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性
  • 1篇血脂
  • 1篇依达拉奉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机构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和平里...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东城区社区卫...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作者

  • 4篇刘颖
  • 2篇李宝柱
  • 2篇杨敏
  • 1篇杨敏
  • 1篇李宝柱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踝肱指数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短期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踝肱指数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初次发病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END组(39例)与非END组(81例)的临床资料,探究影响脑梗死患者END与踝肱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20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生END共计37例,发生率为30.83%。END组患者中,ABI≤0.9的共19人,占比51.35%,高于非END组的25.30%(21例),构成比高于非E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ABI≤0.9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I不同指数组间END的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0.90.05),而ABI≤0.9与患者发生END相关(P<0.05)。结论:低踝肱指数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具有相关性。
李宝柱杨敏刘颖
关键词:踝肱指数脑梗死神经功能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和平里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10/60)、86.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4/60)、71.67%(4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2.18±1.27)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23±2.32)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3.06±1.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NF-α、IL-6以及CRP分别为(17.87±2.41)μg/L、(21.04±3.13)ng/L、(14.27±3.52)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47±4.26)μg/L、(29.52±5.95)ng/L、(19.49±2.5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单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明显提高,其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李宝柱杨敏刘颖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临床疗效
豨莶通栓丸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豨莶通栓丸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脑梗死(病程为1个月内)同时伴有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豨莶通栓丸每次1丸;3次·d-1。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FIB水平的变化及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FIB水平、NIHS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豨莶通栓丸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且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FIB水平及NIHSS评分。
杨敏李宝柱刘颖
关键词:脑梗死血脂纤维蛋白原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并对影响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12±6.92)岁、出现住院并发症的百分比为5.00%,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7.33±2.77)×109/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并发症以及白细胞计数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住院并发症以及白细胞计数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尽力预防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李宝柱杨敏刘颖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