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吾太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手术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瘤
  • 6篇出血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外科
  • 5篇显微手术
  • 4篇血肿
  • 4篇清除术
  • 4篇外科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显微外科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开颅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肿瘤
  • 3篇外伤
  • 3篇显微手术治疗

机构

  • 13篇衢州市人民医...
  • 10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3篇吾太华
  • 10篇马赞
  • 9篇余国峰
  • 9篇李正阳
  • 8篇周荣根
  • 7篇苏世星
  • 7篇许锡镇
  • 6篇范晓峰
  • 5篇揭园庆
  • 5篇戴伟民
  • 3篇黄强
  • 1篇吴安
  • 1篇余国锋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河北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07浙江...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3篇199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丘脑及脑室自发性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周荣根吾太华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范晓峰
关键词:脑室出血微创清除术自发性出血丘脑清除血肿微创术
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被引量:20
2003年
戴伟民黄强揭园庆吾太华余国峰周荣根范晓峰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
28例颅前窝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前窝底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并评估3D-CTA的手术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显微手治疗的28例颅前窝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以3D-CTA为导航,根据脑膜瘤与颅骨及周围血管的三维立体关系设计手术入路。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Ⅰ、Ⅱ级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4例。除1例术后早期死亡外,27例术后随访10~56月,复查颅脑MRI无脑膜瘤复发;2例有癫痫,1例短暂尿崩;15例视力好转,2例术前单眼失明无恢复,1例术前单侧眼有光感术后该侧眼失明;23例恢复工作,4例生活可自理。结论根据颅前窝底脑膜瘤发生部位和扩展范围,以3D-CTA为导航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效果良好。
李正阳左德献吾太华马赞邓少勇苏世星许锡镇罗似亮
关键词:脑膜瘤颅前窝底手术入路显微手术3D-CTA
影像引导下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例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DSA引导下行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并有效随访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程、患侧、球囊形态、面部麻木程度、疼痛复发和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疼痛即刻缓解率100%。随访期间9例疼痛复发,短期复发率18.0%;治愈44例,治愈率88.0%;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患者年龄、性别、患侧、病程、球囊形态与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麻木程度、疼痛复发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创、有效。术后面部麻木程度≤Ⅱ分和疼痛复发是影响临床疗效的两个主要因素。
罗似亮张明亮吾太华侯浩波李春苗邓少勇马赞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DSA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死亡率为40%-75%,传统外科治疗主要有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颅骨钻孔引流术等,由于创伤较大,预后欠佳,目前临床上已很少采用,而多采用微创显微手术。我院自2002至2006年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吾太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疗效观察颅骨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26例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肿瘤大部分发生于后颅窝、可分为囊性和...
吾太华余国峰范晓峰周荣根
文献传递
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1999年
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间抢救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6~59岁。均有确切的头部外伤史,入院时GCS评分为4~8分之间,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确诊后即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本组病...
吾太华周荣根余国峰
关键词:脑外伤综合征
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2007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保守治疗死亡率在40%~60%左右,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率在27%~35%[1],该方法由于创伤较大,目前已很少采用.本院自2001至2006年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67例.现报告如下.……
吾太华余国锋范晓峰周荣根
关键词:基底节区出血再出血率小骨窗开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腔
脑胶质瘤手术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判定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对脑胶质瘤患者在手术前后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9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理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46例)和低级别组(4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IGF-Ⅰ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病理分级患者术前IGF-I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高级别组IGF-Ⅰ水平(627.2±122.8)ng/ml明显高于低级别组的(339.1±86.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术前IGF-Ⅰ水平为(516.9±94.5)ng/ml,术后IGF-Ⅰ水平为(213.5±55.6)ng/ml,术后患者的IGF-Ⅰ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IGF-Ⅰ呈现高表达态,且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关联性,作为判断病情预后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指导性。
李正阳吾太华左德献邓少勇苏世星许锡镇马赞罗似亮梅良奎
关键词:脑胶质瘤预后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2001年6月至2006年8月我科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例。其中:男性11 例,女性16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5.7岁;病程1-26天;以突发痛起病...
戴伟民黄强揭园庆吴安吾太华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