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孙小平

孙小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乏氧
  • 1篇低氧
  • 1篇毒素类
  • 1篇毒作用
  • 1篇选择性
  • 1篇氧化物
  • 1篇增敏
  • 1篇增敏剂
  • 1篇增敏作用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喹喔啉
  • 1篇细胞低氧
  • 1篇细胞毒素
  • 1篇细胞毒素类
  • 1篇细胞毒作用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药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汤丽霞
  • 2篇仉文升
  • 2篇沈恂
  • 2篇吴艳芬
  • 2篇孙小平
  • 2篇李五岭
  • 1篇沈磊
  • 1篇赵慧云
  • 1篇李心愿
  • 1篇王军
  • 1篇鲁伟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苯并呋咱N-氧化物类和喹喔啉双N-氧化物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乏氧选择性细胞毒作用被引量:10
1995年
本文合成了一些苯并呋咱N-氧化物类(2a~2c)及喹喔啉双N-氧化物类(3a~3e)化合物,初步探讨了体外乏氧选择性细胞毒及放射增敏作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所合成的化合物中(3c)具有较显著的体外乏氧选择性细胞毒作用及放射增敏作用。
仉文升吴艳芬鲁伟李五岭孙小平沈恂李心愿汤丽霞
关键词:N-氧化物喹喔啉
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2013的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检验和评价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 2 0 13的选择性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细胞毒性、放射增敏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活性 ,分别用集落形成法和肿瘤生长延迟法检验。细胞周期的变化、DNA损伤和损伤DNA的修复分别以流式细胞术和“彗星”分析法测定。结果 :QN 2 0 13对乏氧和富氧HeLa S3细胞的等毒性浓度ICN250 和ICair50 分别是 0 .0 8和 1.7mmol·L-1,乏氧细胞毒性比率 (hypoxiccytotoxicityratio ,HCR)为 2 1。这说明QN 2 0 13具有一定的乏氧细胞毒性 ,但弱于代表性生物还原药SR 42 33。在 1mmol·L-1以下时 ,QN 2 0 13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比MISO(misonidazole)弱 ,但随药物浓度增加近似按指数增大 ,而荷瘤小鼠腹腔给药则体内增敏作用与施药剂量无明显依赖关系。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 ,QN 2 0 13诱发乏氧HeLa S3细胞G2 M期阻断 ,引起DNA双链断裂 ,且抑制辐射DNA损伤的修复。结论 :QN 2 0 13是一中度活性的乏氧选择性细胞毒剂 ,体内外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明显增强辐射抗肿瘤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损伤DNA和抑制DNA修复。这些结果提示虽QN 2 0 13本身可能不是理想的生物还原药 ,但喹喔啉氮氧化物系列不失为探索新抗癌药应重视的领域之一。
孙小平李五岭仉文升沈恂赵慧云吴艳芬沈磊汤丽霞王军
关键词:细胞毒素类细胞低氧放射增敏剂抗肿瘤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