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石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5%碳酸氢钠,应用抑酸剂、胃动力药,结合胃镜下异物钳或活检钳钳夹及胃石内多点注射5%碳酸氢钠治疗20例胃石症患者。结果用药5~7d后复查胃镜,6例用药物溶解而排出,10例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仅4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药物结合胃镜下钳夹同时向胃石内多点注射5%碳酸氢钠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 孟岩
- 关键词:胃石症胃镜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280例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消化道平坦型及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效果、并发症。方法采用内镜下剥离切除术治疗280例黏膜平坦型病变和黏膜下肿物患者,用特殊电刀剥离、切除病变,并及时止血。结果 280例患者顺利一次性完全切除,无穿孔、大出血及梗阻,3个月后,280例患者复查胃镜显示创面已愈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黏膜平坦型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可行、有效,切除病灶完整。
- 黄云锦孟岩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肿瘤
- 柯里拉京杀伤人喉癌Hep-2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柯里拉京(Corilagin)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杀伤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倒置显微镜、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观察Corilagin作用后Hep-2细胞的形态学、增殖率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Corilagin作用后的Hep-2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抑制增殖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Corilagin可阻肿瘤滞细胞于S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Corilagin能显著抑制Hep-2细胞增殖,可能与阻滞细胞于S期和诱导凋亡有关,Corilagin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华孟岩康健
- 关键词:柯里拉京喉癌
- 结肠息肉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与年龄、发病部位之间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与年龄、发病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9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60岁作为分组的年龄界值点,即年龄≥60岁为老年患者组(n=40)与年龄<60岁为中青年患者组(n=50)。对两组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与年龄、发病部位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左半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其中管状腺瘤患者所占比例最多,且绒毛状腺瘤癌变发生率最大,与管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直径越大,息肉癌变率非常高。结论无论是老年结肠息肉,还是中青年结肠息肉,好发的部位均位于左半结肠,且以腺瘤性息肉为主;癌变率与息肉之间的体积、绒毛成分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
- 孟岩黄云锦
- 关键词:结肠息肉病理类型发病部位
-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32例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肝囊肿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32例,所有病例均随访3~6个月。结果肝囊肿32例,治愈2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超声引导下肝囊肿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常青霞黄云锦孟岩
- 关键词:超声引导肝囊肿无水乙醇
- 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5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以西医治疗为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治疗,分析两组间肠鸣音恢复、血尿淀粉酶、腹部感染数、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快,腹部感染数、住院天数显著减少;并发症显著减少;死亡率无明显减少。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保守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 常青霞黄云锦孟岩
- 关键词:复方丹参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
-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6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从而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2006~2007年诊治的16例直径>6cm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16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较大细菌性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后可使患者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预后佳。
- 孟岩
- 关键词:引流术
- 心得安长期维持治疗预防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出血的评价
- 2001年
- 刘士林孟岩等
- 关键词:术后再出血心得安
- 健脾疏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单药恩替卡韦的治疗,治疗组接受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疏肝方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监测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T、AST、TBIL、HA、LN、Ⅳ-C、PCⅢ水平和炎性因子IL-6、IL-31、TGF-β1、TNF-α水平以及肝脏影像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T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ALT、AST、TBIL、HA、LN、Ⅳ-C、PCⅢ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肝脏影像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健脾疏肝方治疗和单药恩替卡韦治疗,均可以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前者临床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宛月孟岩陈卓王媛媛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炎性因子
- miR-182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R-182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早期胃癌患者104例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且病理检查证实胃黏膜正常者53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组织中miR-182表达。对胃癌患者随访3年,统计ESD后≥6个月复发情况。分析miR-182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早期胃癌ESD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miR-182对早期胃癌ESD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胃黏膜组织中miR-182相对表达量高(t=12.843,P<0.05)。miR-182表达与早期胃癌直径、T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T1b期、miR-182高表达为早期胃癌ES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miR-182表达预测早期胃癌ESD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0.718~0.878),约登指数0.640,最佳截断值为5.19,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91%、73.12%、75.00%。结论miR-182高表达的早期胃癌患者ESD后易复发,miR-182表达可作为早期胃癌患者ESD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 武云飞孟岩张卫彬杨成李博
- 关键词: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