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霞
- 作品数:40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风湿免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趋化因子CXCL12-3’G801A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趋化因子CXCL12-3’G801A基因型分布,探索该基因变异对SLE的易感性及临床表现、自身抗体生成等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8例中国汉族SLE患者及243名健康对照者的CXCL12-3’G801A基因型,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组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CXCL12-3’801G/G纯合子频率在SLE患者中明显增高(P=0.015),同时携带该基因型的SLE患者易出现光敏感(P=0.014)及肾脏损害(P=0.009),且SLE疾病活动性积分显著增高(P=0.048),抗dsDNA抗体(P=0.004)、抗核小体抗体(P=0.003)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结论 CXCL12-3’G801A基因变异参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疾病易感性过程,并可通过影响自身抗体的生成而影响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疾病活动性。
- 吴凤霞罗雄燕武丽君杨明辉刘宁涛谢传美唐中张国元赵岩曾小峰袁国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趋化因子CXCL12基因多态性
- 抗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抗体与伴有贫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 罗雄燕吴凤霞夏艳辉杨明辉袁国华
- 抗U1-RNP抗体与狼疮肾炎的相关性研究
- 罗雄燕吴凤霞夏艳辉杨明辉袁国华
- Fas相关死亡区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抗凋亡分子Fas相关死亡区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FLI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RA滑膜炎性增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LIP在17例RA和10例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滑膜炎症程度积分的相关性,同时采用酶显色分析方法测定滑膜组织中caspase-8活性.结果:FLIP阳性细胞百分率在RA滑膜为(30.60±18.90)%,在OA滑膜为(1.87±0.57)%(P<0.05).在RA滑膜组织FLIP阳性主要见于巨噬细胞样滑膜细胞,FLIP表达阳性率与滑膜炎症程度积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425,P<0.05),而与RA滑膜组织中caspase-8活性呈现负相关趋势.结论:RA滑膜组织中抗凋亡分子FLIP表达增高,而且与RA滑膜炎症程度积分相关,提示FLIP可能在RA滑膜炎性增生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 吴凤霞杨明辉刘宁涛青玉凤谢传美唐中周京国袁国华
-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 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明确其多态性与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231例SLE患者及367名健康体检者的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并分析不同基因型SLE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SLE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SLE组:χ2=1.383,P=0.501;健康体检组:χ2=0.095,P=0.953)。该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SLE组和健康体检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进一步分析HLA-G14bp多态性与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不同HLA-G14-bp基因型SLE患者之间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性积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抗Histone抗体阳性SLE患者-14bp/-14bp基因型频率、抗U1-snRNP抗体阳性SLE患者+14bp/-14bp基因型频率均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2及0.036)。结论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SLE易感性无关,但可能参与SLE自身抗体(抗Histone抗体及抗U1-snRNP抗体)的生成。
- 吴凤霞武丽君罗雄燕杨明辉库尔班江刘宁涛宋小芸唐中周京国赵岩曾小峰袁国华
- 关键词:多态性
-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被引量:2
- 2008年
-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小分子细胞因子,在多种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影响SLE发病,而它们的表达与SLE免疫学异常,以及器官受累、疾病严重性和活动性程度密切相关。
- 吴凤霞罗雄燕袁国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趋化因子受体
- Fas相关死亡区的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滑膜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 吴凤霞罗雄燕袁国华
- 抑制端粒保护蛋白TPP1表达诱导ATM依赖的DNA损伤反应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端粒保护蛋白TPP1短发夹RNA表达载体,探讨抑制TPP1表达后对端粒DNA损伤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端粒保护蛋白TPP1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shTPP1-01,shTPP1-02,与表达外源性TPP1的TPP1-HA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hTPP1抑制外源性TPP1蛋白表达;RT-PCR检测shTPP1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内源性TPP1mRNA的表达.再用shTPP1分别感染ATM+/+MEF和ATM-/-MEF细胞后,分别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和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端粒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法(IF/PNA-FISH)检测端粒功能障碍诱导损伤灶(TIF)的形成.结果:shTPP1-01和shTPP1-02均能明显抑制外源性TPP1蛋白和内源性TPP1mRNA的表达,shTPP1-01和shTPP1-02作用于原代培养的MEFs后细胞生长缓慢,BrdU阳性细胞数量分别占8.0%和8.7%,显著低于对照细胞的29.3%(P<0.01,P<0.01);而细胞表现为体积变大,形态扁平等类似细胞衰老的形态学改变;IF/PNA-FISH法检测结果显示,shTPP1作用于ATM+/+MEF细胞后导致端粒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的H2AX(γ-H2AX)和53BP1损伤灶(TIF)的形成,定量结果显示约50%的ATM+/+细胞中出现至少5个TIF;而在shTPP1作用后的ATM-/-细胞中,端粒γ-H2AX和53BP1形成的TIF数量显著减少,出现5个TIF的细胞数量不足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制TPP1表达后诱发端粒ATM依赖的DNA损伤反应,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衰老.
- 郭晓兰袁国华周京国唐中刘宁涛杨明辉青玉凤吴凤霞朱道银
- 关键词:端粒短发夹RNADNA
-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8年
-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一级结构相似小分子细胞因子,能够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而且在免疫细胞和器官的发育、免疫应答过程、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创伤修复及肿瘤形成和转移等方面发挥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本文着重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 吴凤霞袁国华
- 关键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 维生素D受体BsmI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 罗雄燕吴凤霞夏艳辉杨明辉袁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