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大年

作品数:65 被引量:1,051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地震
  • 13篇地壳
  • 12篇层析成像
  • 11篇成矿
  • 9篇地震层析
  • 9篇地幔
  • 8篇岩石
  • 8篇岩石圈
  • 8篇反射地震
  • 7篇地壳结构
  • 7篇地球物理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7篇矿带
  • 7篇成矿带
  • 6篇地震层析成像
  • 6篇地震探测
  • 6篇断裂带
  • 6篇上地幔
  • 6篇裂带

机构

  • 64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法国Jose...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安徽省国土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格勒诺布尔第...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国土资源部信...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5篇史大年
  • 24篇吕庆田
  • 14篇赵文津
  • 12篇严加永
  • 11篇吴珍汉
  • 11篇姜枚
  • 10篇薛光琦
  • 8篇赵金花
  • 7篇宿和平
  • 6篇刘志伟
  • 6篇徐明才
  • 6篇李秋生
  • 5篇熊嘉育
  • 5篇赵逊
  • 5篇侯增谦
  • 5篇刘葵
  • 4篇宋洋
  • 4篇董英君
  • 4篇高锐
  • 4篇徐小明

传媒

  • 11篇地质学报
  • 8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地球学报
  • 5篇地质通报
  • 4篇矿床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岩石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震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高原地震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2
  • 4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造山作用与岩石圈地幔的特型结构构造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探讨了祁连山地壳增厚与造山机制。提出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地块向北推进,其延迟的远程效应使祁连地块内4条断裂再次活动,特别是23 Ma以来,分阶段的活动使上地壳缩短了30%,40 km厚的祁连地壳增加到57km厚;并通过柴达木地块下地壳物质的挤入,使祁连地块地壳厚度增加到现今的60~74 km;地壳质量基本平衡表明其下部地壳物质横向迁移较小,即走滑断裂带走的地壳物质较少。依据INDEPTH-V新的宽频地震调查成果,提出祁连地块下岩石圈地幔的复杂结构,南部来的昆仑岩石圈地幔(双层结构)与北部向南俯冲的阿拉善地块下的亚洲岩石圈地幔在祁连地块深部相碰撞,而柴达木—祁连岩石圈地幔则被保存在昆仑岩石圈与亚洲岩石圈地幔碰撞带之上,共形成一倒三角汇聚区;在柴北缘与中祁连北缘岩石圈地幔各出现一条北倾和南倾的正转换震相,可能是老俯冲带残存岩片的显示;在祁连地块岩石圈地幔的两端地壳底部还出现有“双”莫霍“现象”,地表见有多条榴辉岩带。以上结果构成了高原最具特色的构造区。
赵文津Mechie J冯梅史大年薛光琪宿和平宋洋杨宏伟刘志伟
关键词:地壳增厚岩石圈地幔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被引量:24
2015年
收集了安徽、江西、浙江、江苏、湖北和河南6个省的区域地震台网138个宽频地震台站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布设的19个流动宽频地震台站的三分量背景噪声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其邻区地壳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特征.首先获得了5~38s周期的瑞利波和勒夫波相速度,结果显示短周期(〈16s)的瑞利波和勒夫波相速度与研究区内的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在中长周期(20~30s)瑞利波相速度显示大别造山带东部为明显低速特征,而勒夫波相速度并未表现出异常特征.研究区域地壳三维有效剪切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果显示: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上地壳都表现为低速和正径向各向异性特征,华北克拉通东南部也表现为正径向各向异性,这可能与盆地浅部沉积层的水平层理结构相关.大别造山带中地壳显示为弱的正径向各向异性,同时其东部下地壳显示为低剪切波速度和强的正径向各向特征,可能是由于其在造山后发生了中下地壳的流变变形,引起各向异性矿物近水平排列所导致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的鄂东南和安庆—贵池矿集区中地壳弱的负径向各向异性可能是由于深部岩浆向上渗透时所产生的有限应力导致结晶各向异性矿物的垂直排列所引起的.整个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下地壳都表现出正径向各向异性特征,可能是由于在伸展拉张的构造作用力下,下地壳矿物的晶格优势水平排列所引起的.
欧阳龙斌李红谊吕庆田李信富江国明张贵宾史大年郑丹张冰李佳鹏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结构与成矿动力学模型--深部探测(SinoProbe)综述被引量:79
2014年
岩石圈结构和深部过程对理解成矿带和大型矿集区的形成十分重要。岩石圈尺度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将在地壳中留下各种结构的或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通过地球物理的手段去探测。为深入理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作者在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包括宽频地震、深地震反射、广角反射/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和反演结果取得一系列新发现:(1)成矿带上地幔顶部存在低速体,在中心深度300km处有一向SW倾斜的高速体;(2)S波接收函数证实成矿带岩石圈较薄,只有50-70km;横波分裂结果显示,成矿带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和强度与邻区有较大区别,显示平行成矿带(NE-SW向)的上地幔变形和流动;(3)深反射地震揭示成矿带上地壳曾发生强烈挤压变形,以紧闭褶皱、逆冲和推覆为特征;在宁芜火山岩盆地、长江断裂带和郯庐断裂之下出现“鳄鱼嘴”构造,指示上下地壳在挤压变形过程中解耦;深反射地震证实发生过陆内俯冲和叠瓦,并认为是岩石圈增厚和拆沉的主导机制;(4)广角反射和大地电磁反演给出了跨成矿带地壳剖面的速度和电性结构,速度和电阻率分布总体上与构造单元相吻合。本文分析和解释了这些发现的地质意义,并结合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提出了成矿带地球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中、晚侏罗世陆内俯冲、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和MASH过程造就了长江中下游世界级成矿带的形成。
吕庆田董树文史大年汤井田江国明张永谦徐涛SinoProbe-03-CJ项目组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远震层析成像深反射地震陆内俯冲岩石圈拆沉地球动力学模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远震层析成像证据被引量:29
2014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前人研究认为该地区的成矿作用与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但关于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仍存在着分歧。本研究利用远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研究区下方整个上地幔内的三雏速度结构,采取以下措施:(1)46个固定台站和67个流动台站记录的678个远震事件的17000余条P波波形;(2)利用改进的多道互相关技术直接从波形数据中提取相对走时残差信息,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3)地壳校正消除地壳不均、匀性的影响;(4)检测板测试最佳网格间隔,水平方向为0.5°×0.5°,垂向为50~100km,从而可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最终的层析成像结果表明成矿带地区下方的上地幔内存在“两高一低”的速度异常体,浅部的高速体可解释为现存的岩石圈,深部的高速体则为拆沉的岩石圈,而夹在中间的低速体为上涌的软流圈热物质发源地。我们的成像结果为成矿的拆沉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模式认为岩石圈的拆沉导致软流圈物质减压熔融,底侵在壳幔边界,最终爆发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拆沉的岩石圈已经下沉至上地幔底部,而且在其上方存在着明显的软流圈热物质。此外,成像结果还显示出深部的高、低速体的走向与成矿带走向基本一致,并且由南至北逐渐变浅。这些特征与成矿带的成矿阶段密切相关。但遗憾的是,成像结果无法提供软流圈物质起源的信息,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江国明张贵宾吕庆田史大年徐峣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远震层析成像岩石圈拆沉软流圈上涌
无网格方法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2年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无网格法是一类新兴的数值方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计算及工程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相较于有限元方法,无网格法具有网格依赖性弱、精度高、收敛速度快、方便构造高阶拟合函数等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网格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诞生了多种方法.无网格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构造近似函数的不同和加权余量法的选择.本文概述了无网格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以及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状况;详细阐述了多种无网格的近似方法,包括:移动最小二乘近似、径向基函数近似、核积分近似、再生核粒子近似等,以及常用的加权余量法—配点法、伽辽金法、局部伽辽金法.并对这些无网格方法的差异性作了系统对比分析,同时指出了在地球物理领域的适用范围.还例举了无网格法在地震勘探领域的波动方程、重磁勘探领域的位场延拓以及异常体正演的求解过程.最后讨论了无网格方法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分析了未来无网格方法的应用前景和潜力方向.
黄尧刘彦吕庆田吕庆田孟贵祥刘双史大年
关键词:无网格法加权余量法地球物理勘探
深部矿产勘查的地震学方法:问题与前景——铜陵矿集区的应用实例被引量:34
2005年
深部资源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地震技术在深部资源勘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试验该方法在探测深部“层控”矿床和浅表容矿构造方面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在铜陵矿集区进行了反射地震和首波地震层析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反射地震技术可以精确确定研究区的主要容矿层位石炭系黄龙组与泥盆系五通组接触面的空间分布,并能清晰反映地表5km深度内的大尺度结构、构造;首波地震层析技术可以揭示浅表岩体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在中国东部“第二富集带”寻找深部“层控”矿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吕庆田史大年赵金花严加永徐明才
关键词:反射地震层析成像容矿构造
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成果之启示被引量:39
2001年
3种深地震探测方法的调查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发现沿青藏高原北缘,正在发生大陆岩石圈的会聚碰撞作用.大陆岩石圈板块正向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不同于斜向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研究还发现,青藏高原南、北两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有所不同.
高锐李朋武李秋生管烨史大年孔祥儒刘宏兵
关键词:青藏高原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岩石圈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地震各向异性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启示
2024年
大别山东缘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构造格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为深入理解和认识该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壳幔变形特征,本文利用NW-SE向跨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密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数据,开展了远震接收函数Pms各向异性研究,并结合已有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呈明显的横向分区性,华北克拉通东南部以近NWW向为主,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东北部以NE向为主.在垂向上,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也存在明显差异,Pms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XKS(PKS,SKS,SKKS)快波偏振方向整体上存在30°~60°左右差异,形成了该区壳幔各向异性的“立交桥”式分层结构.本研究认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区域构造演化差异以及华北与华南块体的流变学强度不同是造成该区壳幔各向异性“立交桥”式分层结构的重要因素.华北地区Pms各向异性特征反映了华南与华北块体在印支期陆陆碰撞所形成的中下地壳变形痕迹,华南东北部地区的Pms各向异性则主要受控于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的陆内挤压作用.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俯冲作用不仅导致了软流圈物质沿NW或近W向流动和橄榄岩矿物晶体的定向排列,也在地壳和岩石圈尺度产生了陆内挤压作用并最终导致了目前观测到的中下地壳变形和各向异性特征.
张永谦吕庆田石玉涛史大年严加永张洪双阮小敏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震各向异性接收函数区域构造演化
铜陵矿集区地壳浅表结构的地震层析研究被引量:33
2004年
为了给铜陵矿集区成矿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地壳浅表结构信息 ,以及试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金属成矿区的应用效果 ,利用高精度反射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波走时数据 ,对铜陵矿集区地壳浅表结构进行了层析成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矿集区浅表地壳的速度分布存在着丰富的结构变化特征 ,层析结果给出的速度变化特征与地表观察到的地质、构造、岩体和矿体分布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可以为深部隐伏矿床的勘探研究提供丰富的地壳浅表结构信息。笔者认为 ,今后还应考虑同时采用初至波和反射波走时 (甚至波形 )资料进行层析反演的方法 ,来进一步提高较深部 (>5 0 0m)地质目标的分辨能力。
史大年吕庆田徐明才赵金花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震层析成像铜陵矿集区
铜陵狮子山金属矿地震反射结果及对区域找矿的意义被引量:30
2004年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占有重要的地位 ,绝大多数受控于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的接触面。因此 ,长期以来“五通组砂岩 +岩体”已成为寻找此类矿床的主要找矿模型。为了探测黄龙组灰岩与五通组砂岩的接触面在铜陵矿集区的深度和展布 ,为隐伏矿预测提供依据 ,完善金属矿区地震反射技术 ,笔者在铜陵矿集区测试了 3条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 :地震反射可以精确确定五通组顶面的分布 ,该控矿层深度在 1~ 2km之间变化 ,大致呈复背斜形状 ,与地表的青山背斜相吻合 ,该层之下还存在 2个明显的岩性界面 ,推测分别为奥陶系灰岩顶面和基底面 ,其形态表现为更紧密的背斜 ,而且与五通组顶板反射面形态不耦合 ,反映了非耦合变形过程。这种变形有利于产生层间滑脱 ,为成矿流体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次试验结果表明 ,在地表到 2km范围内 ,按照“岩体 +赋矿层位”的找矿模型在铜陵矿集区进行深部找矿仍有巨大潜力。
吕庆田侯增谦史大年赵金花徐明才柴铭涛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震反射成矿系统控矿构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