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晶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近视
  • 6篇角膜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5篇像差
  • 4篇单纯疱疹
  • 4篇散光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疱疹
  • 4篇小梁
  • 4篇小梁切除
  • 4篇小梁切除术
  • 4篇基质
  • 4篇角膜基质
  • 4篇角膜基质炎
  • 4篇高阶像差
  • 3篇单纯疱疹性
  • 3篇单纯疱疹性角...
  • 3篇度数

机构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妇儿医...

作者

  • 17篇周晶
  • 11篇夏丽坤
  • 5篇高殿文
  • 5篇王辉
  • 4篇孙曹毓
  • 4篇杜长虹
  • 3篇薛龙全
  • 2篇周佳子
  • 2篇朱英明
  • 2篇杨飏
  • 1篇张胜男
  • 1篇才娜
  • 1篇陈琳琳
  • 1篇陈晓隆
  • 1篇刘驰
  • 1篇李妍
  • 1篇归东梅
  • 1篇高红
  • 1篇贾晓君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X40-Ig融合蛋白对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OX40-Ig融合蛋白对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将1×106PFU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Mckrae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模型;分别于接种病毒的当天、接种后第2、4d将OX40-Ig融合蛋白100μg注射到鼠的腹膜下,观察OX40-Ig融合蛋白对鼠HSK的影响。结果OX40-Ig融合蛋白使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减少了78·2%,使鼠HSK发病率由83·3%下降到20·0%。OX40-Ig治疗组的小鼠角膜基质混浊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角膜内炎性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迟发型超敏反应能力显著下降。结论OX40-Ig融合蛋白能够阻断OX-40/OX-40L协同刺激途径,抑制CD4+T细胞增生,阻止HSK的发病,减轻HSK的严重程度。
夏丽坤陈晓隆朱英明周晶
关键词:角膜协同刺激分子角膜基质炎免疫病理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及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及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93例P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均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换药,观察组在常规换药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视野、眼血管血流参数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视野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视力、视野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视野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的变化幅度不同,观察组变化更明显。治疗前后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眼动脉的EDV及CRA的PSV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及CRA的PSV、EDV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治疗前后眼动脉及CRA的PSV、EDV变化幅度不同,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观察组为14.89%(7/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及复方樟柳碱治疗PACG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改善患者眼部血流灌注,促进受损视神经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周晶王辉孙曹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复方樟柳碱视力
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构建小鼠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人胚肾HEK293细胞中的表达,为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法获得小鼠BTLA胞外功能区的cDNA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BTL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后转染HEK293细胞,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TLA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BTL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插入序列正确,与基因文库中提供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8%~100%。Real-time PCR检测可见转染了重组质粒pBTLA的HEK293细胞内BTLA mRNA表达增强(P=0.00),3个组间HEK293细胞内BTLA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83,P=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BTLA的HEK293细胞内BTLA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转染后24~48 h表达最强。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TLA蛋白主要表达在HEK293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了BTLA的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质粒在HEK293细胞中能够表达BTLA,为后续研究BTLA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夏丽坤张胜男陈琳琳周晶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染
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复发过程中Tim-3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复发过程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mRNA在角膜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Tim-3的表达与HSK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复发性HSK的BALB/c小鼠模型,用紫外线B光照射鼠的角膜诱导HSK复发;分别于紫外线照射前、照射后第3、7、10、14、21及28d,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全长的膜型Tim-3(flTim-3)和可溶型Tim-3(sTim-3)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角膜基质炎程度。结果:处于病毒潜伏感染期的小鼠经紫外线照射诱导角膜基质炎复发后,角膜基质混浊于紫外线照射后的7~14d达到高峰;sTim-3于3~14d高表达,flTim-3于14~28d高表达。结论:sTim-3的高表达与角膜基质炎的复发和发展有关,flTim-3可能有助于角膜基质炎的恢复。
夏丽坤杨飏高红周晶
关键词: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免疫病理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后眼高阶像差的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对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对接受Epi-LASIK或LASIK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各36眼),采用WASCA Analyer波阵面像差仪检测术前、术后1,2wk,1,3,6mo时眼的各高阶像差值,应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眼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术后1,2wk时增加最多,而后随术后时间推移总高阶像差和球差逐渐减少,至术后3mo时基本稳定,但仍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mo开始,Epi-LASIK组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明显小于LASIK组(P<0.05);两组术后眼的水平彗差和垂直彗差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但增加幅度没有球差增加的幅度大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后眼的高阶像差比术前增加,球差增加较为明显;Epi-LASIK在避免术后高阶像差增加方面较LASIK具有明显的优势。
夏丽坤周晶高殿文薛龙全杜长虹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像差近视
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欲行LASIK治疗的符合条件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5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对40眼使用波前像差联合非球面切削程序(A组),38眼使用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程序(B组),39眼使用波前像差程序(C组),41眼使用标准切削进行LASIK手术(D组),比较术前和术后1,3,6mo的波前像差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验光值。结果:158例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在术后6mo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4组间比较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A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和球差均方根值较其它3组小。结论:与标准的LASIK、单独使用波前像差或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技术相比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LASIK手术更能有效地减少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改善术后视觉质量。
周晶夏丽坤高殿文薛龙全杜长虹
关键词:非球面像差LASIK近视
虹膜定位技术主动校正LASIK术中眼球旋转对近视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及高阶像差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研究虹膜定位技术主动校正LASIK术中眼球旋转对近视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及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将114例(228眼)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IR-LASIK组患者60例(120眼)采用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iris ocalization wavefront-guid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R-LASIK);LASIK组患者54例(108眼)采用常规LASIK。记录IR-LASIK组术中眼球旋转的角度并通过虹膜定位技术于术中主动校正眼球旋转的角度,比较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裸眼视力、残余散光度数和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IR-LASIK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均优于LASIK组,裸眼视力在1.0以上的眼数:IR-LASIK组分别为100眼、108眼、108眼、107眼,LASIK组分别为78眼、79眼、77眼、75眼,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R-LASIK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残余散光度数分别为(-0.75±0.61)D、(-0.69±0.44)D、(-0.61±0.38)D、(-0.59±0.49)D,均明显小于LASIK组(-0.99±0.57)D、(-0.87±0.67)D、(-0.83±0.61)D、(-0.81±0.68)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R-LASIK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分别为0.612±0.061、0.598±0.054、0.540±0.051、0.512±0.037,均明显小于LASIK组的0.836±0.056、0.801±0.076、0.706±0.062、0.679±0.0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R-LASIK组术中眼球旋转:≤6°的旋转占78.4%,>6°的占21.6%;右眼平均旋转度数为4.60°±3.04°,左眼平均旋转度数为3.25°±2.49°,双眼均以外旋为主,且双眼旋转度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R-LASIK能主动校正术中眼球的旋转,使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和高阶像差均比常规LASIK术后小。
夏丽坤周晶周佳子高殿文
关键词:近视散光虹膜定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复发过程中Tim—3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复发过程中 Tim—3mRNA 在角膜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 Tim—3 的表达与 HSK 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复发性 HSK 的 BALB/c 小鼠模型,用紫外线 B...
夏丽坤周晶杨飏李妍
文献传递
内源性眼内炎7年临床回顾性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研究内源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确诊为内源性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7例(17眼)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表分泌物一般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敏,对所有患眼均取玻璃体或者房水进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根据情况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离子、血培养+药敏,胸部CT,肝胆脾彩超等全身相关检查。结果17例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手动/30 cm,眼压8~19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6例为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等眼部症状,其他12例均无明显诱因;8例患者是以葡萄膜炎为初次诊断收入院,经详细检查后诊断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后17眼有5眼视力提高,其中4眼由光感恢复至0.02~0.08,1眼视力由手动/30 cm恢复至0.1;10眼维持光感或手动/眼前的视力;2眼仍无光感,其中1眼随访至3个月出现眼球萎缩后行眼球摘除术,一期未植入义眼台。结论内源性眼内炎是一种发病率低的严重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局部、全身抗生素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等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保留光感甚至提高视力。
孙曹毓王辉周晶董旭
关键词:内源性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
虹膜定位技术主动校正LASIK术中眼球旋转对近视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及高阶像差的影响
夏丽坤周晶周佳子高殿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