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滔

作品数:39 被引量:169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细胞
  • 8篇叶酸
  • 6篇教学
  • 5篇生物学
  • 4篇胆碱
  • 4篇淋巴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组
  • 3篇凋亡
  • 3篇实验教学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基因组稳定性
  • 3篇甲基化
  • 2篇代谢
  • 2篇党建
  • 2篇端粒
  • 2篇氧化钛
  • 2篇荧光
  • 2篇四氢叶酸
  • 2篇染色

机构

  • 34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上海三誉华夏...

作者

  • 34篇周滔
  • 23篇汪旭
  • 19篇倪娟
  • 6篇王晗
  • 5篇徐伟江
  • 3篇李忠光
  • 3篇龚明
  • 3篇鲁琳
  • 3篇高微微
  • 2篇陈晓波
  • 2篇吴暇玉
  • 2篇梁子卿
  • 2篇王重力
  • 2篇高润池
  • 2篇薛京伦
  • 2篇蔡金红
  • 2篇曹能
  • 2篇范丽仙
  • 2篇林卫东
  • 2篇寸燕萍

传媒

  • 8篇癌变.畸变....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教学仪器与实...
  • 1篇教师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求知导刊
  • 1篇教育信息化论...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乙酰半胱氨酸对纳米二氧化钛诱发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诱发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肺细胞HBE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将对数生长期的L-02和HBE细胞分为3组,即正常培养的对照组、TiO_(2)-NPs(80μg/mL)暴露组、TiO_(2)-NPs(80μg/mL)与NAC(20μmol/L)联合暴露组;各组细胞处理72 h后,采用H_(2)O_(2)试剂盒检测细胞内H_(2)O_(2)浓度;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L-02、HBE细胞端粒长度(TL)的改变;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BMN-Cyt)评估受试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及细胞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iO_(2)-NPs暴露72 h后,可诱导L-02和HBE细胞内H_(2)O_(2)浓度显著升高(P<0.05),致使L-0_(2)和HBE细胞TL缩短、CIN增加、细胞死亡率增加(P<0.05);当TiO_(2)-NPs与NAC联合暴露72 h后时,两种受试细胞的H_(2)O_(2)水平和CIN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TL和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暴露TiO_(2)-NPs组相比,联合暴露时两种受试细胞的TL显著增加(P<0.05),且CIN及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抗氧化剂NAC可抑制TiO_(2)-NPs诱发的人肝细胞L-02和肺细胞HBE的TL缩短和细胞死亡,维护染色体稳定,对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王晗周滔徐云东郭锡汉倪娟汪旭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纳米二氧化钛端粒
二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钛诱导细胞氧化和遗传毒性的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R)及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A)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遗传毒性差异,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暴露于80μg/ml的TiO_(2)-NPs-R或TiO_(2)-NPs-A 48 h后,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BMN-Cyt)评估受试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酶标仪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侧向散射角(SSC)检测细胞摄取颗粒数量;RT-qPCR法检测细胞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小窝蛋白1(CAV-1)和网格蛋白重链(CLTC)的mRNA水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无细胞系中TiO_(2)-NPs-R和TiO_(2)-NPs-A悬液在505 nm波长下的吸光度(A)值评估颗粒沉降速率。结果与TiO_(2)-NPs-R相比,80μg/ml的TiO_(2)-NPs-A暴露48 h诱导L-02细胞产生更高的CIN(F=17.79,P<0.001)、ROS(F=50.49,P<0.001)、MDA(F=31.15,P<0.001)及SSC值(F=164.97,P<0.001),且伴随着CAV-1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F=33.01,P<0.001)。结论TiO_(2)-NPs-A因沉降速率较大,更易附着在L-02细胞表面,并诱导CAV-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使其较TiO_(2)-NPs-R更易被摄取并诱导细胞产生更多的活性氧进而造成细胞氧化损伤,诱发染色体不稳定性升高。
徐云东周滔倪娟汪旭王晗
关键词: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L-02细胞细胞摄取
一种评价人口腔黏膜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价人口腔黏膜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细胞遗传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本方法通过取少量口腔黏膜细胞样本,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分析个体口腔黏膜细胞中的(1)细胞增殖状态和死亡生物标记,包括基底细胞...
汪旭倪娟周滔张玲
文献传递
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提升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2012年
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云南的生物科学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云南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与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云南师范大学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本文在专业特色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实习实践平台的打造三方面进行阐述。
汪旭倪娟周滔蔡金红范丽仙李志敏王重力李忠光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
生物学教材中“自主阅读”板块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生物学教材中除了正文之外,许多板块都可归类为“自主阅读”板块。“自主阅读”板块丰富的生物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对教材中“自主阅读”板块的运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因此,教师应理解生物学教材中“自主阅读”板块的重要性,活用“自主阅读”板块,探索教学方法,开展阅读训练,建立阅读评价体系,提升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赵思梦汪旭姜苹周滔
关键词:生物学教材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结合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文章通过解析当前高校班级班团组织建设的困境,以明确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同时,探究高校二级学院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为班级团支部活力提升和功能发挥提供支撑。
周滔高艳秀
导学案在本科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实验是生命科学探索的基本途径,实验能力是生物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对于本科生来说,实验能力的习得主要依靠实验课程学习,因此,在初学阶段掌握科学的实验学习方法和培养思维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然而,一些高校在培养生物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过程中,由于存在实验课课时少的问题,导致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为此,该教学改革探究了导学案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结果发现,导学案教学不仅可以解决课时少的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学习习惯。该教学改革可为同等情况的高校实验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高润池陈晓波周滔高冬丽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导学案
甲钴胺代谢遗传缺陷与基因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甲钴胺(MeCbl)是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内源性维生素B12,其作为甲硫氨酸合成酶(MS)的辅酶,参与甲硫氨酸(Met)和内源性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合成,是一碳单位代谢的关键组分。SAM参与多种大分子物质的甲基化反应如DNA、RNA、蛋白质,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分。因此,MeCbl对于甲基供体化合物的形成、基因表达、蛋白质活性和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MeCbl代谢相关酶与蛋白质的遗传突变或多态性及其对基因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刘桥刚汪旭杨国防周滔倪娟
关键词:维生素B12甲钴胺基因组稳定性
维生素B_(12)缺乏对人肝细胞增殖、凋亡和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两种形式的维生素B_(12),氰钴胺(cyancobalamin,CNCbl)和甲钴胺(methylcobalamin,MeCbl)缺乏对人肝细胞增殖、凋亡和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的影响。方法配制含CNCbl或MeCbl浓度为37(缺乏)、370、3700(充足)pmol/L的RPMI-1640干预培养液,培养人肝L-02细胞和QGY细胞9d,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ytokinesis-blockmicronucleuscytomeassay,CBMN-Cyt)评价受试细胞核分裂指数(nuclear division index,NDI)、CIN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VB_(12)为3700 pmol/L培养条件相比,370 pmol/L的CNCbl和MeCbl对L-02和QGY细胞CIN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影响,而37pmol/L的CNCbl和MeCbl均显著降低二株细胞的NDI水平(P<0.05),诱导二株细胞CIN升高(P<0.05)和凋亡发生(P<0.05);在VB_(12)缺乏和充足条件下,与MeCbl相比,CNCbl诱导受试细胞NDI显著降低(P<0.05),CIN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种形式的VB_(12)缺乏均可诱导人肝细胞染色体不稳定并降低细胞分裂能力,引起细胞凋亡;与CNCbl相比,MeCbl在维持细胞增殖状态、基因组稳定及细胞凋亡过程中更为有效。
王晗刘桥刚周滔倪娟汪旭
关键词:甲钴胺染色体不稳定性细胞凋亡
一种基于模糊集和信息熵的高校党建信息化风险度量模型被引量:2
2021年
在梳理当前党建信息化问题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建立高校党建信息化风险度量指标体系,凝练了潜在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模糊集和熵权理论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规避人为主观因素,解决了风险度量中各部分权重分配的问题,为高校党建信息化潜在风险的识别和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唐明靖周滔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信息熵模糊集德尔菲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