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冬平

作品数:46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3篇椎间盘
  • 22篇髓核
  • 18篇髓核细胞
  • 16篇退变
  • 13篇退变椎间盘
  • 13篇细胞
  • 13篇骨折
  • 10篇股骨
  • 9篇性状
  • 9篇生物学
  • 9篇生物学性状
  • 7篇细胞影响
  • 7篇疗效
  • 5篇退行性
  • 5篇椎间盘髓核
  • 5篇内固定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手术
  • 4篇髋关节

机构

  • 26篇暨南大学第四...
  • 18篇暨南大学
  • 6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西澳大利亚大...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作者

  • 45篇叶冬平
  • 43篇梁伟国
  • 20篇戴丽冰
  • 16篇沈雁
  • 14篇李锋生
  • 10篇陈鸿辉
  • 6篇周子强
  • 6篇吴劲风
  • 6篇陈志光
  • 4篇叶伟雄
  • 3篇陈瑞光
  • 2篇叶韶辉
  • 2篇叶韶晖
  • 1篇刘志河
  • 1篇李爱国
  • 1篇王文
  • 1篇刘向荣
  • 1篇缪海雄
  • 1篇邹隆强
  • 1篇刘俊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骨...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5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析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胫骨平台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94例,男性7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2岁,空心螺钉治疗55例,单纯钢板治疗21例,钢板加植骨术18例,根据治疗方式及骨折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及2个亚组,对照组为空心螺钉固定组,临床随访平均50.4个月,对患者随访过程的SF36,WOMAC,Rasmussen分值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钢板治疗组临床效果较好(OR=5.613; p=0.004 ),在Schatzker IV,V,VI型骨折中,钢板加植骨术治疗组临床效果较好(OR=13.832; p=0.008).单纯钢板治疗组SF36评分最低,植骨术可以改善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结论:在相同程度的骨折情况下,运用钢板加植骨术更有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
叶冬平梁伟国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骨移植
一种可注射自固化含锶复合胶原磷酸钙骨水泥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骨科学界正致力于磷酸钙骨水泥的改性研究,通过向磷酸钙骨水泥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包括固化促进剂、增塑剂、抗水/血溶剂、致孔剂、增强剂,或是将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复合到磷酸钙骨水泥中,以提高其理化和生物学性能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了解一种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的磷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试验,于2008-12/2009-05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采用部分结晶的磷酸钙,部分结晶的磷酸锶和二水磷酸氢钙,添加改性淀粉﹑Ⅰ型胶原制备了新型可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方法:采用X’PertPro型X射线衍射仪对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进行相分析。采用HITA2-CHIH-800型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的形貌进行观察。用维卡仪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C190203标准进行凝结时间的测试。使用Instron5567型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来测试固化样品的抗压强度。用注射器测试材料的可注射性,针头内径为1.6mm。通过浸泡摇动定性测试材料的抗溃散性。主要观察指标:①骨水泥水化产物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②骨水泥的凝固时间、可注射性和抗压强度。③骨水泥的抗溃散性。结果:研究表明该材料具备优良的可注射性能;添加改性淀粉显著的改善了骨水泥的抗溃散性。随着骨水泥液固比的增大,骨水泥的抗压强度下降,当骨水泥的液固比为0.3时,骨水泥的抗压强度为(48.0±2.3)MPa,当骨水泥的液固比为0.6时,骨水泥的抗压强度下降为(21.0±2.5)MPa。骨水泥的水化产物为类骨羟基磷灰石结晶,从X射线衍射图谱还可以看出,因骨水泥的水化不完全,基线水平波动较大,说明了在充分水化的条件下,骨水泥的压缩强度还能进一步提高。结论:制备的可注射含锶复合胶原磷酸钙骨水泥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强度,能满�
叶冬平周子强梁伟国
关键词:可注射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56岁,因不慎扭伤致左大腿疼痛伴活动受限1d于2018年1月21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右侧Ⅳ期,左侧Ⅱ期,在我科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年前因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再次住院,左侧髋部MRI提示: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期。遂在我科行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区病灶清除+钽棒植入术。术后14d,患者夜间上厕所不慎摔倒,摄片提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遂在我科行左股骨头重钽棒取出术+钉道植骨术+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1年前患者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再次住院,X线片提示: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加剧,出现股骨头塌陷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愈合。遂在我科行左侧PFNA取出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d前行走时不慎扭伤左大腿,当即感左大腿明显疼痛,活动后加重,无胸闷、气促、头晕、呕吐。当时未予重视,近1d来左大腿疼痛逐渐加重,伴左大腿明显畸形,遂再次入院。X线片提示:左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见图1A。遂行左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及钢缆环扎内固定术+植骨术,见图1B。随访4个月,患者拄拐行走,左髋部无疼痛,左髋关节活动度正常。
刘俊叶伟雄梁伟国颜显毅叶冬平姚依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BMP-2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BMP-2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观察正常髓核细胞高表达而退变髓核细胞表达阴性的生长刺激因子对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取第2代髓核细胞,随机将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分...
叶冬平梁伟国戴丽冰沈雁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
microRNA-155通过下调ERK1/2水平影响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p GFP/h TERT/Neo转染正常人椎间盘髓核细胞构建稳定细胞目的:探讨h TERT(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重组绿色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正常髓核细胞构建永生化细胞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探讨人椎间盘髓核细...
叶冬平
关键词:HTERT髓核细胞退行性变
文献传递
维生素C对TNF-α及血清剥夺诱导的人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it C)在TNF-α及血清剥夺诱导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脊柱矫形手术患者的髓核组织,消化法获得正常髓核细胞,取第3代细胞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Vit C作用组(A组)、TNF-α诱导组(B组)和血清剥夺组(C组),每组再分为以下亚组:A组分为A1组(基础培养液)、A2组(100μg/m L Vit C)、A3组(200μg/m L Vit C);B组分为B0组(对照组)、B1组(100 ng/m L TNF-α)、B2组(100μg/m L Vit C+100 ng/m L TNF-α)、B3组(200μg/m L Vit C+100 ng/m L TNF-α);C组分为C0组(对照组)、C1组(FBS浓度由8%降低为2%)、C2组(2%FBS+100μg/m L Vit C)、C3组(2%FBS+200μg/m L Vit C)。各组作用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后髓核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基因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53×103的蛋白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Ⅰ型胶原、Ⅱ型胶原、Sox9和糖胺多糖(Aggrecan)m RNA表达。结果 A组:与A1组比较,A2、A3组的Vit C均能降低髓核细胞凋亡及p53、FAS、Caspase 3 m RNA表达(P<0.05),但A2、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的Vit C可促进髓核细胞Ⅰ型胶原、Ⅱ型胶原、Aggrecan、Sox9 m RNA表达,且A3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A2组(P<0.05)。B组:与B0组比较,B1组TNF-α促进了髓核细胞凋亡,增加了髓核细胞p53、FAS、Caspase 3 m RNA表达(P<0.05);与B1组比较,B3组的Vit C能降低髓核细胞凋亡及p53、FAS、Caspase 3 m RNA表达,而B2组的Vit C则增加其凋亡及p53、FAS、Caspase 3 m 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C0组比较,C1组2%FBS能诱导髓核细胞凋亡,但降低了髓核细胞p53、FAS、Caspase 3 m RNA表达(P<0.05);与C1组比较,C3组的Vit C能降低髓核细胞凋亡及p53、FAS、Caspase 3 m RNA表达,而C2组的Vit C则增加其凋亡及p53、FAS m 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 C能延缓或降�
戴丽冰刘志河梁伟国姚依村徐家科叶冬平邹隆强沈雁
关键词:维生素C髓核细胞TNF-Α血清剥夺细胞凋亡椎间盘退变
肌腱移植结合皮瓣治疗跟腱再断裂合并感染1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30岁,因"行右跟腱吻合术后25 d,伤口皮缘坏死、渗液11 d"于2015年7月入院。25 d前患者因切割伤致右跟腱断裂在外院行带线锚钉缝合跟腱术,后出现伤口皮缘坏死与感染,行定期换药与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并出现跟腱外露。入院检查:右跟部手术切口中下段有一直径为2.5 cm的皮肤缺损区,外露的跟腱表面发黑,伤口有脓性分泌物(见图1).
颜显毅刘付仟梁伟国叶伟雄叶冬平姚依村
关键词:逆行岛状皮瓣肌腱移植
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进行短期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010年4月采用Coflex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例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
叶冬平陈志光梁伟国周子强李锋生叶韶辉吴劲风陈鸿辉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变
文献传递
棘突间稳定器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棘突间稳定器KMC(Kinetic Medical CO.)治疗腰椎问盘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入本科治疗,行棘突问稳定器KMC置人手术的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共有14例纳入研究。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38~78岁,平均(57.0±11.83)岁。手术部位:L2,节段1例,L3A节段3例,L4,节段10例,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KMC置入。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标准(ODI)和VAS疼痛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的前高、中高和后高及椎间孔高度和宽度,手术节段和上一邻近节段活动度,并按照是否行髓核摘除将病例分为髓核摘除组和非髓核摘除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手术节段腰椎活动度。[结果]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缓解明显,生活质量提高。患者ODI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的(64.59±13.34)%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9.17±8.48)%,降低显著(P〈0.01)。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8.29±1.27)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14±1.03),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和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前高无明显变化,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中高、后高以及椎间孔高度、椎间孔宽度较术前增加明显。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手术节段活动度明显变小,且是否行髓核摘除对活动度无明显影响。上-邻近节段活动度则无明显改变。截止到末次随访时为止,未发现内固定移位、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棘突间稳定器KMC能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保留相应节段的活动度,安全可行,在腰椎问盘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近期疗效肯定,且对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影响小。
姚依村梁伟国吴劲风周子强陈志光叶韶晖李锋生叶冬平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内固定临床疗效
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不同培养代次的生物学性状分析:适应于组织工程椎间盘种子细胞的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目前用作组织工程椎间盘研究的种子细胞主要来源于体外培养的髓核细胞,而体外培养的髓核细胞传至一定代次后即出现老化现象,老化的细胞失去生长能力不适于组织工程研究。目的:比较不同代次正常髓核细胞的形态学、增殖特性以及细胞的主要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对不同代次髓核细胞采用光镜、电镜等形态学方法进行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采用XTT实验检测不同代次细胞间的生长动力学差异,测定髓核细胞的活力和细胞Ⅱ型胶原及糖胺多糖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传3代之前细胞形态饱满,胞浆丰富,细胞呈多角形、短梭形,细胞内细胞器丰富,形态正常,线粒体含量少,核糖体含量多,说明细胞代谢旺盛,增殖能力强,生长曲线和XTT实验也提示传3代之前髓核细胞活性高,增殖能力强,细胞活力高,细胞外基质分泌旺盛。从传4代起,部分细胞形态逐渐向长梭形演化,逐渐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的形态,说明细胞开始出现"返祖"现象,也称为老化现象,细胞的生长趋缓,传六七代后细胞均表现为长梭形,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增多,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外基质明显减少,生长处于停滞状态。实验结果提示,体外培养条件下,人髓核细胞前3代细胞形态良好,增殖能力强,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而细胞传4代后增殖能力逐渐减弱,不宜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
叶冬平梁伟国戴丽冰沈雁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椎间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