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涛

作品数:52 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儿童
  • 9篇新生儿
  • 7篇血清
  • 7篇婴儿
  • 6篇毒性
  • 6篇小儿
  • 6篇患儿
  • 6篇病毒
  • 5篇血性
  • 5篇早期干预
  • 5篇缺血
  • 5篇缺氧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细胞
  • 5篇干预
  • 5篇病毒性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参数
  • 4篇缺血性脑病

机构

  • 3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0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2篇安涛
  • 46篇郭晓清
  • 46篇蒲秀红
  • 40篇李茜
  • 36篇邱萌
  • 20篇谭焱兰
  • 12篇吴琼
  • 10篇王航雁
  • 7篇李鸿雁
  • 7篇王静
  • 4篇裘晓霞
  • 3篇李鸿雁
  • 3篇邓美玉
  • 3篇许丽华
  • 3篇郭娜
  • 3篇李媛媛
  • 2篇李婧
  • 2篇王春燕
  • 1篇李楠
  • 1篇裘小霞

传媒

  • 13篇临床军医杂志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误服阿替洛尔引起中毒
2007年
1名3岁男童,误服阿替洛尔62.5mg,3h后,出现烦躁、面色苍白、肢端发凉、轻度发绀、额头出汗等症状,血压测未及,HR80次/min。经催吐、洗胃、导泻、补液等治疗后,患儿症状缓解,血压100/70mmHg,HR100次/min,临床治愈出院。
吴琼郭晓清蒲秀红安涛
关键词:阿替洛尔中毒性休克
成功救治猫抓病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例
2009年
1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8个月,因左颈部肿痛21d,伴发热16d于2008年9月23日9:05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1d左颈部肿痛。无发热,未予特殊处理,于入院前16d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7℃,无寒战及惊厥,先后于外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结炎”及“扁桃体炎”,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蒲地兰、甘露聚糖、/DJL热速清、赖氨肌醇、羚羊角等药物治疗(具体药量不详),左颈部疼痛缓解,肿大进行性加重,体温降而复升,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我院。
谭焱兰安涛郭晓清蒲秀红李茜吴琼邱萌李鸿雁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猫抓病发热待查救治急性淋巴结炎进行性加重
标本溶血对心肌酶测定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心肌酶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将50例健康母亲脐带血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溶血,测定溶血前后的心肌酶活性。结果标本溶血后心肌酶活性明显高于溶血前(P<0.05或P<0.01),且随着溶血程度加重心肌酶活性逐渐升高。结论溶血标本对心肌酶活性的测定有严重影响,溶血程度越重其影响越大。
郭晓清蒲秀红安涛邱萌李茜
关键词:溶血心肌酶学
小婴儿不典型川崎病1例
2012年
患儿,女,2个月。于2 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达40℃,偶尔咳嗽,无痰。在门诊静滴头孢呋辛0.6 g、1次,停止输液后3 h出现皮疹,口服扑尔敏后皮疹消退,仍发热。门诊血常规:WBC 15.1×109/L,RBC 3.35×1012/L,HGB 97 g/L,PLT 248×109/L,N 761,L 0.20,CRP 54 mg/L。
邱萌蒲秀红郭晓清安涛李茜王航雁
关键词:小婴儿川崎病
青年狼疮肾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临床特点
2006年
目的明确青年狼疮肾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青年狼疮肾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4例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平均20.5岁,平均病程26个月,3例为病情复发后出现弥漫性肺泡出血。其中发热、咯血、呼吸困难是最多见的症状(50%~100%)。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显示病情活动期〉9分的2例。肾脏病理提示3例为Ⅳ型,1例为Ⅱ型。影像学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双肺均有弥漫性肺泡浸润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血性。3例患者在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弥漫性肺泡出血是青年狼疮肾炎的严重并发症,缺乏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李茜郭晓清蒲秀红安涛邱萌
关键词:狼疮肾炎弥漫性肺泡出血
围产期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防治围产期高危儿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所有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新生儿期采用NBNA法进行评价,婴儿期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进行评价,同时进行体格测定。结果:纠正年龄1周及4周时,高危儿组除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P>0.05)外,其他各因素高危患儿组NBNA评分与正常儿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生后1周及4周比较各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获得显著进步(P<0.05)。在婴幼儿期,随着干预的进行,高危儿各组与正常儿组之间神经运动发育的差距逐渐缩小,且高胆红素血症组有超前现象。在体重、身高、头围方面,高危儿各组除高胆红素血症组外在3个月时与正常儿组比较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于12个月时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显著。
安涛郭晓清蒲秀红李茜邱萌吴琼谭焱兰
关键词:婴儿早产干预性研究围产期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非典型川崎病1例被引量:2
2010年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反复咳嗽伴发热23d,加重2d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及发热,体温38~39.5℃,于外院静滴头孢类抗菌素16d、阿奇霉素5d抗感染后仍反复发热及咳嗽,入院前2d咳嗽加重,体温最高39.6℃,门诊以“急性支气管炎,注意肺炎、川崎病(K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收入院。
谭焱兰安涛郭晓清蒲秀红李茜邱萌吴琼李鸿雁李媛媛郭娜许丽华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非典型川崎病并发头孢类抗菌素反复发热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碳氧血红蛋白(COHb)检测的意义。方法用德国80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测定18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142例日龄匹配无病理性黄疸(对照组)患儿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及静脉血血清总胆红素(STB)。新生儿溶血组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2 d后测定COHb及STB水平。结果溶血组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颅内出血组CO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母乳性黄疸组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而CO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溶血组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COHb测定可作为胆红素水平的指标,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因诊断及治疗指导。
蒲秀红邱萌郭晓清李茜安涛
关键词: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碳氧血红蛋白黄疸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对儿童复发性腹痛病因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引起儿童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 inalpain,RAP)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国内儿科临床上缺乏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地非侵入性Hp感染检测方法。故此,该研究探讨RAP与Hp感染的关系及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Hpstoolantigen,HpSA)在RAP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2例RAP患儿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breathtest,13CUBT)及HpSA检测,测定其Hp感染率,观察抗Hp治疗后RAP患儿的腹痛缓解率,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RAP儿童Hp感染率为41.2%。男女比例为1∶1.143,差异无显著性。Hp阳性儿童进行抗Hp治疗后,Hp根除和未根除的患儿腹痛缓解率分别为93.4%及2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13CUBT作为金标准计算,Hp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97.2%,2.8%,9.3%,94.5%,95.8%,93.7%。HpSA试验与13CUBT一致性用Kappa值表示为0.886,U=25.237,P=0,两者有高度一致性。结论Hp感染与RAP有密切相关性,可能为RAP的主要致病因素;HpS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具有安全、简便可靠、经济、非侵入性等优点,在RAP病因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蒲秀红郭晓清石玉玲安涛邱萌裘晓霞李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复发性腹痛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的变化,旨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方法:76例HIE患儿(包括32例轻度HIE,24例中度HIE,20例重度HIE)被平均分为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0d进行NSE测定,另选10例健康儿作为正常儿组,亦进行NSE测定。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NSE水平高压氧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2.0±2.5)、(19.4±3.5)、(28.4±8.8)μg/L;常规治疗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1.9±2.6)、(19.2±3.4)、(28.2±8.9)μg/L;正常儿组为(6.4±2.0)μg/L。治疗后NSE水平高压氧组(轻、中、重度)分别为(6.5±2.0)、(6.5±2.1)、(6.8±3.0)μg/L;常规治疗组(轻、中、重度)分别为(8.0±2.0)、(8.4±2.2)、(9.8±3.2)μg/L;正常儿组为(6.2±2.1)μg/L。不同程度HIE患儿治疗前NSE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0d后不同程度HIE患儿NSE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高压氧组下降得更为显著;高压氧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两者NS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有效改善HIE患儿血NSE水平,促使受损脑细胞尽快恢复。
安涛郭晓清蒲秀红李茜吴琼谭焱兰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