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泉
- 作品数:73 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位点分析及引物筛选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为蒙古莸在分子水平上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对濒危稀有种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本研究下载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进行cpSSR分析。利用MISA软件全面搜索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并对其分析;运用Primer Premier 3.0设计并筛选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用于后续研究。在全长151 707 bp的蒙古莸叶绿体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1个cpSSR位点,位点间平均分布距离为4 893.77 bp,其中以单核苷酸重复为主,且主要分布于LSC区,占SSR位点总数的74.19%;其次是四核苷酸重复,分布于LSC及SSC两区,占SSR位点总数的19.35%,分布最少为三核苷酸,仅占总位点数的3.23%。将所有31个位点合成31对叶绿体微卫星引物,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最终筛选出8对多态性引物。此外,挑选多态性好的马鞭草EST-SSR引物,扩增结果产生非特异性条带,且与马鞭草扩增片段范围相差较大。基于软件的参数设置,单核苷酸重复数量占比最多,三核苷酸重复占比最少;从31对引物筛选出8对多态性引物,扩增率达100%,多态率为26%;此外,马鞭草与蒙古莸的扩增条带范围相差较大,说明二者有较大差异的遗传背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为后续蒙古莸的种质鉴定、系统发育、群体遗传进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 刘雅璐叶冬梅包文泉林涛范宇阳张素毓
-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微卫星引物
- 林学本科专业“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科技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然而,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和课程内容与林学专业不契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林学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研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 包文泉何炎红敖敦萨如拉白玉娥
- 关键词: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教学
- 长柄扁桃良种‘蒙扁4号’
- 2024年
- ‘蒙扁4号’长柄扁桃是由内蒙古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长柄扁桃资源圃中筛选出的高产、晚花优良单株育成。果实长圆形,成熟时红褐色,密被短柔毛,平均单果质量1.67 g,单仁质量0.28 g。在内蒙古地区,果实成熟期7—8月,盛果期单株产量可达1.21~1.26 kg。采用嫁接繁殖,适宜在内蒙古绝大部分地区栽培。
- 包文泉包福海白玉娥乌云塔娜敖敦王淋
- 关键词:长柄扁桃
- 一种基因枪介导的亚麻遗传转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枪介导的亚麻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培养亚麻轮选3号种子获得下胚轴;采用基因枪法将亚麻雄性不育表达载体轰击至亚麻轮选3号下胚轴中;将所述枪击后幼胚接种至愈伤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胚性愈伤组织;将所述胚性...
- 伊六喜史树德张晓明刘坤斯钦巴特尔赵小庆包文泉侯建华王树彦李志伟苏少锋
- 文献传递
- 一种杏树花发育花粉授粉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杏树花发育花粉授粉装置,涉及农林种植装置技术领域。该杏树花发育花粉授粉装置,包括伸缩架,伸缩架包含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直杆,直杆滑动嵌入第二直管内,第二直管远离直杆的一端滑动嵌入第一直管,直杆的顶部通...
- 包文泉敖敦陈俊星张裕
- 文献传递
- 一种西伯利亚杏PsCBF2基因及其在抗寒、推迟开花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伯利亚杏PsCBF2基因及其在抗寒、推迟开花中的应用。PsCBF2基因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可以用于提高西伯利亚杏和拟南芥的冷胁迫响...
- 王淋 陈一潇包文泉荆腾乌云塔娜 白玉娥 陈俊兴 伊茹 张裕 沈梦娇
- 一种诱导西伯利亚杏成熟胚繁育幼苗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西伯利亚杏成熟胚繁育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植体消毒:将去除种壳的杏种仁消毒处理并剥去种皮得到成熟胚;无菌苗诱导:成熟胚在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无菌苗增殖:无菌苗在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中培养...
- 王淋包文泉包福海伊如敖敦陈俊兴乌云塔娜
- 西伯利亚杏种仁油脂积累及脂肪酸组分变化规律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采集西伯利亚杏发育期种仁,测定其单仁质量、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明确西伯利亚杏种仁发育特点、油脂累积特征和脂肪酸组分变化规律。【方法】以西伯利亚杏发育期种仁为试材,测定各时期种仁质量,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西伯利亚杏发育期种仁油脂,并以气相色谱仪法测定各时期种仁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研究其种仁生长发育特点、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西伯利亚杏种仁发育期约为100 d,从花后10 d~66 d为种仁质量快速累积期(0.021~0.332 g),占整个发育期累积的88%,而花后66 d~101 d为西伯利亚杏种仁质量缓慢累积期(0.332~0.353 g);西伯利亚杏种仁油脂累积呈“慢—快—慢”的变化模式,可分为3个阶段,即油脂缓慢累积期(花后10~45 d)、油脂快速累积期(花后45~73 d)和油脂减缓累积期(花后73~101 d)。油脂累积过程中先后检测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花生酸;随着种仁发育硬脂酸、棕榈酸、二十碳烯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下降,而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长,成熟种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其中油酸含量达到76.0%,亚油酸含量达到18.5%。相关性分析表明,西伯利亚杏种仁发育过程中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棕榈酸、硬脂酸和二十碳烯酸间呈显著正相关,在种仁发育过程中呈递减趋势;油酸和亚麻酸与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碳烯酸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西伯利亚杏种仁含油量高,油脂品质优,种仁生长发育期可分为快速生长期(10~66 d)和缓慢生长期(66~101 d);而种仁油脂累积呈“慢—快—慢”的“S”型变化模式,根据油脂含量的变化规律,可将西伯利亚杏种仁油脂累积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西伯利亚杏种仁油脂累积过程中�
- 陈俊兴包文泉敖敦李凤鸣包洪胜李宝玲张淑宁张裕白玉娥
- 关键词:油脂脂肪酸
- 西伯利亚杏花芽酵母cDNA文库构建及质量评价
- 2025年
- 【目的】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兼木本粮油树种,由于其花期早,易受春季“倒春寒”影响,导致其产量不稳,严重制约其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西伯利亚杏花芽为材料构建酵母杂交cDNA文库,该文库可用于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休眠的转录因子和互作蛋白的筛选,为今后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休眠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休眠过程中15个时期的花芽为材料,进行总RNA提取以及mRNA的分离与纯化,并利用SMART同源重组技术构建cDNA文库。将cDNA文库转化至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即得到cDNA酵母文库。【结果】鉴定结果表明,cDNA文库库容为5.24×10^(7)CFU/mL,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750~2000 bp,且平均插入长度在1000 bp以上,重组率为95.83%,24个阳性克隆经测序比对后,成功检测到20个功能注释基因,其中有3个序列(钙结合蛋白CML31、组蛋白H3.3、转录调节因子ADA2)与植物休眠及低温胁迫相关。【结论】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休眠过程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构建质量较高,具有完整的基因信息,且符合酵母文库的筛选标准。该文库的构建能够为解析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休眠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机制奠定基础。
- 陈俊兴包文泉敖敦蔺悦陈一潇伊茹徐宛玉王淋
- 关键词:花芽CDNA文库
- 内蒙古东部地区文冠果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文冠果为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和能源树种,内蒙古东部是人工栽培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有千余亩集中分布的天然林,对其不同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材料选自内蒙古东部主要栽培区的8个不同样地共231个样本,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T-Z-R1977与C-A-R2010居群的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偏高,C-A-R2007居群的文冠果遗传多样性最低。②C-A-R2010与C-A-R1974 2个居群间亲缘关系最近,C-W-R1973与C-Z-T 2个居群间亲缘关系最远。③在相似系数为0.73处进行聚类,可以聚为3类:C-Z-T与C-Z-R1972为一类,C-A-R1974、C-A-R2010、C-W-R1973、X-Q-R1976为第二类,C-A-R2007与T-Z-R1977为第三类。
- 德永军姬媛媛张佳敏涂姝月贾文龙徐小焱李宇航包文泉
- 关键词:SSR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