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友

作品数:97 被引量:33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0篇绿豆
  • 21篇豆象
  • 17篇小豆
  • 15篇育种
  • 14篇选育
  • 13篇种质
  • 13篇分子标记
  • 12篇栽培
  • 12篇种质资源
  • 12篇基因
  • 11篇豇豆
  • 11篇绿豆新品种
  • 10篇连锁群
  • 9篇高产
  • 8篇性状
  • 8篇植物
  • 8篇抗旱
  • 8篇抗旱性
  • 8篇表型
  • 7篇栽培技术

机构

  • 83篇河北省农林科...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联邦科学与工...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业技...
  • 1篇石家庄市植物...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国科学院分...
  • 1篇长沙百奥云数...

作者

  • 97篇刘长友
  • 73篇田静
  • 73篇范保杰
  • 65篇苏秋竹
  • 65篇张志肖
  • 60篇王彦
  • 59篇曹志敏
  • 15篇王素华
  • 14篇程须珍
  • 13篇王丽侠
  • 10篇孙蕾
  • 10篇梅丽
  • 10篇徐宁
  • 6篇王述民
  • 3篇王学清
  • 3篇王宝强
  • 3篇刘春吉
  • 2篇刘茜
  • 2篇武晶
  • 2篇陈红霖

传媒

  • 10篇植物遗传资源...
  • 9篇中国种业
  • 9篇河北农业科学
  • 6篇作物杂志
  • 5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现代农村科技
  • 2篇农村百事通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8篇2024
  • 14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60Co-γ辐射诱变绿豆雄性不育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0Co‑γ辐射诱变绿豆雄性不育株的方法,包括使用60Co‑γ对绿豆干籽粒进行辐射处理,辐射的剂量为300‑700Gy,剂量率为1‑2Gy/min,绿豆干籽粒经辐射后进行多代种植。本发明可以获得不育型绿豆...
曹志敏田静刘长友范保杰张志肖苏秋竹王彦
文献传递
小豆品种冀红20号的选育被引量:2
2021年
小豆品种冀红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2009年以引自山西的特大粒红小豆为母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小豆品系9901-1-1-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择培育而成。2019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价,定名为冀红20号(省级登记号:20191694)。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夏播平均生育期90.8d,百粒重16.9g,籽粒大,饱满整齐,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不炸荚、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在河北省春播区最适种植密度为10000-14000株/667m^(2);在河北省夏播区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7月初,最晚播期可持续到7月5日左右,最适种植密度为12000-14000株/667m^(2) 。
范保杰王彦王珅刘长友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关键词:小豆选育栽培技术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初选核心种质构建被引量:26
2008年
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中5072份国内绿豆资源为材料,根据14个农艺性状,利用地理来源(省)和性状群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比例法、平方根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确定取样数及聚类选择和随机选择2种个体选择法构建了13个不同的绿豆初选核心样本,对不同的取样方法及总资源间进行了品种间平均相似性系数、性状符合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比较。结果表明,聚类选择取样优于随机取样,按照性状群分组优于按省分组;在聚类选择条件下采用多样性指数法确定取样数优于平方根法和比例法。最终确定按性状群分组,利用多样性指数确定取样数,聚类选择个体为绿豆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方案。用此方案,构建了包含719份绿豆种质的初选核心种质,取样比例为14.2%,性状符合度达100%。
刘长友王素华王丽侠孙蕾梅丽徐宁程须珍
关键词:绿豆种质资源核心种质
小豆出沙率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小豆富含蛋白质和淀粉,是做豆沙的主要原料。为了了解小豆豆沙的加工品质,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源小豆品种出沙率差异、出沙率年度间差异、出沙率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以及出沙率与豆沙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等。结果表明:品种来源、籽粒百粒重与出沙率相关性不显著,出沙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溶性蛋白和水溶性直链淀粉。高蛋白质、低淀粉是培育高出沙率小豆品种的2大重要指标。
曹志敏刘长友范保杰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关键词:小豆蛋白质淀粉
小豆RILs群体的遗传变异及优异种质创新
利用小豆栽培种冀红9218与野生种JP90857杂交产生的152个遗传稳定的重组系为试验材料,对与生育期、产量、植株特性、籽粒特性等相关的2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
田静刘长友范保杰曹志敏苏秋竹张志肖王彦
关键词:小豆种质创新
文献传递
黄淮海地区大豆产量及其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解析黄淮海地区大豆育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及其品种与环境的互作,鉴定代表性品种高产与稳产性,为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在生产及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能够直观分析农作物双向数据的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根据GGE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environmental vector"view)、"哪个赢在哪里"("which-won-where"view)及"高产性和稳产性"("mean VS stability"view)分析参试品种的高产特性与不同年份试验的代表性,解析黄淮海区域有代表性的94个夏大豆品种在2008—2010年份的产量与产量组成因子。【结果】不同年份相同区域的试验品种表现差异很大,品种与环境存在互作。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是产量的主要贡献性状,其中,影响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单株粒重。三年中,受不同年度环境影响较小、稳产性较好且高产的品种有冀9号-3L-2、冀豆17、徐豆10号、中作00-484和7651-1。【结论】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影响的最重要因子是单株粒重,其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相同区域不同年份间品种产量差异较大,品种与环境之间存在互作。
秦君杨春燕谷峰张耀斌冯燕唐晓东刘长友张孟臣
关键词:大豆双标图适应性
绿豆种质资源枯萎病抗性鉴定及抗性资源筛选被引量:3
2022年
绿豆枯萎病是影响绿豆产量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筛选苗期抗性资源,培育抗病品种对枯萎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剪根浸根接种法,对来自全国18个省市及国外的215份绿豆核心种质资源和85份绿豆新品系进行了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种质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存在差异。国内产区中,东北、华东、华中地区约50%的种质具有枯萎病抗性;华北地区抗枯萎病种质占比40.4%;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种质抗病水平较高;国外材料抗病种质占比40.0%。本研究共筛选出17份高抗(HR)枯萎病种质资源,并利用部分材料建立了枯萎病抗性研究RIL群体;6份高抗高代品系材料,在田间全生育期表现高抗且农艺性状优异。本研究期望为今后抗枯萎病绿豆新品种选育及抗性遗传相关研究提供优异资源和理论依据。
沈颖超张志肖孙素丽王彦范保杰刘长友王珅苏秋竹时会影朱振东田静
关键词:绿豆枯萎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来源于绿豆的抗旱相关蛋白VrMYB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绿豆的抗旱相关蛋白VrMYB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VrMYB1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
王述民刘长友武晶王兰芬田静范保杰曹志敏
文献传递
绿豆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及VrERF1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加剧,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培育出耐旱、稳产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绿豆(Vigna radiata L.)作为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遗传研究相对落后,在抗旱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方面的...
刘长友
关键词:抗旱性状数量性状座位基因克隆
豇豆属3种主要食用豆类的抗豆象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0年
在中国栽培的豇豆属食用豆类主要有绿豆(Vigna radiata)、小豆(Vigna angularis)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象是危害这些食用豆类作物的重要仓储害虫。防治豆象危害最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培育抗豆象品种。中国豇豆属食用豆类抗豆象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抗豆象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本文将从抗豆象资源搜集、抗豆象机理研究以及抗豆象分子标记、抗豆象育种等方面综合阐述绿豆、小豆和豇豆3种主要豇豆属食用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刘长友田静范保杰曹志敏苏秋竹张志肖王素华
关键词:豇豆属豆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