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花
-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6个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等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等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能有效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唐丽花唐美崇韦桂莲
-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中医辨证施护并发症
-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护理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综述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旨在为降低内瘘失功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提供更多依据。
- 唐丽花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规进行的血液透析(HD)并不能使皮肤瘙痒症状得到缓解,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90%[1]。我科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唐丽花
- 关键词:尿毒症肾透析皮肤瘙痒护理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审核结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审核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我中心共进行医嘱审核审出的6877条不合理医嘱,分析不合理医嘱的主要类型。结果:不合理医嘱主要有包括录入处方错误、医嘱下达不规范等其他类、给药剂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宜、载体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配伍禁忌等。结论:PIVAS工作人员应加强不合理医嘱审核,以保证PIVAS工作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 唐丽花王飞杰
- 关键词:不合理医嘱
- 四步逐层顶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四步逐层顶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9月河池市人民医院符合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A、对照组B,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四步逐层顶椎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A采用四步逐层顶椎旋转复位手法配合Boston矫形支具外固定治疗,对照组B仅采用Boston矫形支具外固定治疗.在治疗4个月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A患者治疗后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2,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A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4,P=0.036;χ^(2)=3.265,P=0.032);观察组、对照组A治疗4个月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P<0.05).结论 四步逐层顶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中医规范治疗提供了依据.
- 方军张凤清唐丽花王艳玫黄大波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状体征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的原因,总结应对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静配中心的退药共23545份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的原因主要与医生、护士、患者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优化流程、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加强各科室间的沟通、完善电子医嘱等对策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 唐丽花王飞杰
-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
- 集束化管理策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集束化管理策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 AVF )失功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预防AVF失功的护理,集束化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系列循证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AVF使用期间失功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AVF失功率为4.0%,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分别为26.0%,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3,5.27;P<0.01)。结论集束化管理策略能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AVF的失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唐丽花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满意度
- 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为主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为主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对颈椎动脉痉挛指数和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符合颈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00例,以患者就诊号单号为观察组50例,就诊号双号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辨证中药方治疗,观察组在辨证中药方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颈椎动脉痉挛指数(RI)、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ADI)情况.结果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有了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眩晕(3.76±1.02)分,颈肩痛(2.58±0.36)分,偏头痛(0.42±0.08)分,恶心、呕吐(2.59±1.31)分,旋颈试验阳性(0.58±0.22)分;对照组眩晕(6.69±2.03)分,颈肩痛(4.12±1.82)分,偏头痛(1.88±0.70)分,恶心、呕吐(4.26±0.70)分,旋颈试验阳性(1.78±0.68)分;颈椎动脉痉挛指数、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有了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颈椎动脉痉挛指数为(0.52±0.06),对照组颈椎动脉痉挛指数为(0.60±0.12);观察组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为(3.83±0.78),对照组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为(5.81±1.28).结论运用三步逐层整脊复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能够准确纠正单个或多个椎体移位,恢复椎体的正常位置,减少和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缓解前庭迷路缺血,解除眩晕症状.
- 方军唐丽花王艳玫黄大波张凤清
- 关键词:颈性眩晕复位手法中药治疗症状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