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细胞线粒体DNA D-Loop高变区基因突变的研究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线粒体DNA(mt DN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其邻近的癌旁组织,用PCR的方法将线粒体DNA D-Loop两个高变区同时扩增并测序。结果17例原发性肝癌者的D-Loop区中,共有8例存在27个突变位点,总突变率为47%(8/17)。其中有4个属于微卫星不稳定,新发现16个多态性位点。结论线粒体D-Loop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肝癌中突变率较高。
- 丁忠阳张峰蔡兵俞悦王学浩陆飞孙力
- 关键词: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原发性肝癌
- 两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两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无锡市人民医院开展的两人两孔LC(两孔LC组,n=46)及同期完成的两人三孔LC(三孔LC组,n=68)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 11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孔L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孔LC组(P<0.05);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孔LC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三孔LC组(P<0.05)。结论两人两孔LC在单纯胆囊结石病例安全、可行,总住院费用低于两人三孔LC;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病例,因视野及操作均受限,应谨慎开展。
- 赵建国孙力邱斌蔡兵
- 关键词:两孔法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双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器械设备的研发,很多学者开始尝试在完成腹部微创手术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腹壁瘢痕,甚至实现腹壁无瘢痕。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从四孔逐渐发展到三孔、双孔,甚至单孔。本文探讨双孔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
- 赵建国孙力邱斌蔡兵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壁瘢痕腹腔镜技术器械设备安全性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优点、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C36例(LC组),开腹胆囊切除术(OC)32例(OC组)。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少于OC组[(45.58±6.81)min比(59.25±7.53)min、(80.83士11.84)ml比(118.53±19.69)ml、(18.97±3.97)h比(40.06±4.69)h、(7.33±0.99)d比(10.94±1.54)d、8.33%(3/36)比28.13%(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用LC治疗优势明显,与OC相比更加安全可靠。
- 赵建国孙力邱斌蔡兵
-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
- 非遗传性结肠多发癌33年生存一例
- 2010年
- 患者女,70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伴发现左上腹包块1周”于2009年5月16日入院。33年前曾因“食欲差、乏力伴腹痛腹胀1个月”在当地就医,当时发现右下腹包块,入院后梗阻加重,急诊剖腹探查,发现升结肠靠回盲部有一约6cm×5cm大小肿块,行回盲部肿块切除,病理证实回盲部隆起型腺癌(Ⅱ级),侵犯全层,局部淋巴结转移(0/6),
- 陆培华沈伟蒋志阳陶国清孙力时立平周宁
- 关键词:升结肠非遗传性多发癌局部淋巴结转移肿块切除右下腹包块
- 胆囊十二指肠瘘表现为呕血一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男,70岁,因右上腹不适1周,呕血2h急诊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不适,偶有胀痛,无放射痛,进食后明显,
- 赵建国占强孙力邱斌蔡兵
-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瘘呕血上腹不适急诊入院放射痛进食后
- PTD-p5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对肝癌细胞的转导活性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原核表达野生型p53与PTD的融合蛋白,检测PTD介导p53进入肝癌细胞的效率。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A549细胞系中分离野生型p53基因,将该基因分别克隆入pTATHA和pET32 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诱导表达并进行纯化。以纯化的p53蛋白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将PTD-p53融合蛋白加入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TD-p53融合蛋白导入HepG2细胞的效率。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了p53融合蛋白及p53蛋白,证实PTD-p53可以高效地转入HepG2细胞。结论:PTD-p5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为应用PTD-p53蛋白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丁忠阳蔡兵穆会君孙力俞悦高云
- 关键词:纯化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