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学锋
- 作品数:87 被引量:1,019H指数:17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秦岭山区脱贫户生计韧性评价及其障碍因子——以陕西省蓝田县为例
- 2024年
- 准确测度山区脱贫户生计韧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可为理解新时期脱贫户生计状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借鉴。以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蓝田县为例,根据环境禀赋、家庭资本、个人能力的层次结构构建蓝田县脱贫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形区、不同脱贫时间、不同生计策略下脱贫户生计韧性的差异及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蓝田县脱贫户生计韧性指数均值为0.531,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高水平生计韧性的脱贫户仅占14.81%,3个维度层中环境禀赋均值最高,个人能力是脱贫户生计韧性的短板;(2)不同类型脱贫户生计韧性存在分化特征,河谷阶地区脱贫户、早期脱贫户以及自主经营性和务农主导型脱贫户生计韧性较高;(3)影响各类型脱贫户生计韧性的障碍因子呈现趋同态势,劳动参与、技能培训、务工地点、耕地和林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阻碍蓝田县脱贫户生计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区位条件脱贫户生计韧性的障碍因素,从政府和农户2个层面提出了蓝田县脱贫户生计韧性提升的对策。
- 马超群张硕蒙员学锋员学锋王晓峰
- 关键词:TOPSIS模型生计策略
- 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过程研究——以陕西省扶风县为例被引量:8
- 2011年
- 科学量化评价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过程,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资料综合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以陕西省扶风县1997-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为依据,结合扶风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率和持续状况4个层次上构建了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多因素综合指数法计算历年农用地的集约度分值。研究结果表明,扶风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1997-2006年呈现递增趋势,但农用地利用持续状况令人堪忧。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 卫新东王筛妮员学锋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AHP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陕西省县域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00-2020年陕西省县域碳排放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碳排放估算模型,核算了2000-2020年陕西省县域碳排放总量,分析了陕西省碳排放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化特征,并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总量上,2000-2020年陕西省碳排放量总量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3.30×10^(7)t增长至2020年的1.93×10^(8)t,历经“大幅增长-缓慢增长”两个阶段。②空间上,2000-2020年陕西省碳排放量中心逐步向东北方向移动,空间分布范围呈现扩张态势,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北部县域、西安市和咸阳市辖区的周边部分县域,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佛坪县和石泉县。③影响因素上,人均GDP值、土地利用程度和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与陕西省各县域碳排放量呈正相关,产业结构与陕西省60.74%县域碳排放量呈负相关,人口密度与陕西省92.52%县域碳排放量呈负相关。[结论]建议通过制定差异性区域碳减排方案,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提高公众低碳环保意识等方式促进陕西省县域低碳发展。
- 曹周亮张欣蓉员学锋陈锦鸿
- 关键词:碳排放土地利用地理加权回归
- 西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被引量:6
- 2005年
- 对西南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方略,即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水能资源开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
- 黄钰铃惠二青员学锋李靖
- 关键词:水资源
- 小麦高留茬田间水分效应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留茬、灭茬和烧茬三种处理土壤、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比较了三种处理夏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分析了小麦高留茬的田间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留茬明显降低了土壤温度,测定日0cm地表温度全天内留茬都处于最低,其中10时到14时降温效果最明显,土壤5 ̄25cm平均温度分别较灭茬和烧茬低1.45℃和2.3℃;土壤0 ̄70cm含水量自始至终留茬高于灭茬和烧茬;留茬对近地层空气湿度的影响主要在晚上,麦秆凝结的水汽增大了空气湿度,白天留茬高度内气温低湿度较大,留茬高度外气温高湿度较小(与灭茬和烧茬相比)。留茬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后期,试验结束时留茬株高、茎粗均高于灭茬和烧茬,表现出较大的后劲。
- 张立强汪有科员学锋湛景武汪勇
- 关键词:留茬灭茬土壤湿度
- 黄土高原向阳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在ArcGIS软件的辅助下,根据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将向阳沟流域划分了5个坡度等级单元,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对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措施下不同坡度等级单元侵蚀量进行了估算,并与治理前土壤侵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有了极大的改善,水保效益较为可观,但区域仍属中度侵蚀,25°~35°坡度等级单元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15°~25°和>35°等级单元。根据不同坡度等级单元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估算结果分析,结合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的的几点建议。
- 同新奇胥彦玲李怀恩员学锋
- 关键词:土壤侵蚀量水土保持措施
- 土地整治文献定量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通过对国内土地整治领域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归纳该领域研究现状,总结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Noteexpress软件和Excel软件对1983~2016年CNKI数据库中土地整治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分析文献涉及的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以及关键词等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所采用的9 764篇文献,涉及作者17 305人次和期刊1 374种;《中国土地》《农业工程学报》《资源导刊》《中国土地科学》等21种期刊构成了土地整治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文献分布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土地整治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以及核心期刊群已经形成,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理论研究及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
- 员学锋侯瑞邵雅静应越
- 关键词:土地整治NOTEEXPRESS
- 聚丙烯酰胺(PAM)的改土及增产效应被引量:89
- 2002年
-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幅度为 11.7%~ 18.3%。
- 员学锋吴普特冯浩
- 关键词:土壤改良增产
- 山西省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为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带动乡村发展,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Voronoi分析等方法分析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评价模型及分类体系;使用地理探测器对空间分布影响因子进行判断;对6类旅游扶贫示范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呈聚集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匀;河网密度、景区辐射、高程、路网密度与政策导向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各类旅游扶贫示范村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子各异.
- 吴京盛奥勇员学锋汪雅张亦恒李雪娇
-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
- 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研究被引量:51
- 2005年
- 采用室内人工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模拟耕层土壤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淋溶损失状况。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的土壤淋溶液中NO-3、PO-4和K+浓度均低于对照,其浓度分别较对照平均减少了约45.55%、49.37%和70.24%。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全N、全P、全K的累积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PAM浓度的增加其累积含量呈下降趋势。
- 员学锋汪有科吴普特冯浩
- 关键词:P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