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茂利

作品数:32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病毒
  • 7篇抗体
  • 6篇艾滋病
  • 6篇HIV抗体
  • 5篇血清
  • 5篇艾滋病病毒
  • 4篇阳性
  • 4篇梅毒
  • 4篇肝病
  • 4篇肝炎
  • 3篇血清标志
  • 3篇血清标志物
  • 3篇乙肝
  • 3篇乙肝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综合征
  • 3篇男男性接触
  • 3篇感染率
  • 3篇HIV

机构

  • 30篇大连市疾病预...
  • 2篇大连市血液中...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西岗区...
  • 1篇大连市沙河口...

作者

  • 30篇孙茂利
  • 17篇李德钧
  • 14篇刘大鹏
  • 8篇王锦
  • 7篇赵志杰
  • 7篇薄志坚
  • 5篇张群
  • 4篇侯君
  • 4篇姜杰
  • 4篇吕秋月
  • 4篇张颖超
  • 3篇佟伟
  • 3篇任月
  • 3篇李瑞
  • 3篇司虹
  • 3篇郑丽
  • 3篇栾明春
  • 2篇熊帮洁
  • 2篇刘丹红
  • 2篇关磊

传媒

  • 8篇预防医学论坛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大连市流行性角结膜炎疫情的病原鉴定与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鉴定一起大连市流行性角结膜炎疫情的病原体及型别。方法采用荧光PCR方法针对30份眼拭标本进行检测,确定病原,并针对特定片段扩增产物测序进行分子定型。结果 21份标本荧光PCR检测结果为腺病毒阳性,核苷酸序列与人腺病毒15、29、56及其重组型高度同源,多重序列比对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与人腺病毒56及其重组型位于同一分支。结论本次疫情的致病病原为D亚属人腺病毒,疑为人腺病毒56型或其重组型。后续需要开展对五邻体(Penton)及纤突(Fi-ber)基因的全核苷酸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确定型别。
刘大鹏刘丹红孙楠韩焱姚伟历丹蒋希宏孙茂利薄志坚
关键词:流行性角结膜炎基因特征分析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疑似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准确分析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方法:按照GB/T4789.10-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WS/T80-199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中毒的原因。结果:从米饭中检出金葡菌,用ELISA方法检测其肠毒素为A型。结论:因为没有从患者呕吐物中检出致病菌[1](因采样不规范),所以没有定为食物中毒。应加强对餐饮行业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并规范采样人员的采样方法,以提高检出率。
吕秋月栾明春薄志坚孙茂利
关键词:食物中毒金葡菌肠毒素
2006-2008年大连市食(饮)具消毒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食(饮)具卫生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2006-2008年在大连市辖区内173个餐饮单位抽检5715份食(饮)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食(饮)具合格率为72.53%。宾馆酒店合格率最高(87.49%),超市合格率最低(29.63%);使用频次较少的杯类合格率最高(84.64%)。不同季节餐(饮)具合格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市食(饮)具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王锦葛丽敏孙茂利
关键词:餐饮业食(饮)具消毒合格率
2008年大连市男男性接触者有关情况及HIV、HCV、梅毒、HBV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HIV、HCV、梅毒、HBV感染状况,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7月,对大连市部分MSM进行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401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49.43%。检测401人,HIV、HC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4.24%、1.75%、17.46%。其中,HIV、梅毒均感染者7例,HIV、梅毒、HCV均感染者1例。HBV感染率为78.30%。其中,HBsAg阳性率为4.99%,抗-HBs阳性率为25.94%。[结论]大连市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较高,为艾滋病、性病的高危人群。
孙茂利李德钧王锦姜杰关磊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HIVHCV梅毒感染率
2012—2013年大连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符合率,为提高实验室HIV抗体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对大连市2012—2013年初筛送检的1 119份阳性样品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1)经确证实验,阳性率75.43%,不确定率15.46%,阴性率9.20%。(2)确证阳性的,男性占94.66%,女性占5.34%;未婚、已婚、离异分别占55.04%、24.08%、20.88%;29岁及以下占43.65%,30~39岁占24.08%,40~49岁占18.51%,50~59岁占9.37%,60岁及以上占4.39%;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分别占7.24%、24.44%、28.71%、39.62%。(3)WB带型种类分布,出现9条带的占40.69%,8条带占27.28%,7条占22.42%,6条占5.22%,5条占4.39%。(4)确证阳性的,env蛋白、pol蛋白、gag蛋白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8.62%、94.74%、72.04%;不确定的,分别为46.32%、2.46%、36.14%。(5)WB带型年龄分布,3种env蛋白,5个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gag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5,60岁及以上组明显低;p17,50~59岁组较高;3种pol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抗体的阳性率,50~59岁组均为100%,60岁及以上组均明显低。(6)不确定的样本完成追踪检测的96人,其中,转为阳性49人,占51.04%;转为阴性的23人,占23.96%。结论 HIV感染者男性多、未婚多、高学历多、低龄多,在大学要加强同性恋教育。不确定者的带型绝大多数不含抗pol基因编码的抗体。env蛋白与年龄关联小,gag蛋白与年龄有关联,pol蛋白与年龄关联明显。
孙茂利司虹刘大鹏李德钧王智勇
关键词:HIV抗体
大连地区HIV-1 CRF01_AE亚型株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HIV-1 CRF 01_AE亚型株的基因特征及其可能传播链。方法对2008—2012年新确认144份全血标本进行血浆分离和HIV RNA提取,巢式PCR扩增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并对CRF 01_AE亚型毒株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的HIV感染者有效基因序列中,CRF 01_AE亚型占62.14%(64/103),所有病例均为性接触途径传播。系统进化树分析大连CRF 01_AE存在2个簇,分别以男男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毒株为主,其中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MSM)簇组内平均基因离散率小于异性性接触者(Hetero)簇;与其他地区的CRF 01_AE亚型株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簇内均无其他国家序列,MSM簇与辽宁(除大连地区,下同)、北京和吉林MSM人群的CRF 01_AE亚型株位于同一分支,Hetero簇毒株则与辽宁、北京的MSM流行株及东南沿海地区异性传播CRF 01_AE亚型株遗传距离相近。结论大连市HIV-1 CRF 01_AE株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男同性传播毒株占主导优势,毒株传入大连时间晚于异性性接触者簇流行株;MSM存在2个以上传播链,与北方部分地区MSM人群中CRF 01_AE亚型株存在多次传播。
刘大鹏吕秋月张群孙茂利任月赵志杰李德钧
关键词:HIV-1CRF进化分析
大连市401名MSM人群HIV、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李德钧孙茂利赵志杰高学谦张颖超刘大鹏任月李瑞薄志坚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人群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率
2000-2006年大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大连市自1996年确诊第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以来,至今一直有病例报告,是辽宁省HFRS常发地区。根据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计划要求,作者对大连市所辖的9个区市县进行了人间疫情,鼠间疫情,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的监测。现将2000—2006年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张颖超刘大鹏李德钧张衡谦郑丽孙茂利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疫
2007年大连市部分行业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7年大连市饮食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血清HBsAg、HBeAg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检测各行业从业人员61724人,HBsAg阳性的1961例,阳性率为3.18%;HBsAg阳性者HBeAg阳性率为25.75%,占检测总人数的0.82%。HBsAg阳性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64%、2.93%,30449岁、50岁以上、18~29岁分别为3.64%、3.07%、2.98%,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业、旅店业、商场和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07%、2.56%、3.39%、3.80%、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者HBeAg阳性率,男性、女性分别为30.55%、22.59%(P〈0.01);18~29岁、30~49岁、50岁以上分别为32.91%、12.71%、13.89%(P〈0.01);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业、旅店业、商场、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2.47%、28.72%、16.19%、29.81%、26.71%(P〈0.01)。[结论]大连市部分行业从业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处于一般水平。
孙茂利李德钧王锦薄志坚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2009年大连市82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样HIV感染指标复检结果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自愿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确认HIV感染者。[方法]2009年3~12月,对大连市血液中心筛查HIV抗体阳性的82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HIV抗体和抗原复检,复检阳性血样用WB确认,部分血样3~6个月复查。[结果]复检血样82份,确认HIV抗体阳性3份,未发现p24抗原阳性的早期感染者。[结论]2009年3~12月,大连市在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中发现3例HIV感染者。
李德钧刘大鹏孙茂利张丽郑丽李瑞周世航
关键词:HIV抗原HIV抗体自愿无偿献血者复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