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应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14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36例,将连续3个月服用低剂量(1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ERI)、平均rHuEPO用量。以ERI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ΔERI)作为应变量,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ΔERI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b、hs-CRP、ERI、平均rHuEPO用量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ERI、平均rHuEPO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Hb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钙、ΔHb和ΔTC是ΔERI的独立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3.62、-0.26、0.99,均P<0.05)。结论给予MHD患者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以提高患者H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及ERI,并减少rHuEPO用量。 蒋晓波 廖蕴华 史应龙 谢恺庆 周红卫关键词:肾透析 超敏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钙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肾损伤危重症患者中氨基酸水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在治疗急性肾损伤危重症患者中氨基酸水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例接受24小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治疗... 史应龙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高容量血液滤过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文献传递 高尿酸血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的459例成年脓毒症患者。根据入住ICU后24 h内首次血清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及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7 d内AKI的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影响。结果纳入的459例脓毒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81例,占17.6%;发生AKI的患者共127例,占27.7%,其中高尿酸血症组49例(49/81,60.5%),非高尿酸血症组78例(78/378,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54,P<0.01);在校正了性别、伴发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入住ICU当天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入住ICU前后1周内使用利尿剂、有创机械通气、基础肾功能、血清乳酸、降钙素原水平等影响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91,95%CI:2.768~9.362,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尿酸值每升高1 mg/dL,发生AKI的风险增高28.4%(OR=1.284,95%CI:1.165~1.414,P<0.01)。结论AKI是ICU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尿酸血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蒋远霞 唐艳 易扬 刘福岗 周静文 史应龙 周红卫 谢恺庆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补充氨基酸对危重症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补充氨基酸对伴急性肾衰竭(ARF)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24 h CBP治疗的伴ARF的MODS患者20例。随机分为CBP组和CBP+氨基酸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游离氨基酸谱、CD4+/CD8+、中性粒细胞(PMN)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值的变化。结果 CBP治疗后PA、ALB在CBP组中降低(P<0.05),CBP+氨基酸组患者中升高(P<0.0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均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BP组中所有氨基酸浓度均降低,除亮氨酸外的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精氨酸浓度较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P+氨基酸组中所有氨基酸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所有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精氨酸浓度均高于CBP组(P<0.05)。治疗后BMN吞噬率、吞噬指数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BP+氨基酸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APACHEⅡ分值均降低(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可以改善伴ARF的MODS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过程中补充足够氨基酸可以提高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改善蛋白合成,而不加重氮质血症,并进一步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李科慧 周红卫 史应龙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多器官功能障碍 氨基酸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2010年 本院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具有严重皮肤瘙痒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史应龙 姚向飞 豆利军 吴改红 康捷 李彩玲关键词:皮肤瘙痒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注 毛细血管内增生型IgA肾病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诊治体会 2008年 1病历资料患者男,60岁,冠脉搭桥术后1个月,水肿10d,加重伴少尿2d,于2007-08-02入我科。患者于2007-06-21因心悸、气急等症在我院心血管科行冠脉造影以及心脏彩超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于2007-07-05在全麻行冠脉搭桥及室间隔穿孔修补术。 姚向飞 豆利军 史应龙 吴改红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血浆白蛋白 冠脉搭桥术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CBPT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予不同剂量的CBPT,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CIM+/CD8+比值、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HR)、血清肌酐(SCr)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CRP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大剂量组较中、小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增加(P〈0.05),且大剂量组较中、小剂量组增加明显(P〈0.05),中剂量组较小剂量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CBPT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平均动脉压影响不大,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有效清除肌酐等小分子物质,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周红卫 李颖 史应龙 黄爱芳关键词:肺炎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肝衰竭效果的差异 被引量:6 2012年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综合征,病死率高。即使积极的内科治疗,其死亡率仍然高达60%-75%。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PE+CVVH)、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PE+HP)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肝衰竭的血液净化技术,是找寻肝衰竭治疗突破口的一个重要探索。 史应龙 周红卫 谢恺庆 黄爱芳 吴卓媚 王娟 彭民浩关键词:内科治疗 肝衰竭 血液净化方式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滤过 血浆灌流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阿普唑仑及多虑平中毒1例 2008年 患者,女,21岁。因服用阿普唑仑0.4mg×100片,多虑平25mg×100片昏迷后10小时就诊。入院后即给予心电监护,补液、促醒、保护胃粘膜、营养心肌、保护肝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后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律,短暂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高流量氧气吸入。查体:患者深昏迷,Glasgow评分3分,T 37.6℃P110次/min, 史应龙 姚向飞 豆利军 吴改红关键词:多虑平中毒 阿普唑仑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GLASGOW评分 抢救 电解质平衡 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首次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24h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掌握其免疫功能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0例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患者被随机分成CBP组和对照组,各10例,CBP组行CBP+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测定不同时段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CD4+/CD8+比值、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电解质及血乳酸。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CD4+/CD8+比值8h后开始升高,16h达到高峰,24h略有回落,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反应蛋白(CRP)8h后开始下降,16h达到谷值,24h略有回升,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可帮助患者重建免疫功能稳态。 韦明恒 周红卫 史应龙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CD4+/CD8+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