .自然灾害的预防需要在研究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依靠科学地管理来完成 .社会 (人为 )灾害的预防需要提高各阶层人士的素养 ,依靠完善管理制度来实现 .隐性灾害往往不易被民众察觉 ,但其对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也是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 .
- 尹德涛金成洙
- 关键词:自然灾害减灾对策人为灾害灾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