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初玉梅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老年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血糖
  • 4篇老年患者
  • 3篇输液
  • 3篇输液外渗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外渗
  • 3篇硫酸镁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输液
  • 3篇静脉输液外渗
  • 3篇护理
  • 3篇病患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利多卡因乳膏
  • 2篇免疫
  • 2篇老年人

机构

  • 1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初玉梅
  • 4篇吴宪
  • 3篇张坤
  • 2篇孙秀丽
  • 2篇魏广玉
  • 1篇蒋波
  • 1篇孟俊华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愈肤宁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治疗效果的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愈肤宁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84例,男性39例,女45例,按发生外渗的先后顺序随机双盲均分为愈肤宁组(A组)及硫酸镁组(B组)。A组将愈肤宁均匀涂抹于输液外渗部位,2~3次/d;B组将浸于50%硫酸镁溶液中的纱块连续湿敷于外渗部位,持续保持纱块湿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显效时间、完全吸收时间及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结果A组患者显效时间及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显效病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而有效及无效病例数却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愈肤宁可较迅速地治愈老年患者静脉外渗所致肿胀、疼痛等症状,且操作简单,副反应少。
初玉梅张坤
关键词:硫酸镁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
愈肤宁和愈肤宁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治疗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愈肤宁和愈肤宁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35例,男性65例,女70例,按发生外渗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愈肤宁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愈肤宁组(B组)及硫酸镁组(C组)。 A组2~3次/d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愈肤宁先后均匀涂抹于输液外渗部位;B组2~3次/d在输液外渗部位均匀地涂抹愈肤宁;C组将外渗部位用50%硫酸镁纱布条连续湿敷。记录三组患者完全吸收时间、显效时间及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并对其进行舒适度评分。结果完全吸收时间及显效时间 B、C两组明显长于 A组,C组明显长于 B组(P<0.01或0.05);舒适度评分 A组明显高于B、C两组(P<0.05)。C组显效病例数明显少于A、B两组,而有效及无效病例数却明显多于A、B两组(P<0.01或0.05)。结论愈肤宁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较单纯应用愈肤宁涂抹对治愈老年患者静脉外渗所致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上更具有优越性。
初玉梅孙秀丽张坤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硫酸镁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
3种常见老年贫血7项化验指标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3种常见类型老年贫血患者7项化验指标差异及病因。方法分别对缺铁性贫血、老年慢性病贫血、老年慢性病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3种老年常见类型的贫血进行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饱和度、铁蛋白测定,并作病因分析。结果3种老年贫血的7项化验指标均有差异,有铁丧失过多、摄入量不足、肿瘤、感染、持续的外科创伤存在等不同病因。结论3种常见类型老年贫血各有其特殊病因及化验指标,临床上应多加注意,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吴宪初玉梅
关键词:贫血化验指标老年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治疗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78例,男性37例,女41例,按发生外渗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及硫酸镁组(B组)。A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于输液外渗部位,2~3次/d;B组将浸于50%硫酸镁溶液中的纱块连续湿敷于外渗部位,持续保持纱块湿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显效时间、完全吸收时间及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并对其进行舒适度评分。结果显效时间及完全吸收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舒适度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0.05)。显效病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而有效及无效病例数却明显少于B组(<0.01或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可较迅速地治愈老年患者静脉外渗所致肿胀、疼痛等症状,操作简单、副反应少。
初玉梅吴宪曲尽奇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硫酸镁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
应用海创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加强置泵前、置泵时、置泵后的护理,保证胰岛素泵治疗最佳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266例,运用海创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结果:266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局部感染或因胰岛素泵功能障碍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有5例患者护肤膜过敏,经局部处理后,未影响胰岛素泵的使用。结论: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初玉梅
关键词: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干预性护理方式及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干预性护理方式及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开展干预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值,低血糖纠正时间、血糖改善时间,护理缺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35/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28/3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78,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BG、2 h P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PBG水平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且干预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血糖纠正时间为(4.14±0.43)h、血糖改善时间为(5.21±0.28)d,均短于对照组的(9.78±1.11)h、(10.21±1.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生护理缺陷1例(2.86%),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7例(20.00%).干预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方式效果确切.
初玉梅孙畅宾旭钱铖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运动行为干预的作用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运动行为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运动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中文版(SES)、老年抑郁量表(GDS)、Borg主观疲劳感知量表(RP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DSQL、SES、GDS评分分别为(15.99±2.12)、(17.21±3.18)、(15.39±2.53)分,低于对照组的(33.59±3.11)、(37.71±4.18)、(23.58±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RPE、PSQI评分分别为(32.92±12.15)、(32.55±4.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49±17.19)、(53.42±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2 h PG、HbA1c水平分别为(7.82±0.31)mmol/L、(6.23±0.53)%,低于对照组的(8.32±0.52)mmol/L、(7.12±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运动行为干预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初玉梅魏广玉杨雪梅袁汝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血小板减少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临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例住院病人确诊有心脑血管病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计数减少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停药或服用泼尼松,严重者予甲泼尼松龙,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结果20例立即停用阿司匹林,10例较轻病人于15d内血小板恢复正常,10例症状较重病人给予拨尼松15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部分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因免疫机制、药物毒副反应使血小板减少,与服用时间及剂量相关性不大,治疗预后良好,临床工作应高度警惕。
吴宪初玉梅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小板减少免疫机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我院426例老年T2DM患者,采用微营养评定法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根据营养状态情况分为营养不良组和非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营养状态患者一般资料、T2DM相关因素、非T2DM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426例中包括营养不良组82例(19.25%),非营养不良组(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及营养正常者)344例(80.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合并其他慢性病是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规律锻炼、经常获得营养保健知识是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营养异常发生率较高,高龄、FBG、HbA1c、合并其他慢性病是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Alb、Hb、规律锻炼、经常获得营养保健知识是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老年T2DM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
初玉梅魏广玉蒋波孟俊华张坤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积极心理暗示配合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水平及IL-1β等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积极的心理暗示配合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老年患者102例,男性54例,女48例,年龄65~81岁,ASAⅠ~Ⅱ级,体质量61~91 kg。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积极心理暗示组(A组)及对照组(B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A组进行心理暗示配合常规护理;B组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未进行心理暗示。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C反应蛋白(CRP)的值。结果治疗后12周FBG、2hPBG、HbA1c、IL-1β及CRP的值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暗示配合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有着显著的作用,其可能与外周血清IL-1β及CRP水平降低有关。
初玉梅孙秀丽宾旭钱铖张晶
关键词:常规护理血糖控制水平炎性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