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友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1992~2005年盐城市市直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结果分析
- 2007年
- 徐晓红戴寿桂孙中友
- 关键词:近视沙眼龋齿青少年保健服务
- 盐城市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状况与屈光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5~17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屈光不正状况,为近视的评估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兼顾农村和城市、小学和中学,随机抽取4330名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盐城市2018年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分别为69.15%、59.98%。女生视力不良率(72.13%)高于男生(6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69,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68.63%)与农村学生(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430)。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近视率(62.71%)高于男生(57.52%),城市学生近视率(62.56%)高于农村学生(56.98%)。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均随着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占视力不良比例也随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8~11岁。结论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与近视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进行防控,逐步降低视力不良与近视的发生,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 赵继娟孙中友徐晓红
- 关键词:视力不良近视儿童青少年
- 1988—2012年盐城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和防治效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为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和防治效果,指导该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对1988—2012年全市病毒性肝炎月报表和传染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年来全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存在不同地区、性别、学习阶段和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论在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后,盐城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1988年476.1/10万降至2012年4.2/10万,下降了99.1%,有力地保护了学生的健康。
- 孙中友徐晓红戴寿桂
- 关键词:青少年肝炎病毒性流行病学
- 盐城市2003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盐城市2003年城乡中小学生7 520名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3.3%,超重率为12.9%,肥胖率为8.4%;各年龄组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有显著性;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超重率、肥胖率低于小学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超重率高于城市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盐城市中小学生营养问题较严重。应制定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孙中友戴寿桂
- 关键词:儿童营养营养状况
- 2005-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该病时空聚集性与气象因素、鼠类生物学特点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2005 2014年HFRS疫情、人口学和气象学资料,于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对上述地区鼠密度进行监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FRS疫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HFRS时空分布、鼠密度消长、气象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2005 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HFRS发病呈间歇性逐步升高,最高发病年份为2014年,发病率为2.83/10万,且呈现冬季高峰。HFRS发病地区以大丰、东台两个区域为主,大丰区域的海丰农场、上海农场、川东农场和东台区域的新曹农场为高发乡镇。10年间可能存在两个HFRS发病聚集区域,分别为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东台区域的新曹农场和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的大丰区域的上海农场、海丰农场。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构成比为89.19%。2011 2013年HFRS发病高峰与鼠密度高峰具有一致性,且发病高峰前均有一个气温、降雨量高峰。由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气温与HFRS发病率具有统计学相关性,其他气象因素及鼠密度与HFRS发病率无统计学相关。结论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存在HFRS疫区,且有时空聚集性,这与该地区存在传播HFRS的流行因素有关,应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
- 陈胤忠李峰徐慧黄连成顾振国孙中友严国进朱叶江汤池
- 关键词:沿海滩涂流行性出血热时空分布特征气象因素
- 盐城市1985~2005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1985~2005年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盐城市7、9、12、14、17岁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女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学生。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 辛崇萍周文君戴寿桂孙中友
- 关键词:贫血防制
- 盐城市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索盐城市2005-2015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盐城市2005-2015年HIV/AIDS的生存、死亡信息,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共有67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截止到研究结束时,有48例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7.16%。抗病毒治疗后患者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93、0.91、0.91、0.88和0.8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确诊HIV阳性时年龄25~<50岁组的死亡风险低于年龄≥50岁组(HR=0.350,95%CI:0.196~0.625,P<0.001),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200个/mm3组、≥200个/mm3组的病例死亡风险均降低(HR=0.447,95%CI:0.216~0.925,P=0.030;HR=0.286,95%CI:0.148~0.552,P<0.001)。结论首次确诊HIV阳性时的年龄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提示扩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崔倩俞文祥祁耀孙开友孙中友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盐城市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盐城市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盐城市4所小学、4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人口学信息和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尝试吸烟等12种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2925人,男生1611人,占55.08%;女生1314人,占44.92%。检出健康危险行为2896人,检出率为99.09%;有健康危险行为聚集2722人,占93.06%。聚集模式以睡眠不足、体力活动不足和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为主。人均检出健康危险行为M(Q_(R))为4.00(2.00)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β=0.232)、学段(初中,β=0.519;高中,β=0.427)、城区(β=0.241)、住校(β=0.395)、家庭结构(单亲家庭,β=0.188;其他家庭,β=0.344)和父亲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β=0.369)是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的影响因素。结论盐城市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检出率较高,以睡眠不足、体力活动不足和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为主,男生、初中及以上学段、城区、住校、非核心家庭和父亲文化程度低的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程度高。
- 卢小敏赵继娟孙中友张学艳陈盛兰
- 关键词:健康危险行为儿童青少年聚集性影响因素
- 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2005-2014年恙虫病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恙虫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气象、鼠类种群分布及生物学特点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恙虫病疫情、人口学以及气象学资料,并于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监测该地区鼠类种群分布及其密度、季节消长情况。采用Excel 2003、SPSS 16.0、MapInfo 11.0、Satscan 9.0和Stata/SE 10.0等软件,利用描述性方法、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法、自相关及互相关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恙虫病时空分布特征,及与鼠密度消长、气象因素变化的相关性,根据恙虫病发病数据建立Poisson回归模型。结果 (1)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恙虫病的发病呈间歇性逐年升高,2014年发病率为最高(5.81/10万)。呈现秋季高峰,11月发病率最高(12.02/10万);滨海、大丰、响水县/市年均发病率最高,分别为3.30/10万、3.21/10万和2.79/10万,沿海地区的12个乡镇为高发,发病率为4.41/10万至10.03/10万。(2)恙虫病可能存在3个发病聚集区域,分别为2012年10-11月大丰、东台和射阳县/市的25个乡镇、2014年10-11月响水县的5个乡镇以及2006年11月滨海县的6个乡镇。(3)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89.19%)。鼠密度呈冬季(1月)与夏季(5-8月)2个高峰,分别为5.05%(1月)和8.05%(8月)。发病月分布为每年的10-11月有一次发病高峰,每次发病高峰前1~2个月有一个鼠密度升高趋势,每次发病高峰前均有一个气温、降水量高峰。鼠密度消长、气温、降水量与恙虫病发病有统计学相关性。根据ZIP回归模型分析发病例数与降水、平均最低气温、滞后3个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日照时长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结论 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存在恙虫病疫区,且有时空聚集性,并存在媒介生物和气象等流行因素,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陈胤忠李峰徐慧黄连成顾振国孙中友严国进朱叶江汤池
- 关键词:恙虫病气象因素沿海滩涂
- 东台市沿海滩涂鼠情消长与致病性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掌握东台市沿海滩涂地区老鼠种类、密度、季节消长与致病性情况,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05—2011年东台市报告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资料,并经个案调查核实病例,了解沿海滩涂地区发病情况,并进行"三间"分析。结果 7年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中66.18%分布于沿海滩涂地区;80.88%的病例前一个月有在沿海滩涂地区作业史、就寝史和就餐史;73.53%的病例发病在10~12月份;88.24%的病例是25~50岁的青壮年;70.59%的病例是农民;男:女为10.3:1。连续一年监测,鼠密度平均为7.17%;91.28%为黑线姬鼠;鼠密度较高的月份是每年的5月份、8月份、11月份、次年1月份和2月份;发病较高区域是国华风电场开发区,开发区老鼠密度明显大于未开发的老区域;检测鼠内脏标本128份,阳性3份,阳性率为2.34%。结论要加强沿海滩涂地区,尤其是开发区域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推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广泛接种;强化灭鼠,特别是国华风电场开发区、三仓农场开发区。要把灭鼠工作常态化,可常年设立毒饵站、毒饵盒;临时工棚住地要防鼠灭鼠,挖好防鼠沟,定期投放鼠药,搭建"介"字型工棚。
- 严国进张宏祺王忠泽丁海健陈胤忠徐慧顾振国孙中友谢卫东薛汉青
- 关键词:沿海滩涂出血热鼠密度带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