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旭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亚胺
  • 8篇酰亚胺
  • 8篇纳米
  • 8篇聚酰亚胺
  • 3篇透镜
  • 3篇纳米杂化
  • 2篇氧化钛
  • 2篇散射
  • 2篇双馈
  • 2篇透镜焦距
  • 2篇凸透镜
  • 2篇凸透镜焦距
  • 2篇微结构
  • 2篇小角X射线散...
  • 2篇小角散射
  • 2篇耐电晕
  • 2篇介电
  • 2篇绝缘
  • 2篇击穿
  • 2篇击穿特性

机构

  • 12篇哈尔滨理工大...
  • 6篇黑龙江科技学...
  • 4篇黑龙江科技大...
  • 3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0篇刘晓旭
  • 12篇殷景华
  • 5篇冯宇
  • 4篇陈明华
  • 4篇雷清泉
  • 3篇卜文斌
  • 3篇闫凯
  • 3篇闫凯
  • 3篇范勇
  • 3篇池红岩
  • 2篇吴忠华
  • 2篇宋明歆
  • 2篇程伟东
  • 2篇朱波
  • 2篇李广
  • 1篇赵洪
  • 1篇刘元林
  • 1篇王暄
  • 1篇袁鹏亮
  • 1篇王影

传媒

  • 3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核技术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企业技术开发...
  • 1篇2009第八...
  • 1篇第七届中国纳...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直接功率控制方式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网侧变频器
基于直接功率控制方式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网侧变频器,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网侧变频器的动态响差性能差的问题。它的六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形成三相半桥结构,所述三相半桥结构中的每个桥臂由两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构成上半...
陈明华殷景华刘晓旭宋明歆冯宇
文献传递
Al_2O_3/PI薄膜纳米颗粒形态的SAXS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聚酰亚胺(PI)/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高耐热等特性,广泛地应用于电气电子领域。本文利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对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薄膜(Al2O3/PI)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的结果,研究了杂化薄膜中无机纳米颗粒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纳米颗粒尺寸约为4–7nm,纳米颗粒与基体之间具有明锐的界面,薄膜体系分形维数为2.48。
刘晓旭殷景华闫凯程伟东吴忠华
关键词:小角X射线散射纳米杂化聚酰亚胺分形
聚酰亚胺在电气特性方向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2013年
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在众多高端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聚酰亚胺杂化后作为绝缘材料及电介质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聚酰亚胺在电气性能方面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池红岩闫凯刘晓旭
关键词:聚酰亚胺电介质绝缘材料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度散射研究纳米电介质微结构
对纳米电介质微结构,特别是界面特征的表征,是深入研究纳米电介质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度散射研究纳米AlO颗粒/聚酰亚胺复合膜微结构的方法。通过对散射曲线的分析,确定了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之间存在尺度...
王暄刘晓旭殷景华赵洪雷清泉
文献传递
直流电场下无机纳米杂化PI薄膜击穿特性
邦(HN100和CR100)薄膜两面分别淀积厚度为20nm、直径为30mm的Au电极,采用阶梯式升压方式,对样品施加直流电场,直至样品被击穿.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击穿孔区域微观结构,研究薄膜击穿机理和纳米颗粒的作用.实验...
殷景华卜文斌刘晓旭陈明华李广冯宇
关键词:直流电场击穿特性微观结构介电性能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组分对聚酰亚胺/Al_2O_3杂化薄膜界面特性与分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PI),应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研究不同组分杂化PI薄膜的界面特性与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散射曲线不遵守Porod定理,形成负偏离,说明薄膜中有机相与Al2O3纳米颗粒间存在界面层,界面层厚度在0.54nm到1.48nm范围内;随无机纳米组分增加,界面层厚度增加,有机相与无机相作用变强;无机纳米颗粒同时具有质量分形和表面分形特征,其分布、集结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随组分增加,其质量分形维数降低,表面分形维数升高,即纳米颗粒结构变疏松、质量分布变得不均匀,有机高分子链对无机纳米颗粒锚定作用加强且锚点数增加,表面变得更加粗糙.最后,利用逾渗理论与介质的电极化理论,结合杂化PI界面特性,解析了组分对杂化薄膜击穿场强的影响.
刘晓旭殷景华程伟东卜文斌范勇吴忠华
关键词:小角X射线散射纳米杂化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TiO_2纳米杂化薄膜耐电晕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2)纳米杂化薄膜并研究其耐电晕性能。利用光激发放电方法(photon-stimulated discharge,PSD)与光度计测试杂化薄膜的陷阱状态与紫外吸收光谱,通过扫描电镜与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表征薄膜表面的形貌与分形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引入TiO2增加了薄膜中的陷阱密度,提高了薄膜的质量分形维数,在5%组分时出现表面分形,薄膜结构变得致密;随着TiO2组分的增加,薄膜的耐电晕寿命由3.9 h(0%)增加到49 h(7%),薄膜的紫外吸收能力提高;随着电晕时间增加,杂化薄膜表面的聚酰亚胺分解,TiO2颗粒逐渐积累,起到屏蔽电晕侵蚀的作用。因此,有机-无机界面的陷阱状态、TiO2的特性以及薄膜整体分形结构的协同效应提高了杂化薄膜耐电晕性能。
冯宇殷景华陈明华刘晓旭雷清泉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聚酰亚胺耐电晕杂化
用激光光源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探究
2010年
对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激光为光源进行测量的一种新型简易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直接读取焦距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准确.
闫凯刘晓旭
关键词:激光凸透镜焦距
利用孔面积表征Al2O3/PI复合薄膜击穿特性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不同组分的Al2O3/PI复合薄膜,测试0、5、10和20%四种组分纳米Al2O3的PI复合薄膜击穿特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击穿孔区形貌,利用积分法计算不同组分纳米掺杂样品击穿孔区的有效面积。...
袁鹏亮殷景华卜文斌刘晓旭范勇
关键词:聚酰亚胺溶胶凝胶击穿特性
文献传递
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薄膜制备与耐电晕性被引量:17
2014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不同TiO2组分聚酰亚胺(PI)/纳米TiO2复合薄膜,薄膜厚度50μm。测试结果表明,TiO2呈球状颗粒,直径约为100 nm,聚酰亚胺呈片状,尺寸约为2μm×1μm。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增大,击穿场强先增加后降低;在40 kV/mm电场强度下,复合薄膜耐电晕老化寿命增加,纯PI薄膜寿命为3 h,20wt%TiO2含量薄膜寿命达到25 h;TiO2颗粒耐电晕能力强,与聚合物形成界面相,改变材料陷阱能级,有利于空间电荷的扩散和热量的传输,在薄膜表面形成放电阻挡层,降低局部放电对薄膜内部的侵蚀,显著提高薄膜耐电晕老化寿命。
孔宇楠殷景华铁雯鹭刘晓旭宋明歆雷清泉
关键词:聚酰亚胺TIO2耐电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