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晶晶 作品数:70 被引量:323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庐山一次积冰天气过程冻雨滴谱及下落末速度物理特征个例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MICAPS数据,对2014年2月7~15日庐山地区积冰天气期间持续时间在5 h以上的2次冻雨过程[2月10日(个例1)和2月13日(个例2)]降水谱分布特征及下落末速度粒径分布进行研究。所观测到的两次个例均是以冻雨为主体的混合相态降水,下落末速度粒径分布偏离G-K曲线,与常规液态降水存在差异,低落速的冻雨滴随降水过程会逐渐向冰粒和干雪转化。结果表明:(1)个例1总降水粒子谱谱宽大于个例2,但峰值数密度比个例2小:个例1谱宽为10 mm,个例2谱宽为4.25mm,两者峰值粒径均为0.5 mm;个例1降水粒子谱宽为干雪>冻雨>冰粒,个例2降水粒子谱宽为冻雨>干雪>冰粒。(2)Gamma分布更适合描述混合相态降水粒子谱以及冻雨滴谱,个例1中总降水粒子谱Gamma分布为:N(D)=20D-3.61exp(-0.08D),冻雨Gamma分布:N(D)=76D-2.18exp(-1.11D);个例2中总降水粒子谱Gamma分布为:N(D)=30D-4.68exp(-0.75D),冻雨Gamma分布:N(D)=30D-4.67exp(-0.75D)。(3)混合相态降水因混有干雪或冰粒而使得下落末速度粒径谱分布表现出不同程度地向大粒径小落速方向或小粒径大落速方向延展的趋势,这为今后依据下落末速度粒径谱区分同时期降水类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钦 牛生杰 吕晶晶 吕晶晶 周悦关键词:冻雨 南海西北部一次海上海雾的微物理及化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2017年3月MICAPS资料、欧洲气象中心再分析ERA-Interim数据及在南海西北部海上的海雾观测数据,分析了南海西北部一次海上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和雾水化学特性,并将海上海雾与南海岸边海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海雾为南海偏南暖气流移至冷海面发生冷却并达到饱和而形成。海雾过程中气压与气温变化趋势相反,相对湿度不断增加,雾滴数浓度、液态含水量和平均直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98 cm^-3、0.116 g/cm3和5.6μm。相比广东湛江东海岛和广东茂名博贺地区岸边海雾个例,本次海上海雾水汽充足,雾滴偏大。本次海雾属于酸性海雾,pH值变化范围为2.51~3.50,海雾后的雨水样本pH值则为4.05。海雾发生初期电导率比其它阶段高很多,说明海雾发生的初始阶段雾水溶解了大量的气溶胶。海上雾水中Na+和Cl-浓度最高,浓度分别为32535μmol/L和53466μmol/L,K^+浓度远高于Mg^2+和Ca^2+,而东海岛岸边海雾相反。 徐峰 韩利国 吕晶晶 王晶 涂石飞 季倩倩 张羽关键词:南海西北部 微物理特征 化学特性 云和气溶胶探测星载激光雷达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了在轨飞行的云和气溶胶探测星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该激光雷达能够探测全球范围内30 km以下的云和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退偏比。利用CALIPSO实测数据,对发生在华北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分析,得到了河北省内沙尘消光系数和退偏比分布。结果表明,由沙尘气溶胶导致的消光系数最大可以达到0.22/km;该次沙尘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最可几层数为2,沙尘层的最大退偏比可以达到0.23。 卜令兵 单坤玲 吕晶晶 曹念文 官莉 黄兴友 王振会关键词:沙尘气溶胶 消光系数 庐山过冷雾滴谱分布及积冰增长机制观测研究 在江西省庐山气象局布设雾滴谱仪、热盘雨量计、现在天气现象仪、超声风速仪、积冰梯度观测架、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并结合常规气象观测,对发生于2016年1月20日~1月25日寒潮天气形成的积冰过程进行了综合观测。本文分析了这次积冰... 王天舒 牛生杰 吕晶晶 周悦关键词:寒潮 文献传递 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春季边界层特征的一次综合探测 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沙尘气溶胶辐射模型及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项目加强观测期在二连浩特气象站进行的温、风、湿探空观测资料及架设在朱日和气象站的气象激光雷达资料,采用综合评定法分析了内蒙古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厚度、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气象激光雷达回波资料及气溶胶消光系数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布特征,确定了朱日和地区边界层的高度及日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用探空资料综合评定得到的二连浩特地区大气边界层总体厚度偏大,边界层最大厚度达到2 300m,稳定边界层高度在300m左右;1 000m附近为风向的转变高度,其下全为偏东风,其上全为偏西风,边界层风速切变较大;午后到夜间,近地层有东风急流出现,急流最强可达12m·s-1,急流高度在300m;在600m高度附近出现逆湿,低层逆湿现象夜间比白天显著。气象激光雷达资料显示,朱日和地区春季晴日混合层最大厚度可达2 400m,出现在16:00左右。 牛生杰 吕晶晶 岳平关键词:大气边界层 低空急流 湛江地区一次冷锋型海雾微物理特征 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2010年3月31日—4月2日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下湛江海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及海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海雾的生消与风场密切相关,海雾生成和发展与较强的ESE气流相联系,而弱的NE气流则会促使海雾减弱或消散。湛江海雾的雾滴数浓度为100~102 cm-3,液态含水量为0.001~0.232 g·m-3,雾滴平均半径小于10 μm,雾滴峰值半径多位于1.4 μm。海雾雾滴谱分布以单调递减谱为主,谱宽超过20 μm,且雾发展过程中雾滴谱谱宽存在突然增宽和迅速减小的现象。海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半径小于5 μm的雾滴数密度变化引起的。海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效果并不显著,雾过程中粒径小于0.1 μm和大于4 μm的气溶胶粒子数密度显著减少,但在雾消散后又迅速恢复到雾发生前的水平。 吕晶晶 牛生杰 赵丽娟 张羽 徐峰关键词:微物理特征 雾滴谱 人工影响天气虚拟仿真实验及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1 2024年 在“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课程教学中,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并对实际业务操作及催化方案设计、优化产生感性认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突破了室内教学时空及仪器设备昂贵的局限性,解决了自然界中不能对同一块云反复催化的实际困难,对云降水环境及人工催化过程高度重现,对理论教学体系及教学形式进行补充,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此外,科技成果在教学和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入,进一步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学习兴趣,促进了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刘晓莉 吕晶晶 陆春松 杨素英 陈景华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体系 大气科学 PARSIVEL^2对降雪测量的订正方法及误差计算 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冬季降水数据,针对PARSIVEL^2(Particle Size and Velocity)测量降雪时近地面水平风的影响进行了订正及误差计算。订正结果表明:一定风速下,不考虑风的影响会造成小粒子直径的明显低估,而对于同一粒径段的粒子,风速越大,计算过程中对于粒子直径的低估越明显。风速不超过2 m s^-1时,其降雪粒子下落末速度计算误差在3%左右,直径计算误差在7%以内(水平偏转角度45°)。在对2018年1月4日南京一次降雪过程中获取的真实雪花谱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忽略风的影响会导致雪花谱峰值的偏移和谱的缩窄,这会造成小粒子数浓度的高估和大粒子数浓度的低估,进而影响微物理量的计算。具体表现在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降雪强度I的低估,及Z-I关系拟合系数a值的实际数值会大于计算值,b值则偏小。但当风速较大时,近地面流场比较复杂,垂直向湍流运动不可忽略,此种订正方法很可能不再适用。建议在以后的业务观测中增设防风圈或在后续的数据处理中增加针对风的订正,以排除风对降雪测量的影响。 李遥 牛生杰 吕晶晶关键词:误差订正 土壤湿度产品对2021年3月华北强沙尘暴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2021年3月华北两次强沙尘暴过程,研究了10款土壤湿度产品在沙尘源地(戈壁沙漠地区)的空间分布,并选择了其中4款(ERA5、 GLDAS、NCEP/FNL和SMAP L3)驱动WRF-CMAQ对两次沙尘暴过程进行模拟。最后结合110个受沙尘影响城市的实际观测结果,对4款产品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估,以研究其对两次沙尘过程模拟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仅基于卫星反演的产品,普遍存在缺测区域,且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较强,4款产品中仅SMAP L3表现较好;“开放环”模型产品和经过卫星数据同化的模型产品在空间分布上均一性较强,质量较高。(2)在沙尘源地,ERA5、ERA5-Land和SMAP L3中的土壤湿度较低,AMSR2-JAXA、GLDAS、GLEAM、NCEP/FNL和SMAP L4中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3)第一次沙尘过程中4款产品对PM_(10)浓度的预测都有一定的低估;第二次沙尘过程中ERA5和SMAP L3高估而NCEP/FNL和GLDAS低估了统计站点的PM_(10)浓度;模拟值的高低与其所基于的沙尘源地土壤湿度均值呈负相关。在两次沙尘暴过程的模拟结果中,SMAP L3和ERA5两款产品表现较好,GLDAS次之,而NCEP/FNL产品造成了对沙尘浓度的明显低估。 丁涵泳 康汉青 吕晶晶关键词:土壤湿度 沙尘暴 数值模拟 融合雷达回波时空特征的下击暴流智能识别方法 2022年 当前利用雷达等气象资料对下击暴流进行识别预警的准确性很低,因此文中提出一种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的下击暴流智能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雷达回波时序图像和雷达径向速度场时序图像作为输入,将两种图像的时空四维特征融合到深度神经网络中,通过深度学习寻求“雷达回波图像和径向速度场图像”与“是否发生下击暴流”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运用数据增强和损失函数优化技术,改善因样本数据不均衡所导致的识别结果偏向于样本中大概率事件的问题。再结合K折交叉验证,避免模型训练过程陷入局部极值。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下击暴流识别的成功率达到95%,可实现对其识别预警的自动化,增强预报的时效性,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小尺度天气系统中对因下沉气流辐散所形成的大风的识别。 王兴 吕晶晶 周可 詹少伟关键词:雷达回波 数据预处理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