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芳
- 作品数:57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睡美人”转座子系统研究进展
- 2006年
- 转座子在脊椎动物中的应用远落后于在其他生物系统中的应用。“睡美人”转座子(sleeping beauty transposon)是Tc1/mariner转座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是存在于鲑鱼基因组中的1个已经失活的转座子。1997年,Ivics等将这个转座子进行重建并恢复了它的活性。短短几年内的有关研究表明,“睡美人”转座子是目前在脊椎动物中转座活性最高的转座子。结合该转座子系统逐步显示出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论述了其结构、转座机制及应用,并提出了应用“睡美人”转座子系统须注意的问题。
- 刘欣芳高晓蓉侯和胜
- 关键词:转座转基因
- 优质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辽3180选育及应用研究
- 2009年
- 辽3180玉米自交系是以美国杂交种PN3180为基础材料,通过田间表型鉴定、自交、南北加代、配合力测定等手段,于1996年选育成功的。该自交系具有一般配合力强、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应范围广、抗病、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成熟期籽粒脱水快等优点,由其组配的6个玉米新品种已经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姜敏李哲刘欣芳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资源创新
- 玉米蔗糖转运蛋白基因ZmSUT4克隆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克隆玉米蔗糖转运蛋白基因ZmSUT4,并明确其组织表达特性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SUT4基因响应低温胁迫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幼苗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其ZmSUT4基因,分析其生物学信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低温胁迫(4℃)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获得的ZmSUT4基因(GenBank登录号MK541991)全长为1621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506bp,编码50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53.36kD,理论等电点(pI)8.84,具有12个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膜上,既属于易化扩散载体(MFS)家族成员,也属于蔗糖/H+共转运体(GPH)超家族成员,其中第25~447位氨基酸是MFS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第17~484位氨基酸是GPH超家族成员的蔗糖运转子保守结构域GPH-sucrose。ZmSUT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单子叶植物SUT4蛋白同源性较高,为86%~96%,聚集在同一分支上;与双子叶植物SUT4蛋白同源性较低,为62%~65%,说明该类蛋白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ZmSUT4基因在玉米的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以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茎中的表达量最低。低温胁迫下,ZmSUT4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模式不同,根和叶中ZmSUT4基因表达量均在胁迫24h达最大值,分别是低温胁迫前(0h)表达量的2.21和2.62倍,茎中的ZmSUT4基因表达量在胁迫6h达最大值,是低温胁迫前表达量的3.01倍。【结论】ZmSUT4基因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推测其是调控玉米响应低温胁迫的关键基因。
- 弓雪姜敏齐欣刘欣芳卢生乔陈坤刘亚利张述宽马涛杨耀迥
- 关键词:玉米蔗糖转运蛋白低温胁迫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一种旋转式药液循环喷淋装置
- 一种旋转式药液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箱、喷淋装置、自动旋转装置和药液循环管路;所述喷淋箱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在喷淋箱的喷淋装置下方设置自动旋转装置,所述自动旋转装置的旋转支杆上设置芽苗盘,在喷淋箱底部出液口和喷淋装置间连...
- 孙成韬尤晓东于佳霖齐欣贾钰莹章慧全刘欣芳马骏刘晓丽姜敏孟庆国
- 文献传递
-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从机械整地、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3个方面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实施要点,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
- 刘晶刘欣芳谈克俭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玉米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
- 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被引量:9
- 2020年
- 采用多个测验种逐代跟踪测定诱导率的方法,利用俄罗斯引进的单倍体诱导系资源,经过5年7代选育出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辽诱1号、辽诱2号、辽诱3号和辽诱4号。对22个品种的诱导效果试验表明,辽诱1号、辽诱2号、辽诱3号和辽诱4号的综合诱导率分别为6.85%、7.53%、6.66%和6.03%,比对照高诱五号分别高出0.6倍、0.8倍、0.6倍和0.4倍。诱导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辽诱系列诱导系具有诱导率高、花粉量大、抗病、抗倒、易繁殖等优良特性,且存在和高诱五号共同的诱导基因GRMZM2G471240,是开展玉米单倍体育种的理想诱导系。
- 刘欣芳马骏齐欣弓雪孟庆国Eduard KhatefovSuprunov Anatoly赵念力白添姜敏王延波
-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基因
- 利用SSR标记划分辽宁省部分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被引量:7
- 2010年
- 用SSR标记对辽宁省的54个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区试玉米品种一致性及真实性DNA指纹检测技术》所用的20对SSR核心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扩增出85个等位基因,每一个位点上检测到2~7条,平均为4.25条,其PIC值在0.1045~0.8820之间,平均为0.7099。54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11~1.42,采用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rithmetic average)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分为5个类群,基本与系谱一致。
- 姜敏刘欣芳王贺李倩王延波张立军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
- 东欧玉米核心种质资源鉴定及聚类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以309份东欧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资源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东欧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其遗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东欧玉米自交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与我国常用种质存在较大遗传差异。根据基因型完整度和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筛选了55804个SNP位点,将309份东欧自交系划分为6大群体,研究结果可为东欧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 齐欣姜敏马骏孙成韬刘晓丽贾钰莹孟庆国刘欣芳
- 关键词: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辽宁玉米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总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18年在沈阳以东单6531和辽单588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垄作、平作匀行和平作宽窄行3个栽培模式,同时设置这三种模式对应的67500株/hm^(2)和75000株/hm^(2)种植密度,开展高密条件下栽培模式对品种产量形成效应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3种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平作宽窄行75000株/hm^(2)密度下的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其他模式;同一品种的平作宽窄行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缩短秃尖长度等产量构成因素,使玉米显著增产,东单6531增产14.39%以上,辽单588增产12.73%以上。宽窄行较匀行具有增产效应,且能使玉米在高密度下达到高产效果。
-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马骏邵帅齐欣
- 关键词:玉米栽培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
- 花粉管通道法将线性化植酸酶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具有生物安全性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使其降解植酸、释放无机磷,从而使转基因玉米成为高附加值的动物饲料,提高单胃动物对磷的利用率,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构建了仅含有启动...
- 刘欣芳
- 关键词:玉米玉米自交系植酸酶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