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因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珠母贝
  • 2篇大珠母贝
  • 2篇鱼类
  • 2篇鱼类免疫
  • 2篇马氏珠母贝
  • 2篇免疫
  • 2篇免疫促进剂
  • 2篇ISSR分析
  • 1篇选育
  • 1篇软体动物
  • 1篇软体动物门
  • 1篇嗜中性粒细胞
  • 1篇饰品
  • 1篇双壳
  • 1篇双壳贝类
  • 1篇双壳纲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免疫
  • 1篇吞噬细胞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姜因萍
  • 5篇何毛贤
  • 2篇吴后波
  • 2篇林岳光
  • 1篇黄良民
  • 1篇袁涛
  • 1篇史兼华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第一届海洋生...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两个大珠母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两个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7条I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得到9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H=0.2832,I=0.4372,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54%的变异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而78.46%的遗传变异是发生在群体内。海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PPB=91.21%,I=0.4144±0.2364,H=0.2715±0.1790)高于广西群体(PPB=82.42%,I=0.3621±0.2534,H=0.2356±0.1837),广西群体的单态位点数(15个)明显高于海南群体(8个)。NJ聚类分析表明两群体各自聚类成一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珠母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姜因萍何毛贤黄良民袁涛
关键词:MAXIMAISSR
鱼类免疫促进剂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姜因萍吴后波何毛贤
关键词:免疫促进剂鱼类免疫应答反应嗜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马氏珠母贝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一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个体大和个体小的两个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个引物在2个组100个样品中共得到72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8.61%。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大的组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PPB=94.44%,I=0.3523,h=0.2181,na=1.9444)小个体组(PPB=80.61%,I=0.3008,h=0.1915,na=1.8056)。两组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0948。UPGMA聚类分析表明大个体组内几乎所有的贝(47个)聚在一起,而小个体组的贝(50个)聚成另一支。
姜因萍何毛贤林岳光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ISSR分析
鱼类免疫促进剂研究进展
免疫促进剂对鱼类疾病防治有很大作用,常见的对鱼类免疫防治有重要作用的免疫促进剂有:几丁质、葡聚糖、左旋咪唑、乳铁蛋白、生长素、维生素C、E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强鱼类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其杀伤细胞、溶菌酶的活性,增强鱼类抗...
吴后波姜因萍
关键词:免疫促进剂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几丁质葡聚糖
文献传递
大珠母贝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1
2009年
姜因萍何毛贤
关键词:大珠母贝软体动物门双壳贝类装饰品双壳纲
马氏珠母贝选育子一代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54
2006年
通过选择培育获得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大亚湾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DDS),以大亚湾养殖群体为对照(DD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殖,对其生长性状进行了约1年的跟踪测量,运用t检验对2个组别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经过一代的选育,DDS在壳长、高、宽和总重上均大于DDC,存活率提高9.18%,除壳长在2个时期(2003年12月,2004年2月)差异不显著外(p>0.05),DDC/DDS2个组别其他性状在7个生长时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选择育种培育马氏珠母贝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
何毛贤史兼华林岳光姜因萍
关键词: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