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骨折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手术
  • 2篇随访
  • 2篇突出症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学
  • 2篇脊柱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1篇蛋白

机构

  • 8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孙国绍
  • 8篇孙长山
  • 7篇吴青坡
  • 4篇鲁巍
  • 3篇马龙
  • 2篇赵武斌
  • 2篇范留欣
  • 1篇张美超
  • 1篇杨心灵
  • 1篇盛伟超
  • 1篇张春霖
  • 1篇许秋月
  • 1篇谭小欣
  • 1篇魏祥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椎体间终板下镶嵌植骨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手术治疗中,椎体融合和腰椎滑脱以及植骨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患者椎体间植骨、治疗后中远期疗效关系。结果回顾随访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1例,其中椎间盘突出切除+大块棘突骨或大块椎板骨毛糙处理后,镶嵌回植椎体间终板下26例,非植骨组125例。采用Stauffe-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其优良率分别是92.3%、86.4%。结论对于存在或手术后潜在腰椎不稳者,应实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巩固疗效;采用处理后的大块棘突骨或大块椎板骨镶嵌回植椎体间终板下效果好。
鲁巍孙国绍孙长山吴青坡
关键词:椎体间植骨随访
两种术式髓核摘除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3.南方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15)目的评价两种术式髓核摘除对腰椎节段稳定性和纤维环应力的影响。方法在L_(4-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别模拟骨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和椎板间隙开窗髓核摘除,施加不同类型载荷,观察节段间旋转角度和纤维环最大应力的改变。结果骨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后,腰椎节段在前屈和后伸载荷下旋转角度分别增加31%和28%,纤维环最大应力分别增加16%和6%;椎板间隙开窗髓核摘除后,腰椎节段在前屈和后伸载荷下旋转角度分别增加33%和39%,纤维环最大应力分别增加17%和0.2%。两种术式髓核摘除后,纤维环的应力分布均没有发生改变。结论和椎板间隙开窗相比,骨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能更好地保持腰椎的后伸稳定性,但后伸时纤维环承受的应力明显增大。
吴青坡张春霖张美超孙国绍孙长山
关键词:腰椎髓核摘除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颗粒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颗粒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胸段、腰段脊柱结核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运用侧前方或前方病灶清除及颗粒状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5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后正中切口,侧前方病灶清除,颗粒状植骨,合并腰大肌脓肿者则先采用前路腰大肌脓肿清除,术中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卧床及支具保护一年。结果56例患者手术时间95~235(126.3±66.7)min,出血量400—1450(616.4±370.8)ml,术后2—3个月均发生植骨区骨性融合,术后脊柱后凸成角(14.50±4.87)。。结论颗粒植骨、后路固定是治疗胸段、腰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孙国绍盛伟超吴青坡谭小欣范留欣孙长山宁红吉赵武斌马龙
关键词:骨移植外科学骨折固定术
大鼠脊髓损伤后MMP-9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MMP-9在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损伤组(spinal cord injury group,SCI group),两组大鼠均于SCI后1 h、6 h、12 h、1 d、3 d、5 d、7 d(每个时间点n=6)处死大鼠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MMP-9表达并测平均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分别对各时间点损伤脊髓组织MMP-9平均光密度和细胞凋亡指数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并对损伤组各时间点MMP-9平均光密度和细胞凋亡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鼠SCI后损伤节段脊髓组织中MMP-9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持续至3 d后逐渐下降,7 d仍有表达。结论大鼠SCI后损伤节段脊髓组织的MMP-9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36,P<0.05)。
范留欣马龙孙长山孙国绍
关键词:脊髓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凋亡
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颈椎管测量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颈椎管特点。方法选取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颈椎管中矢径和椎体中矢径,测量范围C3~C7节段,计算各节段的椎管指数(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并统计两组中颈椎管狭窄(3个以上节段椎管指数小于0.75为颈椎管狭窄)的例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C3~C7节段的椎管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1),其中C4~C7节段的椎管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45.8%(11/24),明显高于对照组12.5%(5/40),P<0.05。结论颈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
吴青坡孙国绍孙长山杨心灵许秋月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颈椎管狭窄
微型桥接钢板在颈椎管成型术中的运用(附25例报告)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桥接钢板螺丝钉固定、单开门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减压、桥接钢板固定,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后影像学分析及手术后疗效进行分析。CT测量椎管开大程度;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CT复查未发现内固定物移位和松动,椎管矢状径开大率是原来的159.7%,手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44.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神经损伤发生。结论单开门减压后桥接钢板固定可保持颈椎后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是治疗颈椎管狭窄、防止开门后再关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孙国绍吴青坡鲁巍魏祥孙长山宁红吉赵武斌马龙
关键词:椎管狭窄外科学骨折固定术
有限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7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34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1年,平均24.6个月。均采用小切口开窗的方法行髓核摘除术。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半,平均随访253天。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3.07%例,症状及体征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而且有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安全,易接受等优点。
鲁巍孙国绍孙长山吴青坡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随访
自制硫酸钡试管排在脊柱影像学中的应用
2007年
鲁巍孙国绍孙长山吴青坡
关键词:硫酸钡脊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