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宏琳
- 作品数:4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对植骨融合早期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在体内的早期降解过程及对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将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通过前路手术植入山羊的腰椎间隙,通过X线、CT、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其影像学改变及组织学改变。结果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12周时虽然能达到融合,但其骨小梁的重建紊乱,24周时可达到坚强的融合,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逐渐降解。结论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是现有腰椎间融合器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替代产品。
- 滕海军周跃王建郝勇吕宏琳李民
- 关键词:椎间融合
- 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与进展
- 本文对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与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可透x线的组织工程颈椎间融合器、可生物降解的颈椎间融合器、可生物降解的椎间融合器结合生长因子或移植人体干细胞等研究为近年来颈椎间融合器研究的热点。这些颈椎间融合器接...
- 吕宏琳周跃郝勇
- 关键词:颈椎疾病植骨融合
- 文献传递
- 两种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应用高黏度骨水泥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应用普通(低黏度)骨水泥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实验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高黏度组和低黏度组,分别行PVP手术及PKP手术。各组均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摄腰椎正侧位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数、骨水泥渗漏率,计算并比较各观察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高黏度组手术时间为18.3-30.6 min,平均为(25.3±3.8)min;低黏度组手术时间为27.9-44.3 min,平均为(36.8±4.2)min,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组骨水泥注入量3.8-5.5 mL,平均(4.2±0.3)mL;低黏度组骨水泥注入量3.7-5.9 mL,平均(4.3±0.5)mL,两组手术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组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均为椎旁软组织内渗漏,渗漏率7.14%;低黏度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1例为椎旁软组织内渗漏,2例为椎间盘内渗漏,渗漏率为10.71%,两组手术骨水泥的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黏度骨水泥的PVP与应用低黏度骨水泥的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具有相似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应用高黏度骨水泥的PVP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在骨水泥的渗漏方面,高黏度骨水泥能显著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具有更好的临床安全性。
- 张贺庆刘洪涛吕宏琳刘晓阳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
- 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治疗的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12年来本院收治的37例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随访1~9年,23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有6例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3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8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6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其中3例由A级恢复至C级,5例由A级恢复至D级,9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5例由C级恢复至E级。14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1例仍为A级未恢复,4例由A级恢复至C级,2例由A级恢复至D级,4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其中有3例于2—5年后再度瘫痪。结论老年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有关,除此以外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 郝永强李光润吕宏琳王杰锋刘晓阳刘胜淳刘洪涛
- 关键词:过伸性损伤颈髓老年FRANKEL脊髓功能恢复
- CTMRP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CTMRP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寻找定量评价椎间融合的新方法。
方法:13例行腰椎间融合的患者术后1周、3月、6月行CT多平面重建,行椎问融合器内植骨CT值定量测量。
结果:术后1周、3个...
- 滕海军周跃初同伟王建王卫东郝勇吕宏琳李民
- 关键词:腰椎间融合椎间融合器CT多平面重建
- 文献传递
- 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Biportal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UBE)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尤为重要。本研究从UBE技术的概念、UBE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UBE技术治疗腰突的临床疗效、优势及局限性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确切依据。本综述通过对UBE技术介绍、研究进展、疗效总结、优势和局限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探讨,总结其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梁浩谭兆运吕宏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 微创脊柱外科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在微创脊柱外科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PVP组和PKP组,每组各4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行PVP治疗、PKP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骨水泥渗漏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高于PKP组,PKP组住院总费用高于PV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PKP对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二者各具优点,需对患者资料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术式,以达良好效果。
- 吕宏琳裴静芳刘晓阳李广润刘洪涛
- 关键词:微创外科
- 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与进展
- <正>自从Robinson and Smith和Cloward报道颈椎前路椎间自体髂骨移植术治疗颈椎病以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自体髂骨植骨亦为“金标准”植骨方式。然而,颈椎前路减压植...
- 吕宏琳周跃郝勇
- 文献传递
- 颈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对其生理前凸及椎间隙高度和功能综合恢复指标的影响:23例半年随访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对颈椎生理曲度、椎体间隙及颈椎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06/2004-0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应用颈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56.6±10.7)岁;病程3个月~6年,其中混合型9例,神经根型14例。于术后1周和3及6个月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术后颈椎功能综合恢复情况,颈椎生理前凸及椎体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评定标准:①采用Cobb法测量颈椎生理前凸恢复情况,Cobb角前凸为(+),后凸为(-)。②X射线侧位片测量椎间隙高度。③采用Odom标准以无不适症状为优良,以不适症状间歇发作且不影响工作为良好,以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标准评定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改善率,以改善率≥75%优,50%~74%为良。④采用Weiler分级评估局部反应,分为0级(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I级(溶骨<1mm,一般不需治疗)。⑤根据颈椎正侧位X射片植骨块和椎体终板间有连续的骨小梁、骨桥形成,判断为骨性融合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并完成6个月随访。①术后1周及6个月颈椎生理前凸恢复好于术前(8.9±2.6)°,(8.7±2.4)°,(-3.5±4.1)°,(t=2.369,P<0.05),术后1周与6个月随访无明显差异。
- 吕宏琳周跃王建郝勇
- 关键词:颈椎病内固定器
- 一种微创脊柱手术用骨填充钳存放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脊柱手术用骨填充钳存放设备,包括填充钳存放盒结构,所述填充钳存放盒结构包括盒盖、锁扣、盒体和支撑主体,所述盒盖的后端转动安装在盒体的后端上部,所述锁扣固定连接在盒盖的前端,所述支撑主体对称转动安装...
- 吕宏琳谢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