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疾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自愿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艾滋病
  • 1篇VCT
  • 1篇病例
  • 1篇病例监测

机构

  • 3篇呼和浩特市疾...

作者

  • 3篇卓然
  • 1篇刘梦来
  • 1篇张凤贤
  • 1篇张慧
  • 1篇齐鸣
  • 1篇齐晓琴
  • 1篇贺刚

传媒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22年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数据,分别进行不同地区、年龄、职业及可疑食品的发病分析。结果: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全年报告病例2957人,粗发病率为8.58■,超过10■的共有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四个县,发病率分别为23.16■、22.30■、17.66■及15.95■;病例从4月份明显增加,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高发年龄别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0-3岁组、4-6岁组及7-14岁组,发病率分别为56.80■、34.24■及11.55■;14岁以下人群发病人数占到所有病例的43.32%;散居儿童、农民、学生占所有病例的构成分别为21.91%、19.07%及15.66%;暴露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及其制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22年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报告发病,农区高于城区;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发特点;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可疑暴露食品重点为水果及其制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
齐晓琴李雪梅贾元睿卓然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流行病学特征
一起由阿贡纳沙门氏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一起宴席期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查明致病因子和危险因素,为类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该次事件累计发现病例85例,罹患率为22.37%,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96.47%)、腹痛(94.12%)、发热(65.88%)、恶心(57.65%)等。进食脆皮酸奶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4.071,95%CI:1.827~9.074,P<0.05)。采集的22份样品中7份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均为阿贡纳沙门氏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析100%相似。结论该起事件是一起由食用被阿贡纳沙门氏菌污染的脆皮酸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建议食源性疾病监测机构提高监测能力,加强对餐饮机构的监管与宣教力度。
王素娟卓然张慧贺刚
关键词:流行病学
呼和浩特市2008-2011年VCT现状分析
2013年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求询者得到情感和精神及社会支持和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呼和浩特市自建立VCT以来的信息状况,对2008-2011年VCT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刘梦来张凤贤卓然齐鸣
关键词:艾滋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