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明华

作品数:44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成像
  • 16篇动脉
  • 14篇血管
  • 11篇血管成像
  • 8篇造影
  • 7篇64层螺旋
  • 7篇64层螺旋C...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灌注
  • 6篇X线
  • 6篇64层螺旋C...
  • 5篇多层螺旋CT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能谱成像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动脉成像
  • 4篇动脉畸形
  • 4篇体层摄影

机构

  • 43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河南省中医学...

作者

  • 43篇孙明华
  • 23篇葛英辉
  • 19篇郭濴
  • 11篇张继良
  • 10篇程天明
  • 9篇史大鹏
  • 6篇朱绍成
  • 6篇武明辉
  • 5篇吴青霞
  • 5篇阚晓婧
  • 4篇周舟
  • 4篇李攀
  • 3篇谢瑞刚
  • 3篇李纬
  • 3篇温泽迎
  • 3篇郭潆
  • 3篇秦虹
  • 3篇郭瀠
  • 3篇徐辉
  • 2篇马千里

传媒

  • 7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第三届放射青...
  • 3篇2009中华...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0
  • 16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容积CT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最优化方案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的最优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行降低剂量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受检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心率升高图像质量下降;射线剂量随体质量指数增加;按照本院制定体质量指数指导下的条件进行扫描,既降低了射线剂量又保证了图像质量。结论:多因素匹配的综合优化方案能在保证最低诊断需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射线剂量。
李纬郭滢葛英辉秦虹孙明华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低剂量体质量指数
应用低管电压能谱CT成像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索低管电压宝石CT能谱成像(GSI)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怀疑肾血管源性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CTA,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3例,应用常规扫描模式,管电压120kVp,对比剂剂量为1ml/kg体质量;GSI组25例,应用GSI扫描,对比剂剂量为0.5ml/kg体质量。重建GSI组数据,得到101组(40~140keV)单能量图像,从中选出腹主动脉与竖脊肌之间具有最佳CNR的单能量图像;对GSI组最佳单能量图像和常规组图像进行MIP、VR和CPR等后处理,分别在原始图像上测量具有最佳CNR的单能量图像和常规组混合能量图像中双侧肾动脉的CT值、噪声和CNR,并以5分法比较两组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记录并比较两组成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GSI组内,(51±1)keV单能图像具有最佳CNR,与70keV图像相比CNR提高了72.00%(P=0.001)。GSI组中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的肾动脉的平均CT值(466.45±109.93)HU高于常规组的(317.32±49.93)HU(P<0.001),CNR(14.31±4.70)和主观评分(4.75±0.30)与常规组中混合能量图像[CNR:(17.07±9.60),主观评分:(4.64±0.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0.11)。GSI组的DLP(333.44±19.35)与常规组(340.08±127.0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81)。结论51keV能谱CTA可降低对比剂用量,提高CT值,并维持与常规CTA相同的图像质量,可在具有潜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推荐使用。
吴青霞朱绍成谢瑞刚文泽军孙明华孙亚平史大鹏
关键词:能谱成像血管造影术对比剂
多层螺旋CT腰椎峡部裂连线夹角测量对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腰椎双侧小关节面延长线和椎弓峡部裂延长线交角的差异性,评价其在诊断腰椎峡部裂的价值。方法测量166例正常腰椎腰5-骶1(L5-S1)双侧小关节面延长线连线夹角,以及40例第五腰椎双侧峡部裂及双侧小关节面延长线的夹角,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正常组L5-S1椎小关节面延长线夹角范围为37°-145°。峡部裂组双侧L5-S1椎小关节面延长线夹角范围为56°-145°。双侧峡部裂连线的延长线交角分别为112°-173°。正常组L5-S1椎小关节夹角(A)与峡部裂组椎小关节夹角(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夹角分别与峡部裂的夹角C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峡部裂组同一患者峡部裂连线的夹角C均大于L5-S1椎小关节夹角B,二者夹角差值范围28°-56°,平均50.2°。结论L5峡部裂双侧连线夹角明显大于L5-S1椎小关节连线夹角,且差别较大,目测能观察出来,再结合峡部裂的位置和形态,容易将二者鉴别开来,不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张继良葛英辉程天明张飞郭潆孙明华
关键词: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扫描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不同扫描模式对灌注参数及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头颅灌注成像患者中检查结果
孙明华郭濴葛英辉温泽迎宁培刚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扫描对食管癌周围侵犯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对于食管癌周围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76例食管癌病人,术前均行MSCT平扫加增强,并将M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76例食管癌中,MSCT对邻近结构有无受侵犯判断的准确率为89.47%,对淋巴结有无转移判断的准确率为88.16%。MSCT诊断邻近结构有无受侵犯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84和0.761)。结论 MSCT扫描能有效评价食管癌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治疗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武明辉张继良孙明华李攀高剑波
关键词:食管癌
宝石能谱CT在降低肾动脉成像对比剂浓度和用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降低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比剂浓度和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临床怀疑肾血管源性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CTA,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对比剂用量均为1 ml/kg,其中26例采用传统模式扫描,其对比剂浓度为350 mgI/ml;另一组(24例)采用宝石能谱CT扫描模式,其对比剂浓度稀释一半,为175 mgI/ml,选取能谱CT组肾动脉和肌肉之间具有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量图像,比较其与传统图像肾动脉CT值及CNR、背景肌肉噪声及主观评分间的差异。结果能谱CT成像所用对比剂浓度较传统CT成像减少了一半(175 mgI/ml vs 350 mgI/ml,P<0.0001),所用碘含量也明显下降(11.96 gI vs 25.63 gI,P<0.0001)。能谱CT成像所得最佳单能量图像上,肾动脉CT值明显高于传统模式成像图像,而两组的CNR、主观评分及剂量长度乘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成像能够有效降低肾动脉CTA所需对比剂浓度及用量,可在临床尤其是肾动脉不全患者中推荐使用。
成巧梅吴青霞孙亚平孙明华史大鹏
关键词:能谱CT对比剂肾动脉CT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腰椎峡部裂连线夹角测量对诊断腰椎滑脱的价值
目的:对双侧椎弓峡部裂延长线的连线夹角进行测量,并与椎小关节面延长线的连线夹角进行比较,探讨二者夹角大小对诊断椎弓峡部裂的临床价值。
张飞张继良葛英辉程天明郭濴孙明华
文献传递
64层3D-CTA与DSA对急性脑血管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脑血管病变常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ahage,SAH)、脑出血、梗塞等临床急重症,及时诊断和准确评估对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手段、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37例临床怀疑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尤其是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马波葛英辉史大鹏赵德政孙明华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
探讨64排VCT图象质量和放射剂量最优化
无创性血管成像(CTA)技术是C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将逐步成为心脑血管及各科无创性血管疾病检查的首选。但由于64层MSCTC的应用,其薄层、小螺距的大范围扫描,导致冠脉成像时的射线剂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检查,所以...
李纬郭滢秦虹孙明华
关键词:图象质量
文献传递
高级迭代重建算法降低腹部CT剂量的潜能:体模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将高级迭代重建算法[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技术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用于降低腹部CT扫描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HD)以不同管电流(400、350、300、250、200、180、160、140、120、100、80、60、50、40、30、20、10mA)对Fluke Biomedical RANDO标准男性模体进行扫描,管电压为均120kV,X线球管旋转时间0.60s,螺距0.984,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512×512,DFOV 35cm。记录不同管电流扫描条件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用滤过反投影重建(FBP)、50%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50%ASiR)及模型基础的迭代重建技术(MBIR)进行图像重建,重建层厚均为0.625mm。测量三种重建模式下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腰椎与软组织的对比)。结果相同管电流条件下三种重建模式的噪声、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管电流(400~10mA)条件下,50%ASiR及MBIR重建算法(相对于FBP算法)使噪声分别减少(27.86%~31.46%)及(45.36%~86.37%),SNR分别提高(28.68%~31.08%)及(46.43%~84.38%)。图像能够符合诊断要求的最小管电流分别为FBP:200mA、50%ASiR:140mA及MBIR:80mA。在图像质量类似的情况下,MBIR及50%ASiR模式分别可减少59.91%及35.94%剂量。三种重建模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级重建算法能够减少图像噪声及提高图像CNR,同时具有减少腹部CT扫描剂量的潜能;相对于FBP,MBIR重建算法能够减少约60%的扫描剂量。
宁培钢朱绍成史大鹏郭濴孙明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