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全 作品数:36 被引量:15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参数化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CT数据,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膝关节炎三维模型,通过参数化软件Pro/Engineer 5.0设计与骨性模型相匹配的单髁假体,然后模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参数化建模法效率高,实现了膝关节单髁假体设计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所建模型形态逼真,精确度高。三维参数化建模法为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和新的实验思路,在膝关节外科的临床和科研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周广全 何伟 庞智晖 陈镇秋 魏秋实关键词:单髁置换术 参数化建模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基于参数化联合建模法建立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膝关节单髁置换有限元分析提供一种参数化联合建模方法。方法获取1例成年男性膝关节炎患者的膝部CT扫描,利用Mimics 13.1软件重建出膝部三维骨性模型,通过参数化软件Pro/Engineer 5.0设计与骨性模型相匹配的单髁假体,导入Mimics 13.1建立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模型,然后通过Ansys 12.1建立膝关节单髁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参数化联合建模法效率高,所建模型形态逼真,精确度高。结论参数化联合建模法为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和新的实验思路,在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和科研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周广全 何伟 庞智晖 陈镇秋 魏秋实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参数化 有限元模型 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运用钽棒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影响钽棒保髋预后的相关因素,探索其失败的原因。方法随访58例63髋住院行钽棒保髋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疾病分期介于ARCOⅠ~Ⅲ期。用自拟评分和Harris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评价,将有关队列资料或数据输入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03±8.16)个月,随访超过24个月的股骨头生存率为77.8%。末次随访疗效平均总分(82.97±25.35)分,其中优40髋(63.5%),中10髋(15.9%),差13髋(20.6%)。18例19髋出现X线进展,平均进展时间(14.4±6.36)个月;14髋关节面垂直塌陷大于4 mm而临床失败,平均失败时间(14.6±6.82)个月,其中有5例6髋转归为全髋置换。观察换髋切下的股骨头大体标本时发现:(1)关节面:关节软骨退变皱缩,软骨与软骨下骨分离,软骨下骨骨折,关节面塌陷;(2)坏死区:钽棒表面无新骨形成和血管长入,前端与死骨分离,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稳定层,死骨无明显的修复现象;(3)活骨区:钽棒表面有新骨on-grow但无明显的in-grow。结论导致钽棒保髋失败的原因主要有3点:(1)坏死范围过大,钽棒近端存在继发或初始不稳定;(2)股骨头本身就存在骨性不稳,术前失察;(3)手术操作技术不合理。对策:(1)规范手术适应证,尽可能规避失败的风险;(2)改良手术操作技术,重建股骨头内的生物力学稳定。 庞智晖 何伟 欧志学 周广全 魏秋实 张庆文 方斌 王海彬关键词:钽棒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2011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其致残率较高[1],病程相对较长、目前尚无某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脚.临床常见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这一年龄段正是人一生中事业发展、承担家庭责任最为重要的阶段,疾病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 贾晓军 欧志学 黄辉春 莫卫海 马少云 周广全 张铭杰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心理特点 影响因素 辨塌论治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运用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报告钽棒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分析影响钽棒保髋疗效的相关因素,剖析不稳定型ARCOⅡ期的表现特点和实质,评估其对钽棒保髋疗效的影响,探讨辨塌论治在钽棒保髋中的运用经验。方法:随访58例63髋2008年6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行钽棒保髋术的ONFH患者,疾病分期介于ARCOⅠ期和Ⅲ期。用自拟评分和Harris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评价,将有关队列资料或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03±8.16月,随访超过24个月的股骨头生存率为77.78%。末次随访疗效平均总分:82.97±25.35,其中优40髋占63.5%、中10髋占15.9%、差13髋20.6%。18例(19髋)出现了X线进展,平均进展时间是14.4±6.36月;14髋关节面垂直塌陷大于4mm而临床失败,平均失败时间是14.6±6.82月,其中有5例6髋转归为全髋置换。结论:软骨下骨骨折是与疗效相关的危险因素,其实质是头内力学失稳,是导致保髋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辨塌论治有助于提高钽棒保髋的疗效。 庞智晖 欧志学 魏秋实 周广全 何伟关键词:钽棒 股骨头坏死 一种骨科通用空心钉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通用空心钉导向器,包括由横杆和纵杆形成的L状杆体,在所述横杆上滑动连接有一与横杆相垂直的活动纵杆,在所述纵杆端部设有一固定锥,在所述活动纵杆端部设有一与固定锥相对应的导向锥,所述固定锥的中心线与导... 姜自伟 黄枫 张朝鸣 陆宇云 徐险峰 庞智晖 周广全文献传递 主动脉弓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基于MRI断层资料建立主动脉弓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模拟真实血流条件下的血流运动。方法对志愿者主动脉弓行MRI扫描,通过Mimics 14.1交互式图像控制系统建立主动脉弓的三维模型,利用RapidForm XOR3软件对主动脉弓三维模型实体化,然后利用ANSYS Fluent对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最后模拟真实条件下的主动脉弓内部血液的流体力学特征。结果流体力学模型精确地反映了主动脉弓的形态,并获得了主动脉弓内部的流场数据。结论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可为科研的、合理的数字化主动脉弓疾病研究提供一个虚拟的执行平台,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可以为主动脉弓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临床预警辅助诊断手段。 贺嘉嘉 陈鹏 周广全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主动脉弓 ANSYS FLUENT 三维重建 裂隙征在股骨颈骨折微观辨证论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过程中裂隙征的形成基础、演变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随访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记录骨折的Garden分型、裂隙征的分级、裂隙征出现和消失的时间点、内固定构型的全程稳定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演变等指标,并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7%出现了裂隙征,2级裂隙征为26.7%;内固定构型全程稳定性1级为81%,2级为19%,没有发生内固定失效和骨折不愈合。总病理学坏死率为80.1%;总影像学坏死率为46.7%(49例),其中6.7%(7例)进展为临床坏死,其余的42例影像学坏死能维持为ARCOⅠ-Ⅱ期或者完全修复。股骨头幸存率超过90%.结论:裂隙征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相当普遍,并且对坏死股骨头的修复产生重要影响,安全渡过其失稳危险期是关键,本术式能够提供全程的生物力学稳定效能和持续有效的生物学修复能力,从而确保骨折的愈合,促进坏死修复,降低坏死的发生率和股骨头塌陷率。 唐立明 周广全 周驰 王海彬 庞智晖关键词:微观辨证 医院在线报修OA服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医院设备报修业务的特点,基于ITIL技术的核心理念,采用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2000软件,开发了医院在线报修OA服务管理系统。该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在线报修的目标,提高了设备报修业务的效率,准确记录报修流程中各事件,有效计量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为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彭军 邓立柳 周广全 胡冬发 张秋霞关键词:OA ITIL 服务管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影响股骨近端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方式的力学特点一直是有限元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对于股骨近端张力及压力侧对比研究较少。课题组研究发现,股骨近端应力带的分布是研究骨折及内固定设计与使用的重要依据。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髓内及髓外固定对股骨近端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影响。方法:通过对志愿者股骨CT扫描,Mimics建模,模拟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动力髋螺钉固定,模拟双下肢负重时股骨近端的应力状况,运用Abaqus 6.13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并对不同固定方式下股骨近端、固定器械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均小于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近端的应力更加趋向于生理状态;(2)结果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较髓外固定具有更好的力学优势,髓内固定有利于股骨近端压力侧及张力侧的保护。 姜自伟 黄枫 郑晓辉 虎群盛 庞智晖 周广全 李悦关键词:股骨 骨折 有限元分析 骨科植入物 股骨转子间骨折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