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原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摄氟量
  • 2篇总摄氟量
  • 2篇氟中毒
  • 2篇
  • 1篇蛋白质摄入
  • 1篇蛋白质摄入量
  • 1篇毒效
  • 1篇毒效应
  • 1篇遗传毒性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致畸
  • 1篇致畸效应
  • 1篇致突变
  • 1篇摄入
  • 1篇摄入量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检验
  • 1篇耐受

机构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原
  • 4篇陈昌杰
  • 4篇林少彬
  • 3篇韩永成
  • 3篇王倩
  • 3篇杨世明
  • 1篇范美云
  • 1篇曹兆进
  • 1篇张秀岭
  • 1篇郭润荣
  • 1篇刘景兰
  • 1篇张凤鸾
  • 1篇臧增元
  • 1篇杨运辉

传媒

  • 4篇卫生研究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适宜、安全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研究被引量:22
1995年
调查了典型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4个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的人群氟中毒和儿童龋齿患病率,并研究了它们与饮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适宜、安全饮水氟浓度分别为0.95mg/L和1.21mg/L;7~15岁儿童适宜、安全总摄氟量为1.9mg和2.1mg/(人·日);成人最大安全总摄氟量为3.4mg/(人·日)。该项研究还对饮水氟和总摄氟量造成的氟中毒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刘原林少彬王倩陈昌杰杨世明韩永成刘相民杨运辉臧增元张凤鸾
关键词:饮用水氟浓度总摄氟量氟中毒
儿童总摄氟量与氟牙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通过在我国河北农村四个氟暴露水平不同地区,调查7-15岁人群的总摄氟量和氟牙症患病情况,提出了在应用氟防龋工作中,除考虑饮水含氟量外,还应考虑到空气、食品等总摄氟量的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15岁儿童每日总摄氟量为1.51mg时,没有出现氟牙症的流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儿童适宜总摄氟量为1.60mg/日,不会出现氟牙症流行;安全总摄氟量为2.1mg/日,为正常与氟牙症流行之间的边缘,是可允许的范围。
韩永成刘原杨世明杨世明于振芳林少彬陈昌杰
关键词:儿童总摄氟量氟牙症
磁化水致突变、致畸及生殖毒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以不同磁场强度处理的自来水为受试物,就其遗传毒性、致畸效应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化水无明显的致突变、致畸效应和生殖毒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磁化水组动物出现死胎的现象不容忽视。
刘原刘景兰张秀岭郭润荣范美云陶涌曹兆进
关键词:磁化水遗传毒性致畸效应
扩散-电极法测定食品中氟被引量:3
1995年
样品中氟在扩散盒中与硫酸作用生成氟化氢,经扩散吸附在扩散盒的碱膜上。碱膜用缓冲液溶解后,氟化物含量由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用本法对菜花、菠菜、大米、鱼片干四种样品以及玉米氟样品的氟进行了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回收率为90%~103%,最小检测量为0.24μg。该法可直接测定含氟量在0.5~100mg/kg(干重)的食品。
林少彬王倩陈昌杰陈亚妍刘原
关键词:氟化物食品检验
钙、镁和蛋白质摄入量对氟中毒及氟耐受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研究了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人群钙、镁、蛋白质摄入量及其对氟中毒和人群氟耐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暴露区中儿童的平均钙、镁、蛋白质人均日摄入量分别为392mg、442mg和44.2g;成人平均钙、镁、蛋白质日摄入量分别为488g、566mg和53.6g,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上述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钙、镁与氟斑牙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钙、镁、蛋白质均与氟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呈负相关关系。提示钙、镁、蛋白质对氟斑牙、成人氟中毒的症状与体征具有拮抗作用。在同一患病率下,钙、镁、蛋白质对氟中毒的拮抗作用镁>钙>蛋白质。增加钙、镁。
刘原林少彬王倩陈昌杰杨世明韩永成
关键词:氟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