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蛤仔
  • 3篇品系
  • 2篇盐度
  • 2篇稚贝
  • 2篇贻贝
  • 2篇翡翠贻贝
  • 2篇近交
  • 2篇近交衰退
  • 2篇菲律宾蛤仔
  • 2篇存活
  • 1篇地震
  • 1篇电烙铁
  • 1篇顶架
  • 1篇幼虫
  • 1篇杂交
  • 1篇早期生长发育
  • 1篇稚贝生长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铁铜
  • 1篇培育密度

机构

  • 9篇大连海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刘振
  • 6篇闫喜武
  • 6篇梁健
  • 5篇张国范
  • 5篇霍忠明
  • 5篇杨鹏
  • 4篇杨凤
  • 3篇张跃环
  • 2篇于功志
  • 2篇姚托
  • 2篇迟吉祥
  • 1篇于瑞海
  • 1篇沈建平
  • 1篇杨霏
  • 1篇王昭萍
  • 1篇苏家齐
  • 1篇李明智
  • 1篇周晓慧
  • 1篇吴云霞

传媒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机械驱动式地震体验平台
采用曲柄连杆机械震动源驱动地震体验平台,图中1平台顶架,2中心立柱,3X向驱动机构,4Y向驱动机构,5Z 向驱动机构。运行时,X向震动源、Y向震动源、Z向震动源同时起动,X向震动源带动中心立柱2及平台顶架1沿X方向作往复...
于功志于践宋彦玲李明智罗建炜刘振侯法振何松帆崔棉善朱旭徐仕奇
文献传递
盐度对翡翠贻贝受精卵孵化及幼虫和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在室内可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梯度(10、15、20、25、30、35、40、45)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受精卵孵化及幼虫和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为10、40时,贻贝受精卵不能发育至D形幼虫;盐度为15、30、35时,受精卵可以孵化,但D形幼虫畸形率较高;盐度为20~25时,受精卵的孵化率较高,畸形率较低,为适宜孵化盐度;幼虫阶段,盐度为20~25时存活率和变态率最高,盐度为10、45时幼虫无法完成变态,幼虫生存的适宜盐度为20~35;稚贝阶段,生长存活的适宜盐度为15~35,盐度为20~25时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研究表明,翡翠贻贝幼虫和稚贝对高盐度和低盐度均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杨鹏闫喜武韩华桑士田霍忠明刘振梁健迟吉祥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翡翠贻贝幼虫稚贝盐度存活
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及回交子代早期生长发育比较被引量:14
2013年
为评估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及回交育种的可行性,以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为实验对象,比较了两种牡蛎杂交与回交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及稚贝的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香港巨牡蛎卵子可以与近江牡蛎精子受精,受精率为47.33%±2.52%,但近江牡蛎卵子与香港巨牡蛎精子不受精。在回交实验中,香港巨牡蛎(H♀)与近江牡蛎(A♂)的杂交牡蛎(HA)与香港巨牡蛎(HH)或近江牡蛎(AA)都可以正常交配,但各回交组受精率明显低于两牡蛎自交组。幼虫期,HA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两牡蛎自交组HH和AA;HA幼虫生长快于AA,但慢于HH;A♀×HA♂回交组和HA自繁组的幼虫存活率为0。稚贝期,HA稚贝存活率与HH、AA自交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HA稚贝生长快于HH,但慢于AA。另外,研究发现H♀×HA♂回交组幼虫和稚贝的生长与HA差异不显著,优于其它回交组。
霍忠明王昭萍梁健刘振沈建平张跃环姚托苏家齐于瑞海
关键词:香港巨牡蛎近江牡蛎杂交存活
一种无传热空气间隙电烙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传热空气间隙电烙铁,一个铜头(11),铜头(11)外部紧贴内云母层(13),内云母层(13)外部是电热丝(14),电热丝(14)外部是外云母层(15),外云母层(15)外部是防护板(16),防护板(1...
于功志于践邹滔张娜祥周晓慧甘祥吉侯法振崔棉善刘振
文献传递
北方沿海翡翠贻贝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于2011、2012年,在大连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成功培育出壳长为4.5~10.0 mm的稚贝6 500万个。比较了不同培育密度(5、10、15、20、30、50个/mL)和饵料种类(小球藻、湛江等鞭金藻和小球藻与湛江等鞭金藻的混合饵料)对翡翠贻贝幼虫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在4种附着基(聚乙烯网片、波纹板、聚乙烯网衣、聚乙烯吊绳)和无附着基条件下的采苗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密度的增大,幼虫生长速度下降,存活率减小,变态率降低,变态时间延迟;在室内幼虫培育期间,用小球藻与等鞭金藻的混合饵料比单一饵料的投喂效果理想,单一饵料投喂中等鞭金藻效果较好;在幼虫变态过程中,聚乙烯网片的采苗效果最理想,其次为波纹板,无附着基的采苗效果最差。
杨鹏闫喜武张跃环刘振梁健迟吉祥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翡翠贻贝人工育苗培育密度饵料种类附着基
不同近交系数蛤仔橙色品系的生长和成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橙色品系为材料,采用建立半同胞家系子一代H1(F=0.125)、全同胞家系子一代F1(F=0.250)、全同胞家系子四代F4(F=0.594)及自然对照组C1(F=0)的方法,进行了不同近交系数蛤仔橙色品系生长和成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F1组的壳长生长最慢,在稚贝期和养成期均显著小于F4和C1组(P<0.05),H1、F4和C1组之间的壳长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C1组的成活率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为最小,除幼虫期3日龄外,其他各日龄均显著小于其他试验组(P<0.05),而H1、F1和F4组之间的成活率则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F1壳长生长的衰退率为2.92%~18.33%,平均值为(12.05±6.54)%,试验组H1在稚贝期、养成期显现出一定的衰退现象,而试验组F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均未表现出近交衰退现象;各试验组的成活性状在各日龄均未出现近交衰退。该研究为橙色品系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梁健闫喜武霍忠明刘振吴云霞杨凤
关键词:蛤仔近交系数近交衰退
菲律宾蛤仔稚贝最适生长环境条件的响应面法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为考察温度(T)、盐度(S)、pH及三者交互作用对菲律宾蛤仔稚贝期壳长生长的影响,使用Design-Expert 7.0软件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响应面分析,寻找最适生长条件组合,并构造蛤仔稚贝壳长生长模型。实验进行30 d对蛤仔稚贝壳长(L)进行测量。实验条件梯度设计为温度(30℃、25℃、20℃)、盐度(15、20、25)、pH[(7.00±0.09)、(8.00±0.09)、(9.00±0.09)]。结果显示:(1)温度在实验区间内与蛤仔稚贝壳长生长呈一定的正相关,在30℃附近达到壳长极值,盐度在实验区间内也与壳长生长呈一定正相关,但在接近25时达到壳长极值,pH在8~9时出现壳长极值,略偏碱性水体有利于蛤仔稚贝生长。(2)温度、盐度及pH三者间对蛤仔稚贝生长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通过Design-Expert 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得到蛤仔稚贝壳长Y对编码自变量A、B和C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4.08+0.10A+0.18B+0.11C-0.055A2-0.13B2-0.12C2(R2=0.977 4),软件模拟最适蛤仔稚贝生长的条件组合为[T=29.65℃,S=23.35,pH=(8.46±0.09)]。
桑士田闫喜武杨鹏杨霏梁健刘振霍忠明张国范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温度盐度PH
蛤仔白斑马品系的家系选择及近交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以2011年通过双列杂交方式建立的18个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白斑马正反交家系为基础材料,从中筛选出5个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系子一代,建立全同胞家系子二代近交家系A2、B2、C2、D2、E2,并设立对照组O2(混交家系),比较各近交家系的生长和存活情况,计算近交衰退率,并对各家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幼虫期,除3日龄外,对照组O2蛤仔的壳长普遍略大于其他家系,但近交衰退现象不明显;A2家系的存活率最高,其他家系的近交衰退率为4.56%~36.27%。稚贝期,各家系生长速度差异很大,各家系近交衰退明显,除C2家系外,各家系的近交衰退率为0.54%~20.00%;A2家系存活率仍然最高,C2家系存活率略高于对照组O2,B2、D2和E2家系的近交衰退率分别为27.86%、12.18%和10.92%。综合分析表明,蛤仔白斑马近交家系中C2为生长快的家系,A2为存活率高的家系。
刘振闫喜武霍忠明梁健杨鹏张国范
关键词:蛤仔家系选择近交近交衰退
菲律宾蛤仔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被引量:5
2014年
对菲律宾蛤仔中的斑马蛤、黑斑马、白斑马三品系进行混合选择,测量了各实验组的壳长,计算了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上选组壳长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单向上选是行之有效的遗传改良方法。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斑马蛤品系的选择反应(R)和现实遗传力(2Rh)出现阶段性变化,从平均水平上看,R在幼虫期为0.688±0.184,稚贝期为0.605±0.214,养成期为0.670±0.120;2Rh在幼虫期为0.392±0.081,稚贝期为0.344±088,养成期为0.380±0.058。从一周年的生长情况来看,三个品系总的R为0.654±0.179,斑马蛤、黑斑马蛤和白斑马蛤品系的R分别为0.655±0.155、0.525±0.116、0.782±0.170;三个品系总的2Rh为0.373±0.070,斑马蛤、黑斑马蛤和白斑马蛤品系的2Rh分别为0.372±0.042、0.300±0.028、0.445±0.031。不同品系间R和2Rh次序为白斑马>斑马蛤>黑斑马,说明各斑马蛤品系的选择效果是不同的,品系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刘振闫喜武张跃环杨鹏姚托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品系现实遗传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