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成惠
- 作品数:2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孩子说话“大舌头”是否需要治疗
- 2017年
-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儿子昊昊今年5岁多,是个聪明活泼的小伙子。但是他说话一直有点不太清楚,比如,常把“嘎嘎(gāgā)”说成“哒哒(dādā)”,“卡车(káchē)“说成“打的(dǎde)”,“西瓜(xī9uā)”说成“满哇(dīwā)”。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以后能不能好转,我很担心他是“大舌头”,以后讲话一直不清楚,请问老师这种惰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 姜成惠
- 关键词:口齿不清舌系带发音困难发音错误儿童发展语音系统
- 腭裂患者普通话最小语音对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适用于汉语普通话的《腭裂语音清晰度词表》,探讨腭裂患者普通话最小语音对的特征。方法对30例腭裂语音障碍患者进行《腭裂语音清晰度词表》的测评,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语音清晰度和最小语音对错误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对语音清晰度预测价值最大的特征语音对。结果30例研究对象的语音清晰度范围在37%至92.4%之间。语音对错误率范围从0.13至0.80。错误率最高的三类语音对(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发音部位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语音对(0.80)、发音部位中的舌尖后音和舌背音语音对(0.68)以及发音方式中的塞擦音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语音对(0.66)。通过测评不送气塞擦音与送气塞擦音、舌尖前音和舌背音两类特征语音对的错误率,对语音清晰度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1.5%。结论《腭裂语音清晰度词表》的建立,从最小语音对的角度考察,可以有效地对腭裂患者的语音清晰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 姜成惠施星辉万林忠江宏兵袁华李明
- 关键词:腭裂语音清晰度
- 超声影像技术分析发音时舌运动模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舌是重要的发音器官之一,也是最灵活的发音器官。舌在口腔内位置、形态以及活动方式的改变,会引起共鸣腔和气流的变化,进而会影响语音的产出和质量。超声波是一种对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行显像的影像学技术,超声因其实时成像、方便快捷、安全无辐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超声影像技术在发音舌运动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朱孟贤姜成惠周广超汪彬昺周广超汪彬昺
- 关键词:超声构音
- 腭咽闭合不全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个体化治疗方式。方法对48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病史回顾、查体、鼻咽纤维镜检查以及语音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型。A型:腭咽闭合率在80%以上,软腭后缘距离咽后壁6 mm以内。B型:腭咽闭合率在80%以下,软腭短,咽侧壁动度较差。C型:腭咽闭合率在80%以下,软腭短,咽侧壁动度较好。对这3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所有48例患者经个体化手术治疗后,腭咽闭合率以及语音效果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应在详细检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施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 李盛江宏兵万林忠袁华汪彬昺姜成惠杜一飞
- 关键词:腭咽闭合不全
- 腭裂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腭裂和睡眠呼吸紊乱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腭裂患者具有某些睡眠呼吸紊乱的特征。本文从上气道、鼻腔、舌体和颅颌面等解剖结构的异常,神经肌肉运动的异常以及空气动力学指标的异常等方面,对腭裂患者所具有的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特征作一综述。
- 姜成惠施星辉江宏兵
- 关键词:腭裂睡眠呼吸紊乱
- 手机语音识别技术对普通话儿童声母发音客观评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探讨手机语音识别技术对构音正常儿童声母发音的识别率,研究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机语音识别软件对声母识别效果,为探索语音识别软件在构音障碍儿童语音评估和矫正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应用基于手机i OS系统的两种语音识别软件(XF~@和WX~@)对31例构音正常的儿童进行语音评估,计算识别率,运用SPSS 19.0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语音识别软件的识别率。将目标音根据发音方式与发音部位分类,运用多个率卡方检验与Scheffe可信区间法筛识别率较低的发音类型。结果 WX~@语音识别率为(86.84±3.90)%、XF~@语音识别率(89.01±4.00)%,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种识别软件的识别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发音方式分类,不同声母的识别率存在显著差异,送气塞擦音识别率(82.88%)低于其他部分发音。根据发音部位分类,不同声母的识别率亦存在差异,舌尖前音(92.56%)与舌尖后音(95.15%)低于其他部分发音。结论不同手机语音识别软件与发音类型对构音正常儿童声母发音的识别率有影响。本研究结果对语音识别技术在语音评估及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依据与参考。
- 韩源姜成惠李盛汪彬昺王雨晨邱秋施星辉
- 关键词:语音识别普通话儿童语音治疗声母
- 正常人声母发声时腭咽闭合功能语音多态性的动态研究
- 研究目的:探究正常人群在不同声母发声时其腭咽闭合功能形态特征。研究方法:通过声学频谱分析技术联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10例正常人(年龄:18-22岁,5名男性,5名女性)连续爆破音发音状态下电子鼻咽纤维镜录像进行不同声...
- 姜成惠
- 关键词:腭咽闭合鼻咽纤维镜语音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说话不清楚,不一定长大自然好!
- 2020年
- 孩子吐字不清楚,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吐字不清楚很正常,长大了自然就纠正过来了。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吐字不清楚是舌头捋不直,剪掉舌系带就好了。实际上,有一些孩子的大舌头属于音韵障碍,是需要接受言语治疗的。那么,怎么知道孩子的发音是正常的发育过程,还是需要治疗的音韵障碍呢?我们要从孩子的发音说起。
- 姜成惠
- 关键词:舌系带音韵发音
- 咀嚼要学习 别错过关键期!
- 2020年
- 咀嚼还用学吗?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吗?真不是,咀嚼需要学习,如果孩子不会咀嚼,面部发育、牙齿发育甚至发音都会受到影响。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就有的本能,但是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怎样从小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嚼,家长要花点心思。
- 姜成惠
- 关键词:牙齿发育咀嚼能力营养吸收循序渐进关键期
- 科普公益直播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前医患沟通教育中的作用初探
- 目的:研究旨在探索科普公益直播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前医患沟通教育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拟招募一批四年级口腔医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科普公益直播宣教活动,包括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等主题。志...
- 姜成惠
-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