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修宪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政府
  • 3篇晚清
  • 3篇闽江流域
  • 3篇开埠
  • 3篇孔府
  • 2篇士人
  • 2篇唐代
  • 2篇唐代士人
  • 2篇土地交易
  • 2篇契约
  • 2篇文化
  • 2篇近代化
  • 2篇交易
  • 2篇个案
  • 1篇档案
  • 1篇档案数字化
  • 1篇地契
  • 1篇东南沿海
  • 1篇对外贸易
  • 1篇学官

机构

  • 13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8篇姜修宪
  • 1篇王列辉
  • 1篇成积春

传媒

  • 5篇中国社会经济...
  • 2篇安徽史学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制度·政府——晚清福州开埠与闽江流域经济变迁(1844—1911)
本文主要探讨开埠后福州港的贸易发展及其与腹地之间经济变迁的互动关系,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探寻了闽江流域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制约因素。 在第一部分的绪论中,我们主要介绍与本文相关的一些学术概念、确定研究的区域和时间...
姜修宪
关键词:闽江流域经济变迁
产权纠纷与中国近代内河轮运业的发展——以闽江航运为中心
2014年
在解释中国内河轮船航运业的近代化时,学界往往从史学的角度,运用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国内封建势力阻碍这两种理论进行研究,却没有注意到航运业内部因素的变化。文章通过对近代化过程中轮船航运业与帆船业之间纠纷的研究指出,双方冲突的根源和焦点是对运输权的争夺。因此,从产权理论的第三种视角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内河轮船航运业和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曲折性。
姜修宪
关键词:产权界定
有制无规:嘉道以降孔府书院学录选授探研被引量:4
2021年
孔府书院学录既是朝廷任命的学官,又是孔府管辖的属官。嘉道以降,孔府书院学录的任免和告退已经形成了一套由孔府、地方州县、朝廷共同参与的相对固化程序,但这套制度性规定与实际运作之间存在较大反差。与其他学官群体相比,孔府书院学录在选授资格、任免流程、任职时间和更迭频率诸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特殊性。孔府书院学录选授中“有制”和“无规”的共存并生,固然反映了清中期以后王朝制度与实践的背离,根源却在于朝廷对至圣后裔的尊崇和优待。
姜修宪袁雨
关键词:学官铨选
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基于福州港的个案考察被引量:22
2008年
本文以海关贸易报告和英国领事商务报告为基本史料,对福州近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相关史实进行梳理,从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探讨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缘由。本文认为茶叶贸易的兴衰应该从制度变迁方面去寻找,其它因素只是作为外部原因在起作用。
姜修宪
关键词:公会茶叶贸易
近代华北乡村土地交易的参与者及其人际关系--基于孔府魏庄地契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人际关系对地权交易的影响实然存在,土地交易依赖于身份关系的类型、表现和程度,因南北地域的不同而各异。与徽州等地的土地买卖以亲族间交易为主不同,华北地区的小农更倾向于在异姓之间进行交易,并因所在村落和家族的不同而表现出个体差异,且不管是买方兼并地邻的土地,还是卖方分割出售土地,事实上都较难实现。土地交易第三方参与者的介入,多数情况下是随机的,买卖双方对其是否亲属关系或拥有社会威望等身份性标志,均没有强烈的社会偏好,南方经验抽象出来的“同族为中”“亲族代笔”“权威见证”等认知,在华北地区的土地交易中缺乏解释力,而第三方参与者之间角色杂糅和互兼的情形,也因自我和他人都有清晰的认知和辨识而较为少见。
姜修宪
关键词:华北乡村土地交易人际关系地契
开埠通商与腹地商业——以闽江流域墟市的考察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主要利用现存地方志对明中叶以来闽江流域各县墟市的发展状况作一详细的梳理以探寻其发展大势,并通过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对本区墟市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占的地位作一大致的定位。此外,本文还指出与江南地区相比,福州开埠后的近代化过程并没有引起腹地墟市数量、结构和层级的根本性变迁。此外,文中对目前集市史研究中的一些结论和方法作出回应。
姜修宪张忠福
关键词:闽江流域近代化
60年来孔府档案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15年
孔府档案作为极为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其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典型性、独特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回顾孔府档案研究所走过的六十年,虽然自其产生起就紧跟时代的步伐,因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充分认识并切实改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面深入地挖掘孔府档案史料,融汇借鉴中西方、多学科的研究经验与理论方法,将来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姜修宪成积春孔德平
关键词:明清史研究
唐代士人的流迁与江淮文化的发展
在唐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人口的流迁从未间断,尤其是安史之乱和其后的唐未战乱引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在上述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北方士人也随同避乱人口南下江淮,他们的迁入对江淮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
姜修宪
关键词:唐代士人
文献传递
“死港”的复活:一个国家的视角被引量:3
2008年
五口通商后,福州港何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对外贸易?利用现存档案资料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福州港对外贸易的历史进程,并对制约港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对外贸易态度的变化是导致港口由"死港"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制度变迁导致了港口贸易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姜修宪
关键词:对外贸易
唐代士人的流迁与北方文化南传之途径被引量:3
2005年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在唐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聚集了大批的北方士人,他们在当地发展生产、移风易俗,传播了儒家文化,改变了当地民风;他们在当地教书授徒、著书立说,传播了北方文化,影响了南方文风;他们与当地士人的交往,促进了北方文化的渗透,增进了南方人士对北方文化的认同;他们还通过入幕为佐的方式,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拓展了北方文化南传的空间。
姜修宪
关键词:唐代文化传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