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荻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小儿
  • 5篇细胞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3篇神经母细胞
  • 3篇神经母细胞瘤
  • 3篇肾母细胞
  • 3篇肾母细胞瘤
  • 3篇儿童
  • 3篇病理
  • 2篇突变
  • 2篇葡萄球菌
  • 2篇葡萄球菌感染
  • 2篇球菌
  • 2篇球菌感染
  • 2篇肿瘤
  • 2篇小儿肾母细胞...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机构

  • 9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荻
  • 8篇林久治
  • 4篇冯雪莲
  • 4篇蔡玲玲
  • 3篇马汝柏
  • 1篇吴莎
  • 1篇吴建新
  • 1篇邹继珍
  • 1篇呼守生
  • 1篇卢竞
  • 1篇宋万波
  • 1篇吴婉芳

传媒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报告经尸检证实的2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见有黄疸、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病理以肝细胞变性和灶性坏死,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胆汁淤积及间质结缔组织轻度增生等改变为主,其中6例在肝内找到巨细胞包涵体,1例有多核巨细胞形成。有关本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类及与胸腺萎缩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讨论。
林久治吴婉芳刘荻卢竞
关键词:肝炎综合征病理婴幼儿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为明确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神经母细胞瘤及对照组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神经母细胞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增殖细胞核Ki-67抗原(Ki-67)阳性者均为20例,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Ⅲ~Ⅳ级的表达率也明显增高;对照组5例均为阴性。结论: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中,PCNA及Ki-67是反应肿瘤细胞活性的敏感指标。
刘荻邹继珍吴莎马汝柏林久治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儿童
小儿恶性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肿瘤DNA含量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62例小儿恶性肿瘤细胞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中35例的细胞增殖状况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DNA组方图呈二倍体的肿瘤14例,异倍体的肿瘤48例(检出率77.4%);Ⅲ~Ⅳ期肿瘤的异倍体检出率高达97.4%;DNA指数(DI)和倍性与肿瘤的分型无关。结论:测定结果应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
刘荻冯雪莲蔡玲玲张致宏林久治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细胞DNA倍体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与p53抑癌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对14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的p53抑癌基因突变、DNA含量、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与p53抑癌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②突变与肾母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③突变见于临床各期;④p53基因突变多见于肾母细胞瘤的二倍体肿瘤。
冯雪莲刘荻蔡玲玲朱琪林久治
关键词:母细胞瘤P53基因基因突变肾肿瘤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DNA含量、N-myc基因扩增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1995年
本文比较分析了18例神经母细胞瘤的DNA含量、N-myc基因扩增、临床分期、原发部位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有N-myc基因扩增的死亡率(7/10)明显高于无扩增的(1/8);DNA、含量增高与肿瘤的恶性度成正比;临床分期与N-myc基因扩增情况相结合与病死率的关系极为密切。
刘荻吴建新呼守生马汝柏林久治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DNA儿童
IGF2和H19基因与儿童胚细胞恶性肿瘤的关系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儿童胚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的发生与IGF2和H19基因胚胎印迹缺失(LOI)的关系及肿瘤时这两个基因之间的协同关系。方法:通过PCR-RFLP法和Northernblot法检测包括6例肾母细胞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和2例内胚窦瘤在内的10例儿童胚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中IGF2和H19基因的LOI及H19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①三种肿瘤中均可检测到频发的IGF2基因的LOI,H19基因的LOI相对少见;②肾母细胞瘤中发生IGF2基因LOI的病例全部伴有H19基因mRNA的低水平表达。结论:IGF2基因的LOI与儿童胚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这两个基因的相互协同作用可能是肾母细胞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冯雪莲蔡玲玲马汝柏刘荻林久治
关键词:染色体缺失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儿童
小儿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及胚胎性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1996年
小儿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及胚胎性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冯雪莲蔡玲玲刘荻宋万波朱琪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及胚胎性癌是发生在青少年的恶性肿瘤。我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简称PCR-SSCP法)对上述三种肿瘤中P53抑癌基因突变进...
冯雪莲蔡玲玲刘荻宋万波朱琪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胚胎性癌P53基因
210例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尸检资料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对210例小儿金葡感染的尸检材料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葡感染可累及体内各主要脏器,以呼吸系统最为多见,血液及消化道次之;除一般化脓性感染外,本病常具有:①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形成伪膜组织;②易形成小腺肿;③血管受累明显,有广泛出血性病变;④病灶内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菌丛;⑤胸腔合并症多见;⑥继发感染较原发者多见,在210例中,直接或主要因金葡感染致死者共160例,占76.2%。
林久治刘荻熊治权
关键词:病理学葡萄球菌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理学研究
1987年
本文分析了210例小儿金葡感染的尸检材料,结果表明:1.金葡感染可累及体内各主要脏器,以呼吸系统最为多见,血行及消化道次之。2.除一般化脓性感染外,本病常具有:①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形成伪膜组织。②易形成小脓肿。③血管受累明显,有广泛出血性病变。④病灶内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菌丛。⑤胸腔合并症多见。⑥继发感染较原发者多见。3.在210例中,直接或主要因金葡感染致死者共160例,占76.2%。
林久治刘荻熊治权
关键词:脓肿出血菌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