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豆粕
  • 3篇发酵豆粕
  • 2篇发酵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试验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活性
  • 1篇地方分离株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养鸡
  • 1篇营养
  • 1篇院校
  • 1篇院校教师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生物学
  • 1篇酶活性
  • 1篇教育
  • 1篇教育理念
  • 1篇教育模式

机构

  • 5篇廊坊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颖
  • 1篇王飒爽
  • 1篇苏敬良
  • 1篇尹卫卫
  • 1篇潘青
  • 1篇陈永超
  • 1篇杨扬

传媒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菌种接种时间差对组合菌种发酵豆粕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克服单菌发酵豆粕饲料的缺点,利用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组合菌种发酵豆粕,试验采用单因素法研究菌种接种时间差对豆粕发酵过程中蛋白酶活及大豆肽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菌种发酵豆粕过程中总蛋白酶活及大豆肽转化率在不同接种时间差(3,6,9,12 h)各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时间差为9 h蛋白酶活及大豆肽转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1);接种时间差为9 h总蛋白酶活最高,此时蛋白酶大量分解大豆蛋白转化为大豆肽,肽转化率达到最高。
刘颖苏敬良
关键词:接种时间生物发酵豆粕
廊坊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地方分离株的培育和鉴定
尹卫卫陈永超潘青王飒爽刘颖杨扬孙继国
该项目旨在通过对廊坊地区流行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研究,探讨该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几年来变异的情况,验证新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采用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方法和实验技术包括:易感鸡感染实验、琼扩实验、免疫指数测定、...
关键词: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分子生物学养鸡
不同含水量对组合菌种发酵豆粕效果的影响
2019年
为了探讨组合菌种发酵豆粕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试验利用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组合菌种发酵豆粕,采用单因素设计培养基含水量为40%、45%、50%、55%、60%、65%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自培养48小时起每隔12 h测定1次发酵培养基的蛋白酶活性和大豆肽转化率,分析组合菌种发酵培养基不同含水量对蛋白酶活性和大豆肽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为50%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总蛋白酶活性达到了最大值;培养基含水量为55%、60%处理组大豆肽转化率极显著高于40%、45%处理组(P<0.01),65%处理组显著高于40%、45%处理组(P<0.05),其他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水量为60%时大豆肽转化率达到了最大值。说明培养基含水量为55%更利于生产的控制和饲料品质的保证。
刘颖
关键词: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活性含水量发酵豆粕
单因素试验中不同发酵温度对组合菌种发酵豆粕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温度对组合菌种发酵豆粕过程中蛋白酶活及大豆肽转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方法,以24℃、26℃、28℃、30℃、32℃、34℃、36℃设计7个温度点,每个设计3个重复,自48h起每隔12h测定发酵培养基的蛋白酶活和大豆肽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温度试验组对混合菌种发酵豆粕过程中蛋白酶活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温度为30℃处理组的蛋白酶活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1)。在大豆肽转化率上,发酵温度30℃处理组极显著地高于24℃、26℃、28℃、36℃、34℃处理组(P<0.01)。
刘颖孙庆余
关键词:发酵温度发酵豆粕
论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被引量:1
2007年
刘颖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