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性病门诊推行宽松就医环境及其效果评估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吸引性病患者到公立医院求医 ,使其得到正规、合理的治疗并获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核心信息和求医知识。方法 :选择成都市 3家公立医院性病门诊作为干预组 ,采用培训医生、医院承诺“匿名治疗、合理收费”、实行单独就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医生演示安全套等方法开展为性病患者创造宽松就医环境的干预 ,另选 2家相同规模的公立医院作为对照组。结果 :要使干预工作成为医院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保持持续性发展 ,必须找到一个为医院领导和医生所认同的切入干预的具体措施。应考虑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创造宽松就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性病门诊量、性病复诊率和性伴就诊率 ,也能显著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检。但要改变性病患者的求医行为 ,还应该针对广告。
- 欧智勇刘琪吴学庆杨兰张亚兰
- 关键词:性病门诊
- 成都市性罪错人员性病求医行为的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了解和掌握性病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 ,为正确求医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市收审所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新入所的性罪错人员中抽取有过性病求医经历者共 5 0 0例 ,通过由调查对象填写问卷 ,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 :影响首次求医行为选择的因素依次是求医知识、广告传媒的影响、医疗机构布局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环境影响、医疗情感体验 (P值均小于 0 .0 5 ) ;影响求医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效果的好坏、求医知识的多少。结论 :掌握性病病人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有助于改善医疗服务 ,促进该类病人的正确求医行为。
- 欧智勇彭中吴学庆杨兰张亚兰刘万凤刘琪
- 关键词:性罪错人员性病求医行为
- HBcAb-IgM检测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的作用
- 2003年
- 朱昆蓉张祁刘琪
- 关键词:健康体检乙型肝炎
- 性罪错人员性病求医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彭中欧智勇吴学庆杨兰张亚兰刘万凤刘琪
- 关键词:性病性罪错人员求医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 在服务场所对三陪小姐开展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初探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增加对三陪服务场所和三陪小姐的了解 ;研究在三陪服务场所开展高危行为干预的有效措施 ;研究干预措施与现有社区资源相结合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专题小组访谈 ,基线调查 ,发放宣传品、避孕套 ,播放录像 ,检测和咨询等多种干预技巧。结果 :干预的过程和措施为三陪小姐所接受 ,干预的结果发生了明显变化 ,但干预未能得到持续进行。结论 :干预措施紧紧围绕干预对象的需求来进行 ,干预对象的有效参与及平等的人际交流十分重要 ;小姐的流动性愈强 ,现场干预工作难度愈大 ,反之亦然 ;应该将性知识。
- 欧智勇吴学庆杨兰张亚兰刘琪
-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
- 成都市妇教所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提高妇教所学员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增加对避孕套防病功能的了解。方法 :对市妇教所卖淫妇女15 6人开展闭路电视讲座、专题讨论、播放录像带、 VCD、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结果 :学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得到普遍提高 ,除个别问题外 ,正确率达 70~ 90 %以上 ,尤其共用注射器、血液及血制品可引起传播的知晓率、与病人共餐不引起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与避孕套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但是 HIV感染者怀孕、生育可引起传播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均较低 ,干预后正确率仅 5 0 .6 0 %。结论 :对市妇教所的干预收到明显效果 ,但学员 HIV传播途径知识仍不全面 ,揭示应进一步提高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杨兰欧智勇吴学庆刘琪张亚兰
- 关键词:妇教所性病艾滋病干预流行病学
- 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开展性病艾滋病流动宣传的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1背景
成都市性病年发病率在过去的8年中上升了100%,艾滋病的传播近年有所加快,性病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成都市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导致艾滋病在成都市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人口的频繁流动和人们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遍缺乏了解.成都市人群性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波动在40%,避孕套防病知晓率在30%,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波动在30%,另有30%左右的人认为握手、拥抱和共同就餐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 傅小鲁贾勇欧智勇杨兰吴学庆刘琪张亚兰
-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