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洁

作品数:36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蛋白
  • 7篇尿酸
  • 6篇细胞
  • 6篇免疫
  • 5篇多态
  • 5篇球蛋白
  • 5篇免疫球蛋白
  • 5篇基因
  • 5篇比浊法
  • 4篇多态性
  • 4篇血清
  • 4篇血症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血清尿酸
  • 3篇增殖
  • 3篇M蛋白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免疫球...
  • 2篇低尿酸血症
  • 2篇性能评价

机构

  • 36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玉田县医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毅新博创...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作者

  • 36篇吴洁
  • 23篇邱玲
  • 18篇程歆琦
  • 12篇国秀芝
  • 8篇侯立安
  • 7篇苏薇
  • 7篇李鹏昌
  • 6篇赵芳
  • 6篇韩建华
  • 6篇禹松林
  • 5篇嵇巍
  • 5篇夏良裕
  • 5篇邸茜
  • 4篇张俊保
  • 4篇朱广瑾
  • 4篇吴卫
  • 4篇程倩
  • 4篇叶阿里
  • 4篇徐英春
  • 4篇金成

传媒

  • 7篇中华检验医学...
  • 6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6届中国医...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种糖化白蛋白酶法试剂的性能验证
目的:对六种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酶法试剂进行性能验证,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Olympus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北京九强、北京利德曼、宁波美康、北京豪迈、四川迈克、日本旭化...
尹逸丛赵芳侯立安李洪雷国秀芝禹松林吴洁程歆琦邱玲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酶法参考值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报告不正确率分析及持续改进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动态采集并分析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数据,客观评估检验报告质量水平,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设计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系统)程序,自动标识检验报告单取消审核的动作并记录相关信息,每月按临床检验专业组自动调取、统计数据,由指定负责人分析数据,查找并解决问题,持续改进。年度内审及管理评审中分析数据动态变化,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并指定进一步的改进策略。分析2014—2019年检验报告不正确率趋势。应用6σ质量管理方法分析2018年和2019年检验报告不正确相关因素持续改进的效果。结果2014—2019年科室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检验报告不正确率与各组及个人绩效相关联后,检验报告不正确率从2018年0.1405%下降为2019年0.1117%,sigma水平从4.48上升到4.55。检验报告不正确主要原因中操作错误占首位,操作错误、流程错误、患者信息错误改进明显,2018年与201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正确和标本质量错误改进不明显,2018年与2019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和试剂故障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后续持续改进的重点。结论检验报告不正确率的降低不仅体现了检验科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及时进行管控并持续改进,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刘文静秦绪珍秦绪珍孙丹丹吴卫夏良裕程歆琦王瑶吴洁杜娟赵芳李鹏昌
关键词:质量指标检验科
单克隆蛋白影响不同比浊方法定量免疫球蛋白结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克隆蛋白(M蛋白)对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定量免疫球蛋白(Ig)结果的影响及原因。方法:比较40例M蛋白不同浓度和类型的血清标本及6例表观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在两种不同比浊法定量检测IgG、IgA、IgM的结...
韩建华程歆琦吴洁赵芳嵇巍邸茜张俊保金成王健李鹏昌苏薇
关键词:比浊法
文献传递
SIRT6招募mRNA结合蛋白IMP1调控IGF2在293T细胞表达
2018年
目的探讨SIRT6对肿瘤重要调节分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转录后调控机制。方法在工具细胞系293T细胞中过表达SIRT6以及应用免疫共沉淀(IP)方法富集所有可能与SIRT6相互作用的蛋白,行质谱实验鉴定,并进一步通过I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6和IGF2 mRNA结合蛋白(IMP1)的相互作用,以及SIRT6对IMP1的乙酰化/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影响。结果质谱结果证明SIRT6和IMP1存在相互作用,并通过构建SIRT6和IMP1的过表达载体,进一步验证了SIRT6与IMP1的直接相互作用。检测乙酰化和磷酸化水平发现,SIRT6并未直接影响IMP1的乙酰化水平,而是促进其磷酸化修饰。结论 SIRT6可能通过促进对IMP1的磷酸化而起到在转录后水平抑制细胞中IGF2 mRNA的作用。
王婷婷吴洁董海涛徐徕肖毅
关键词:IGF2
内蒙古地区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吴洁邱玲程歆琦吴卫韩少梅徐成丽朱广瑾
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收集54例含不同浓度和类型M蛋白的患者血清样本(IgG型M蛋白20例、IgA型M蛋白16例、IgM型M蛋白18例)和2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IgG、IgA、IgM。通过干扰实验及回收实验评估某种类型M蛋白对同一样本中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干扰作用。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和IgM的结果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P<0.05)。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血清IgG和IgM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86%、-1.00%,均低于允许总误差(TEa),而检测IgA浓度的相对偏差(15.42%)高于TEa。2种方法检测IgG型、IgM型M蛋白患者血清IgG、IgM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4.38%、4.0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检测IgA型M蛋白患者血清IgA浓度的相对偏差(11.9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G型M蛋白血清样本中IgG≥35.13 g/L时,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A的回收结果差异(Diff%)接近或超过其TEa;而IgG浓度达到43.64 g/L时,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M的Diff%仍低于其TEa;相同浓度的IgG型M蛋白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A和IgM则无明显干扰作用。IgA和IgM型M蛋白均会干扰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并使Diff%超过其TEa;而相对较高水平的IgA和IgM型M蛋白会干扰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无论免疫透射比浊法还是免疫散射比浊法,IgA型M蛋白对IgM的检测或IgM型M蛋白对IgA的检测均有干扰作用,并使其Diff%超过相应的TEa。结论 IgG型、IgA型和IgM型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他2种免疫球蛋白均有干扰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免疫散射比浊法抗M蛋白干扰的能力可能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
韩建华程歆琦吴洁嵇巍邸茜张俊保金成苏薇
关键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球蛋白
一种用于检验项目的二代参考区间确定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验项目的二代参考区间确定方法与装置,包括:去除体检数据集中的异常个体和异常检验项目;基于样条函数分性别拟合体检数据集中检验项目均值和年龄的函数关系得到可视化图形;利用可视化图形筛选出显著性水准大于预...
马超超邱玲官丽华阿哈力·阿赛提钱夏吴洁程歆琦侯立安
北方地区非缺失型HbH病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孕妇1例被引量:1
2021年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其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分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球约有5.00%的人口是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携带者,其中东南亚为高发区之一,在我国多见于南方地区,北方少见[2-4]。
杜云玲孔令君张睿吴洁窦亚玲
关键词:血红蛋白H病基因诊断
MALDI-TOF-MS和RT-qPCR对于SLCO1B1和ApoE多态性检测的比较
2020年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脂质及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位点的方法学比对,以评估MALDI-TOF-MS是否可用于临床SLCO1B1和ApoE多态性检测。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共计71例。收集EDTA抗凝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采用MALDI-TOF-MS和RT-qPCR检测SLCO1B1的rs2306283(388A>G)和rs4149056(521T>C)位点以及ApoE的rs429358(388T>C)和rs7412(526C>T)位点,并利用Kappa系数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对相关基因位点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仅1例患者rs4149056(521T>C)位点出现分型差异且在MALDI-TOF-MS复检后得到与RT-qPCR一致的结果。结论MALDI-TOF-MS可应用于脂质及药物代谢相关基因SLCO1B1和ApoE多态性的检测,从而指导临床他汀类用药。
叶阿里邹雨桐张海燕吴洁张睿张晓峰马庆伟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他汀类药物
与AKI相关的miRNA的研究进展
李佳垚邱玲吴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