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馨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化疗
  • 5篇肺癌
  • 4篇蛋白
  • 4篇药物
  • 4篇乙酰化
  • 4篇小细胞
  • 4篇免疫
  • 4篇抗原
  • 4篇非小细胞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谱
  • 3篇晚期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化疗前
  • 3篇化疗前后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白质

机构

  • 14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孙馨
  • 9篇钦志泉
  • 8篇赵同伟
  • 8篇卢丽琴
  • 7篇袁国荣
  • 7篇陈韵
  • 6篇高亮
  • 5篇洪朝金
  • 4篇高瑞兰
  • 3篇陈永健
  • 2篇黄东胜
  • 1篇周红英
  • 1篇丁忠祥
  • 1篇薛骞
  • 1篇郑爱红
  • 1篇吴国清
  • 1篇杨思福
  • 1篇陈万远

传媒

  • 4篇浙江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景滴定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背景滴定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38例阿片类药物耐受的癌痛控制不稳定患者,分为背景滴定组和短效吗啡滴定组分别进行滴定,比较两组患者滴定周期、最高疼痛评分、滴定达稳态时间、滴定达稳态阿片类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背景滴定组与短效吗啡滴定组的滴定周期分别为(1.4±0.5)、(2.1±0.8)次,滴定达稳态时间分别为(19.9±10.2)、(24.5±8.4)h,滴定过程中最高疼痛评分分别为(5.4±0.8)、(6.3±0.9)分,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背景滴定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疼痛控制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治疗方案。
陈韵卢丽琴钦志泉袁国荣高亮赵同伟孙馨洪朝金
关键词:癌痛阿片类药物耐受
人IGF2BP3蛋白、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m<Sup>6</Sup>A结合蛋白IGF2BP3泛素化的发生及其在制备靶向RNA结合蛋白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利用蛋白质谱技术筛选到IGF2BP3的泛素化位点,经位点突变验证...
张建宾孙馨叶桂琴洪誉鹏周扬麦媛媛
一种人乙酰化多肽、抗原及其抗体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乙酰化多肽及其特异性识别所述人乙酰化多肽的抗体。所述抗体已被证实能够特异性地结合人乙酰化Parkin,可广泛应用于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荧光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等不同实验。本申请也将为开发人乙酰化Parki...
孙馨张建宾高瑞兰叶桂琴
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周期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评价影像学肿瘤疾病控制的效能和预后的价值,为2周期后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NSCLC患者化疗前、2周期化疗后血液中CEA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CEA水平变化对于化疗后影像学疗效达疾病控制(DC)的评价效能;探讨CE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EA水平变化率评价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CEA水平变化率阈值为-34.0%,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7.5%。CEA水平变化与DC呈明显正相关(r=0.526,P<0.01)。CEA变化阳性的患者肿瘤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明显长于阴性患者(中位值分别为6.87和2.77个月,P<0.05)。CEA水平变化及化疗周期数、体重变化均是预测PFS的独立预后因子(均P<0.05)。结论在CEA水平升高的晚期NSCLC患者中,2周期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可以有效评价影像学DC和预测PFS,CEA水平变化可作为影像学评价的重要辅助工具,有利于全面评估疗效。
赵同伟卢丽琴钦志泉袁国荣高亮陈永健孙馨陈韵洪朝金杨思福
关键词:癌胚抗原化疗预后
一种人乙酰化多肽、抗原及其抗体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乙酰化多肽及其特异性识别所述人乙酰化多肽的抗体。所述抗体已被证实能够特异性地结合人乙酰化Parkin,可广泛应用于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荧光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等不同实验。本申请也将为开发人乙酰化Parki...
孙馨张建宾高瑞兰叶桂琴
文献传递
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变化早期评价晚期NSCLC疗效和预后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晚期NSCLC患者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的变化来研究其在早期评价影像学肿瘤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DC)的效能和预后的价值,为早期检出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及时中止无效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NSCLC患者化疗前、第1周期化疗后血液中CEA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来评价CEA变化对于化疗后影像学DC的早期评价效能;探讨CEA变化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EA变化率早期评价患者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当CEA变化率为-12.8%时,敏感度达80.4%,特异性为90.0%。Logis-titc二元风险回归分析知CEA变化是早期评价DC的独立评价因子(P<0.01)。单因素分析知CEA变化阳性的患者肿瘤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阴性患者(中位值分别是6.44个月和2.67个月,P<0.05),但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两组没有差异(P>0.05)。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知CEA变化也是预测PF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化疗周期数、体重变化是预测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1)。结论在CEA水平升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变化可以早期评价影像学DC和预测PFS,CEA变化可作为影像学评价的重要辅助工具,有利于个体化治疗。
赵同伟卢丽琴钦志泉丁忠祥袁国荣高亮陈永健孙馨陈韵
关键词:癌胚抗原化疗疗效预后
一种肿瘤治疗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治疗取样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顶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外箱的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锁芯,所述外箱的外壁另一侧且位于锁芯的下方连接有锁扣...
周红英陈万远孙馨钦志泉赵同伟
人parkin蛋白乙酰化及其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parkin蛋白乙酰化及其在线粒体自噬调控药物制备中的应用,使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parkin蛋白发生乙酰化,从而增强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利用蛋白质谱技术筛选到parkin蛋白的多个...
张建宾黄东胜孙馨王继刚高瑞兰舒雨涵郑国湾徐梦婷
文献传递
CYFRA21-1化疗前后变化早期评估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1个周期化疗前后CY-FRA21-1水平变化来评价其在早期预评价影像学疾病控制(diease control,DC)和预后中的效能和价值,为早期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6例NSCLC患者化疗前、1个周期化疗后血液中CYFRA21-1水平;应用受试者特种工作曲线来评价CYFRA21-1变化对化疗后影像学DC的预评价效能;探讨CYFRA21-1变化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YFRA21-1变化率预评价患者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当CYFRA21-1变化率为-16.6%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和77.8%。Logistitc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知CYFRA21-1变化是预评价DC的独立预评价因子(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知CY-FRA21-1变化阳性的患者肿瘤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阴性患者(中位值分别为5.84个月和1.21个月,P<0.01)。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知CYFRA21-1变化(P>0.05)不是预测PF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在CYFRA21-1水平升高的进展期NSCLC患者中,1个周期化疗前后CYFRA21-1变化可以预评价影像学DC和预测PFS,这为早期确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值的进一步研究。
赵同伟卢丽琴钦志泉袁国荣高亮陈永健孙馨陈韵
关键词:化疗疗效
尿脱氧吡啶啉检测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与治疗评估中的意义
2011年
目的 探讨尿脱氧吡啶啉(urine Deoxypryidinoline,uDPD)在肺癌骨转移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202例肺癌患者,进行uDPD/尿肌酐(uDPD/Cr)检测,计算其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55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分别采用二磷酸盐制剂博宁、化疗治疗,2周后复查uDPD/Cr,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uDPD/Cr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和70.0%.25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博宁治疗前uDPD/Cr为(13.37±2.65) nmol/ mmol,治疗后uDPD/Cr下降为(7.34±2.15)nmol/ 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GP或EP方案化疗,治疗前uDPD/Cr(12.85±2.52)nmol/ mmol,治疗后uDPD/Cr下降为(8.43±2.63)nmol/ 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DPD检测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与治疗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卢丽琴袁国荣钦志泉赵同伟薛骞吴国清郑爱红高亮孙馨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脱氧吡啶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