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璨
-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校园戏剧教育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以浙江省为对象,对中国当下的校园戏剧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下的中国校园戏剧教育,秉承了历史传统,较好地发挥了培养人才和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还存在着高校管理不健全、师资队伍薄弱、教育实践活动不理想、评价机制不健全和忽视经典等制约其发展的五个重要问题,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层级式教育和建立专业化的评价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具体对策,以推动中国校园戏剧教育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释放出培养人才的艺术正能量。
- 刘璨刘家思
- 关键词:戏剧教育校园戏剧
- 20世纪40年代英美反法西斯广播剧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20世纪40年代的英美反法西斯广播剧在审美上呈现了突出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它审美上独特的形态特征,以及它的取材、主题和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上,还体现在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技巧上。本文从艺术技巧和文体形式入手对其审美特征进行了一些探讨,同时也涉及其题材、主题:一是双重叙事构成了40年代英语反法西斯广播剧的基本叙事形态,突破了自身因篇幅短小所导致的反映生活深广度的不足;二是场景描写非常出色,能够使听众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三是注重声音的运用和音响效果的配置,打造了声音剧的文体特征;四是这种不拘一格的文体形式,反映了广播剧丰盈的艺术活性与丰富的审美价值。
- 刘璨
- 关键词:广播剧反法西斯审美特征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反法西斯广播剧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指向被引量:1
- 2017年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反法西斯广播剧,始终以人物描写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首先是塑造了一批活生生的国家领导人及其辅佐者形象;其次是塑造了一批英勇反抗侵略者的官兵与民众形象;再次是塑造了一系列受难的爱国民众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显示了作者不同的艺术目的与艺术指向,具有各自的艺术功能,也反映了东西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不同状况,彰显了作者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类正义的立场,传达出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共同心愿与强大力量,也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反法西斯广播剧的艺术成就,丰富了世界文学中的人物画廊。
- 刘璨
- 关键词:广播剧外国文学艺术成就
- 论20世纪30年代李昌鉴的广播剧创作被引量:1
- 2016年
- 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剧创作中,李昌鉴是一个代表作家,具有自觉的广播剧文体意识。他立足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情势,较广阔地描写和反映了生活,坚决地反帝反封建,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的潮流,开创了广播剧文学描写底层的先河,还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显示了很强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地呼应了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潮流。他的广播剧不仅思想意蕴比较丰富,而且戏剧审美特征突出,广播剧文体特征较强,呈现了多样的风格,显示了较高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 刘家思刘璨
- 关键词:广播剧
- 浅析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的艺术成就
- 2017年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当时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所以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大片领土。毛泽东指出:'从参战的成份说来则是片面的,因为抗战还只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是人民的抗战。几个月来许多土地的丧失,许多军队的失利。
- 刘家思刘璨
- 关键词:广播剧文体特征剧场性
- 生活、生命与精神——论晓风长篇小说《湖山之间》的思想蕴含
- 2022年
- 小说《湖山之间》既表现高校内部的复杂生活,又展示校外广阔的社会生活,承传了“五四”文学和198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传统,思想意蕴非常丰富。小说描写融入了作者强烈的生命体验和终极关怀,深刻地表现了个体生命中爱与崇高、爱与宽容、爱与奉献以及自强自立、独立自主、自信自尊的重要意义,赋予作品很强的哲学意蕴。小说具有很强的正能量,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 刘璨刘家思
- 曹禺戏剧伦理叙事的特征及其剧场性效果
- 2024年
-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很强,与其民族化的伦理叙事关系密切。曹禺戏剧不仅描写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的不同层面,而且往往是交织起来表现,呈现了生活的复杂性,表现了思想的深刻性。他以深入人物灵魂的内视角展开伦理书写,在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发展历程中展示伦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力,其伦理叙事不仅是多向的、复杂的,而且充满悖论性,但都蕴含着破坏性。这种伦理叙事不仅加大了塑造人物的力度、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表现思想的深度,而且增强了戏剧的艺术张力,扩张了现场的交流场域,激活了作品的剧场性,既使精英内涵通俗化,又使世俗生活陌生化,还使性格描写精细化,反映了曹禺执着的艺术追求,呈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刘璨刘家思
- 关键词:曹禺研究伦理叙事
- 论陆帕改编《狂人日记》的不足--兼论中国话剧的发展路向被引量:1
- 2022年
- 陆帕改编《狂人日记》,是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的一个重要活动,也是2021年中国戏剧演出市场上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事件。陆帕虽然为这部作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他根深蒂固的西方思想立场与文化艺术观念导致他任意切割鲁迅原作。不仅叙事冗长混杂,而且虚构中隐藏的乱伦故事,使狂人形象变异,并且潜藏着东方主义的偏见,违背了中国人的审美感受。这种接受状况表明,陆帕式的冗长的后现代戏剧,不适合中国普通受众的审美需求,中国话剧界既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更要守正创新,应该坚持走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坚守民族风格。
- 刘璨刘家思
- 关键词:《狂人日记》改编中国话剧
- 左翼文学中的“另类”风景——魏金枝短篇小说《奶妈》的文本解读被引量:1
- 2015年
- 《奶妈》是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文学潮流中诞生的艺术精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显示了魏金枝的小说艺术成就。其审美价值尤其隐藏在叙事策略与文本架构之中。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人性化的审美视角,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的开放性叙事与第一人称的限制性叙事相结合的故事套故事的叙事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重文本共存的先锋性的文本系列建构。这三个文本我们分别命名为"核心文本"、"全文本"和"中介文本"。核心文本是讲述奶妈故事的文本;全文本是讲述小客栈里所有人故事的文本;中介文本讲述的是鹏飞先生和奶妈关系的故事。文章对这三个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三个文本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种复调效果,使作品产生了艺术张力,丰富了思想意蕴。《奶妈》是魏金枝书写"革命者的人性"之路的开端,是革命文学与左翼文艺运动中的重要收获,开辟了左翼小说的新视野。
- 刘家思刘璨
- 关键词:革命文学文本分析
- 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剧的现实主义审美向度被引量:1
- 2014年
-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广播剧呈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审美向度。一是紧密围绕着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情势和现实生活去取材,显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审美取向。二是以正向的艺术笔调进行描写,着力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显示了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三是讴歌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呼唤为国效力,显示了坚定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四是表现儿童生活和情趣,着力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也是其现实主义审美向度的重要表现。这些作品都塑造了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刘家思周宜楠刘璨
- 关键词:现实主义审美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