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技术形态上的协调发展
- 2008年
-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技术形态上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技术形态上的协调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应从机构设置、计划制定、管理体制、采办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入手,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技术形态上协调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 刘珺王文华
-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 台湾的战争经济支撑能力分析
- 2007年
- 从总体上看,台湾具有一定的战争经济支撑能力,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其战争动员能力与潜力存在明显不足。
- 刘珺王文华
- 关键词:战争经济动员能力
- 激情燃烧岁月里的民兵赞歌
- 2007年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兵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民兵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确立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兵制度,保卫地方秩序,建立国家动员基础……"1950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又发出了《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提出"把过去战争时期实行的自愿参加民兵的原则,变为按照规定的条件普遍参加民兵的制度。"这在根本上确立了新中国的民兵制度,为民兵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几十年间,党和政府一直把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与我们长期坚持的人民战争思想、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民兵建设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了民兵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 刘珺
- 关键词:民兵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赞歌激情军事制度
- 台湾战争动员能力分析
- 2007年
- 近年来台湾的经济动员体制、动员程序、动员潜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台湾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其战争动员能力非常有限。
- 刘珺王文华
- 关键词:动员能力战争动员体制动员潜力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