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俊杰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海域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珠江口
  • 2篇沉积物
  • 1篇大型底栖生物
  • 1篇大亚湾海域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夜光藻
  • 1篇油类
  • 1篇中肋骨条藻
  • 1篇生物群落
  • 1篇生物体
  • 1篇生物体内
  • 1篇石油
  • 1篇石油类
  • 1篇石油类含量
  • 1篇排污
  • 1篇排污口

机构

  • 9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周俊杰
  • 4篇方宏达
  • 4篇吴玲玲
  • 3篇兰圣迎
  • 3篇李海涛
  • 2篇黄楚光
  • 2篇陈洁
  • 2篇张敬怀
  • 2篇周鹏
  • 2篇易斌
  • 2篇石荣贵
  • 1篇柯东胜
  • 1篇罗一丹
  • 1篇倪志鑫
  • 1篇连忠廉
  • 1篇李冬梅
  • 1篇陈凯彪
  • 1篇刘孟兰
  • 1篇张红标
  • 1篇白洁

传媒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09年至2016年华南近海赤潮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8年
本文对2009年至2016年间南海近岸海域发生的赤潮进行了分析,研究近岸海域赤潮爆发的时间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赤潮种类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华南近海赤潮整体高发期集中在春季海水水温上升期,甲藻赤潮在南海赤潮中所占的比例达79%,且在南海近岸广泛分布,而硅藻出现次数较少,分布范围较窄。同时初步探讨了爆发硅藻赤潮为主的湛江港和爆发甲藻赤潮为主的大鹏湾内,水体环境和赤潮的关系:湛江港内水体中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长期处于赤潮富营养阈值,氮磷比在4至37之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集中在春夏水温较高时期爆发赤潮;而大鹏湾水体中可溶性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均为超过富营养阈值,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集中在冬季和初春水体温度较低时爆发赤潮,不同的温度变化和氮磷含量是导致2个海湾赤潮种类差异较大的重要因素。
易斌陈凯彪周俊杰吕意华
关键词:赤潮中肋骨条藻夜光藻
珠江口海域底层大气中TSP与Cu、Pb、Cd质量现状与趋势被引量:2
2008年
于2002—2005年在珠江口海域大万山岛海洋环境监测站设立一个大气监测站,采集了12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TSP(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与元素Cu、Pb、Cd的浓度。结果表明,Cu的浓度有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Pb与Cd变化缓慢,浓度趋于稳定。
刘孟兰林端罗一丹方宏达韩联民柯东胜周俊杰卜庆传
关键词:珠江口TSP重金属
海洋油气开发陆地终端验收监测规范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陆地终端是通过管道接收海洋油气资源并进行处理的工厂,开展陆地终端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是落实"三同时"制度的重要体现。陆地终端验收监测技术复杂,内容繁多,从验收监测范围界定入手,重点从污染物排放、环保设施处理效率、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质量、登陆管线生态影响、环保设施和措施核查等6个方面介绍了验收监测内容,并对公众意见调查、评价标准选择、工况和质量要求、结论与分析等方面进行介绍。开展陆地终端环保竣工验收监测规范化研究,对指导当下的验收监测工作有重要作用。
兰圣迎张敬怀石荣贵倪志鑫周俊杰
关键词:海洋油气环保验收监测
海洋石油工程清洁生产及管理对策被引量:4
2015年
海洋石油工程清洁生产着眼于污染预防,全面考虑开发生产周期过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使开发过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水资源利用、钻屑泥浆处置、伴生气回收、新能源新试剂和新技术利用、污染物末端处理、作业者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介绍了海洋石油工程清洁生产措施,并提出了清洁生产管理对策,为今后的海洋石油工程清洁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兰圣迎石荣贵吴玲玲周俊杰连忠廉
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清洁生产管理对策
珠江口东南部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根据2006年的3月和7月在珠江口东南部海域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初步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共156种,其中多毛类种类最多(79种),其次是甲壳动物(37种)。7月(116种)比3月(92种)种类多。3月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和平均密度分别为6.703g/m2和679.4ind/m2,7月分别为22.436g/m2和576.3ind/m2。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生物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H’和J’)在调查海区东南部相对较低。采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序尺度(MDS)分析了3月和7月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相似性,认为相同季节各站大型底栖生物相似性系数较高,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季节性差异相对较大。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在40%相似性以上,3月和7月分别可以划分出2个和3个生物群落。3月大型底栖生物群落Ⅱ和7月群落Ⅰ受到中等程度的扰动,其它生物群落处于轻微扰动状态。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密度、种类均匀度和种类丰富度与水深和沉积物特征相关性显著。
张敬怀周俊杰白洁方宏达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生物群落珠江口
湛江南柳河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20
2007年
对南柳河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富集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u,Pb,Zn,Cd,Hg含量分布呈现由西北到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5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均较重,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b>Zn>Cu>Hg>Cd;生态危害评价显示,Pb,Cu,Zn等元素属于轻微生态危害,Hg,Cd等元素属于中等生态危害,5种元素生态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Hg>Cd>Pb>Cu>Zn。
兰圣迎吴玲玲陈洁周俊杰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排污口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石油类含量、分布及变化趋势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06、2009、2010和2011年夏季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年中夏季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类平均含量分别为127.2μg/g、318.0μg/g、134.1μg/g、和118.5μg/g;珠江口内站位的石油类含量明显高于口外站位;相同站位的石油类含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本世纪的石油类含量明显高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来评价,4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石油类含量的站位超标率分别为0、25%、10%和5%。影响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陆源排污输入、溢油和水动力条件等。
吴玲玲周俊杰李海涛陈洁胡平黄楚光方宏达
关键词:石油类沉积物珠江口
大亚湾海域2007~2010年海洋生物体内Hg、Pb、Cd和As含量及生物质量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分析了2007~2010年大亚湾海域贝类、鱼类和甲壳类等海洋生物体内Hg、Pb、Cd和As的含量及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贝类Pb、Cd和As相对较高,Pb平均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Hg呈稍微增加趋势;2008~2010年鱼类Pb呈现递减趋势;甲壳类体内Pb呈逐年递减趋势,而Cd和As呈现递增趋势。以《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为依据,大亚湾贝类体内Hg全部符合第一类国家海洋生物质量标准;Cd和As符合第二类国家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除2007年个别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三类标准外,Pb含量符合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二类标准。与历史资料相比,大亚湾海洋生物质量基本处于较稳定状态,Pb等个别指标较高可能与该海域重金属含量的背景值有关。
易斌周鹏周俊杰李海涛张红标吴玲玲李冬梅郑远来方宏达黄楚光
关键词:重金属海洋生物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和齿舌对古氏非螺分类地位的探讨
2013年
对古氏非螺(Afer cumingii(Reeve,1844))的齿舌形态以及线粒体CO1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并以犬齿螺科种类为外群,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古氏非螺的齿舌具有典型的蛾螺科种类特征;古氏非螺在系统树上与蛾螺科种类聚在一起,而不与犬齿螺科种类聚类。齿舌形态和线粒体基因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古氏非螺属于蛾螺科,进一步证实了将非螺属修订到蛾螺科的结论。
李海涛时小军周俊杰周鹏吕向立
关键词:RRNA齿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