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南

作品数:43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化疗
  • 10篇肿瘤
  • 10篇晚期
  • 10篇放疗
  • 7篇疗法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胃癌
  • 6篇细胞
  • 6篇肠癌
  • 5篇疗效
  • 5篇鼻咽
  • 5篇鼻咽癌
  • 4篇局部晚期
  • 4篇放射疗法
  • 3篇适形
  • 3篇术后
  • 3篇晚期直肠癌
  • 3篇局部晚期直肠...
  • 3篇肺癌

机构

  • 42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作者

  • 42篇孙晓南
  • 14篇胡建斌
  • 12篇杨起初
  • 6篇许靖
  • 4篇朱艳虹
  • 3篇林胜友
  • 3篇丁维军
  • 3篇刘海
  • 3篇顾本兴
  • 3篇杨伟芳
  • 2篇杨海华
  • 2篇朱艳红
  • 2篇王奇
  • 1篇彭淑牖
  • 1篇章士正
  • 1篇蔡秀军
  • 1篇赵丽娜
  • 1篇陆才德
  • 1篇牟一平
  • 1篇王迪宇

传媒

  • 5篇浙江医学
  • 4篇肿瘤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Chines...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浙江肿瘤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评价术前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的方法治疗局部晚期(T3-4)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盆腔放射治疗(50Gy/25次),同步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22天;卡培他滨825mg/m2,口服2次/d,第1~14天以及第22~35天)。结果:54例患者中有51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10例(19.7%)患者获得了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R0切除率为100%,保肛率为51.0%。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0%和83.8%。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不良反应,3度以上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贫血(1.9%)、白细胞减少(11.2%)和血小板减少(1.9%);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腹泻。结论:术前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的治疗方案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率较低,是一种有效及较为安全的综合治疗方法。
朱艳虹孙晓南许靖胡建斌杨起初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胃癌的治疗前景
概述尽管胃癌的发生率在逐渐下降中,尤其是美国和西欧,但是胃癌仍然是世界范围第四大恶性肿瘤,占肿瘤死因的第二位。在美国,虽然据估计这一年新诊断的胃癌患者大约为22,710例,但他们面临的死亡风险极大,5年总生存率仅有23%...
孙晓南朱艳红许靖
文献传递
胃癌的治疗前景
胃癌是世界范围第四大恶性肿瘤,占肿瘤死因的第二位,胃癌生存率能否进一步提高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胃癌的治疗前景进行了阐述。
孙晓南朱艳红许靖
关键词:胃部肿瘤胃癌诊断胃癌治疗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4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既往未接受盆腔放疗病例,常规盆腔前后野或三野外照射DT40Gy,然后针对复发病灶行立体定向放疗总剂量DT56-66Gy(中位剂量60Gy);曾接受盆腔放疗病例,直接针对复发病灶行立体定向放疗DT36~46Gy(中位剂量40Gy)。治疗组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接受全盆腔照射者,在放射治疗开始第1周和第5周予FOLFOX4化疗2周期;直接行适形放疗者,于放疗第1周和最后1周予FOLFOX4化疗2周期。放疗结束后2~3周开始序贯FOLFOX4化疗2~4周期(平均3.6周期)。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情况、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5.2(20/21)%和91.3%(21/2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和40.0%(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0.2%和80.0%、23.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6个月(P〈0.05);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9.1%和56.0%(P=0.054)。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除外周神经毒性外无明显差异,毒副反应较轻,基本可以耐受。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安全可行,可望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和改善生存率。
胡建斌孙晓南杨起初许靖王奇何超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适形
立体定向放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立体定向放疗(SBRT)作为非手术局部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精确性高、适形度高、治疗次数少的优点,在肝脏寡转移治疗方面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靶区定位精度不断提高,SBR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在适应人群、剂量和分割方式、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预后因素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证据。尽管目前SBRT的治疗策略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要开展更多的前瞻性Ⅲ期研究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叶文渊孙晓南
关键词:结直肠癌立体定向放疗肝转移
阿帕替尼对二、三线药物化疗失败晚期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对二、三线药物化疗失败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二、三线药物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予阿帕替尼口服治疗(500mg/次,1次/d),直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第4周评价疗效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随访至患者疾病进展或病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完全缓解(CR)0例(0.0%);部分缓解(PR)5例(22.7%),疾病稳定(SD)14例(63.6%),疾病进展(PD)3例(13.6%)。22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5(2.0,12.3)个月。不同年龄、疗效评价的患者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PS评分、转移灶数目的患者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药期间出现疲劳17例(77.3%),血压升高12例(54.5%),蛋白尿6例(27.3%),手足综合征7例(31.8%),骨髓抑制8例(36.4%),口咽黏膜炎5例(22.7%),血小板减少伴上消化道出血1例(4.5%);仅1例患者为Ⅳ度不良反应,其余均为Ⅰ~Ⅲ度不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结论阿帕替尼对二、三线药物化疗失败晚期肺癌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
朱双媚孙晓南
关键词:晚期肺癌疗效
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探讨髓外浆细胞瘤 (EM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例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疗后失访。 2例分别随访 74月和 5 6月 ,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无进展证据。 1例治疗后 6个月复发 ,18个月时死于多发性骨髓瘤 (MM )。结论 EMP的诊断确立必须有组织学结果 ,并经系统检查除外MM ;放疗和手术是EMP的主要治疗手段。
胡建斌孙晓南杨起初
关键词:浆细胞瘤髓外浆细胞瘤病理学
介入治疗结合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交替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联合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FSCR)交替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90例PHC患者随机分成单纯介入组与介入加放疗组(综合组)。综合治疗组采用TACE结合FSCR,观察近期疗效与生存率,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62.2%、24.4%和73.3%、37.8%、8.9%,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对病灶周边门静脉供血为主的肿瘤病灶的杀灭,是本疗法比单纯介入治疗(TACE)疗效增高的关键。综合治疗组中肿瘤直径、肿瘤数目、Child分级、Okuda分期为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郭建新孙晓南黄敏霞陈俊徐正阳马霁波
关键词:肝癌适形治疗介入治疗
局部晚期直肠癌两组术前放疗剂量方案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短期疗效差异及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放疗剂量分为46和50 Gy两组,同步化疗方案以卡培他滨为基础,〈75岁且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联合奥沙利铂,所有患者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和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共有21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46 Gy放疗剂量治疗61例,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接受50 Gy放疗剂量治疗152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68例;T2期22例,T3期180例,T4期11例;下、中、上段直肠癌分别为82、115和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前T分期及N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特征匹配。50和46 Gy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24.3%和18.0%(P〉0.05);病理缓解良好(GR)率分别为75.0%和67.2%(P〉0.05);T降期率分别为46.7%和39.3%(P〉0.05)。T3N2/T4亚组分析:50和46 Gy组CR率分别为23.3%和6.3%(P〉0.05);GR (病理消退分级3+4)率分别为72.1%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降期率为46.5%和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 Gy较46 Gy放疗剂量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未能提高肿瘤病理缓解率及T降期率,对T3N2/T4期患者,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验证。
施利明单晶晶孙晓南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
肺外小细胞癌诊断与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初步明确肺外小细胞癌(EPSCCA)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14例肺外小细胞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明确分期的EPSCCA 10例,其中局限期3例,1年生存率66.7%(2/3);广泛期7例,中位生存期9个月,1年生存率42.9%(3/7)。结论 EPSCCA易早期播散转移,治疗前应行系统检查,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孙晓南胡建斌杨起初
关键词:综合疗法肺外小细胞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