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纪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玉米
  • 6篇青饲
  • 6篇青饲玉米
  • 4篇选育
  • 4篇选育研究
  • 4篇玉米新品种
  • 3篇育种
  • 3篇青贮
  • 3篇青贮玉米
  • 3篇青贮玉米新品...
  • 3篇无性系变异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科技
  • 2篇农业科技成果
  • 1篇多穗
  • 1篇多穗玉米
  • 1篇多效唑
  • 1篇引种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平吉堡奶...

作者

  • 11篇刘纪华
  • 11篇施介村
  • 2篇严茂超
  • 2篇郭仲琛
  • 1篇李明军
  • 1篇胡跃高
  • 1篇全志
  • 1篇张嘉宝
  • 1篇赵德才
  • 1篇周银生

传媒

  • 2篇Acta B...
  • 2篇北京农业(下...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奶牛
  • 1篇中国农学会玉...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贮专用型玉米新品种科青1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科青1号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青贮专用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春播时生育期为120~130d,收割期为90~105d,鲜生物产量稳定在75000kg/hm2以上。青贮质量优、粗蛋白含量高是科青1号的一个特点,全株粗蛋白含量10%以上。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抗性,可在≥10℃有效积温2750℃·d的地区种植。
施介村刘纪华全志胡跃高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
青饲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并开花结实被引量:6
1991年
本研究采用多秆多穗青饲玉米为材料,从基因型筛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四个胚性愈伤组织无性系。原生质体采用液体浅层培养、看护培养、琼脂糖包埋培养等三种方法。79、55、79-8三个基因型获得了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并从79和79两个基因型获得再生植株。有一株移栽到土壤中正常生长、开花、吐丝,经过自交和复杂交获得三个正常结实的果穗,经发芽试验,种子具有发芽能力。
施介村刘纪华郭仲琛
关键词:青饲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青贮玉米新品种“科多四号”引种试验报告被引量:1
1992年
“科多4号”玉米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杂交培育而成的多杆多穗玉米单交种。我们于1986年引进,经过6年的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具有植株高大、多杆多穗、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可称当今“青贮玉米之王”。现将引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徐廷荣张玉明白生平丁玉岐王和平周银生赵德才施介村刘纪华
关键词:玉米青贮引种
青饲玉米无性系变异与育种--“科多八号”的选育研究
1985年开始,研究人员开展了多秆多青饲玉米有益突变体的选育研究。以优良自交系紫多114-1成熟种子的下胚轴作外植体,经过诱导愈伤组织,多次的继代培养和诱导分化,得到了胚状体、幼芽、试管苗和再生可育植析,最后筛选出新自交...
刘纪华施介村
关键词:青饲玉米无性系变异
文献传递
青饲玉米有益突变体筛选的研究被引量:18
1996年
The calli were induced from young embryo, shoot apex, young leaf, young inflorescences, and hypocotyl of silage maize (Zea mays). The inducing freguency of young embryo was higher than the hypocotyl, but the latter was not effected by season changes. The induction of calli were different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s. Plantlet were regenerated from repetitive subcultured calli, among which three plant lin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tillers and early maturity were selected. Two of the plant lin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tillers and early maturity were selected. Two of the plant lines have become new inbred lines: 8501 and 8502. Through several generations of experimental hybrid combination “Baidan×8502”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lage yield, disease resistant, prolong green period and abundant tillers, has been obtained. The silage yield were 75000~105000 kg/hm 2 which accounted 40% more than the CK variety and commercial varieties.
刘纪华施介村
关键词:玉米青饲玉米突变体
多效唑(MET)在玉米组培中的作用被引量:26
1997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玉米不同基因型(386,315,517等)的未成熟胚。MET是江苏建湖农药厂产品,有效成分≥99%。 1.2 方法 将受粉后8~12d的玉米幼胚取出,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当愈伤组织长到直径约1cm时,转入继代和分化培养基中,并不断挑选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后用MET处理,1个月后进行生理测定。在分化培养中,幼苗高约2cm时转入壮苗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基为N_6+2,4-D2mg/L+NAA2mg/L+蔗糖3%+琼脂0.7%;继代、分化和壮苗培养基中均附加不同浓度的MET。培养室温度为25±1℃,光照强度为2000lx,14h/d。移栽试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15d后统计成活率。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参照Arnon法,IA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参照Gordon et al.法,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参照Kochba et al.法,测定仪器为岛津UV-206紫外分光光度计。乙烯释放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仪器为103型气相层析仪。
李明军张嘉宝刘纪华施介村郭仲琛
关键词:多效唑玉米培养基愈伤组织
青饲玉米无性系变异与育种——“科多八号” 的选育研究
1985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多秆多穗青饲玉米有益突变体的选育研究.以优良自交系紫多114-1成熟种子的下胚轴作外植体,经过诱导愈伤组织,多次的继代培养和诱导分化,得到了胚状体、幼芽、试管苗和再生可育植株,最后筛选出新自交系...
刘纪华施介村
关键词:青饲玉米无性系变异
文献传递
农业科技成果“科青1号”青贮玉米新品种在西藏的成功转化被引量:1
2011年
"科青1号"作为农业科技成果在2005年向国家科技部申请了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并得到了科技部的批准。经过2年品种示范及中试播种面积达到880.00hm2,取得产量10t/667m2鲜青料玉米的超高产记录。试验结果不仅显示出青藏高原的生态条件具有特殊的优势,还显示出"科青1号"具有相当优秀的高产性和适应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执行结果表明,"科青1号"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完成。
施介村刘纪华严茂超
关键词:青贮玉米农业科技成果
青饲玉米无性系变异与育种——“科多八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60年代以来,由于细胞组织培养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各种植物的再生植株,其后又不断发现再生植株中广泛地存在着变异,即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植物组织培养物中的变异细胞及其再生植株被称为细胞突变体,筛选出我们所需的有益突变体进行进一步的选育就能产生出新品系或新品种.1985年以来,我们进行青饲多秆多穗玉米有益突变体的选育研究,目的在于改良已有的品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对青饲多秆穗玉米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并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多秆多穗玉米自交系和杂交新品种,其中京多一号、科多四号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紫多114-1是我们早期选育的自交系,用它配制的杂交种,可以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青饲的产量,但它的生育期太长,在北方制种相当困难,因而,进一步改良紫多114-1,缩短它的生育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筛选技术选育出生育期较短,分蘖性更强,又能基本保持紫多114-1原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进而能使制种基地北移,这就是我们预期的研究目的.
刘纪华施介村
关键词:玉米无性系变异育种选育
青饲多秆多穗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1989年
为适应畜牧业尤其是养牛业对高产优质青饲玉米品种的迫切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开展了青饲玉米新品种选育的应用研究。在有关单位协作下,先后选配山“京多1号”和“科多4号”等优良品种(植株见封2)。这里我们仅将其育成和推广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施介村刘纪华池建义
关键词:青饲玉米多穗玉米高产记录穗粒重蜡熟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