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混凝-微波法处理抛光液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用混凝-微波法处理抛光液废水,考察了硫酸亚铁与三氯化铁加入量、pH、微波功率、废水在微波场中的停留时间对微波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较大的因素,pH对整个去除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最佳微波条件为pH为8,微波功率为170 W,停留时间为20 s,混凝剂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600 mg/L、三氯化铁的投加量为100 mg/L。同时,当敏化剂高岭土的投加量为300 mg/L、沸石粉的投加量为100 mg/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5.8%,Cu2+去除率可达到76%。
- 高媛媛闵甜王亚琼刘华华
- 关键词:去除率正交试验
- 制备钯金属纳米颗粒的还原方法及还原机理被引量:2
- 2012年
- 对于燃煤的IGCC系统中,通过水煤气(CO+H2)的转换来分离H2/CO2,已成为捕集分离CO2主要手段,而对于具有独特透氢性能钯因素则是分离氢气的主要介质,钯掺杂的氢气分离膜则越来越被研究所关注。然而钯纳米颗粒粒径大小及钯的团聚问题已成为钯功能发挥的最大障碍,因此发展和完善钯纳米颗粒的合成和钯盐的还原则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钯还原方法和各还原剂的还原机理,特别是对现在最被研究者广泛应用的化学还原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为制备钯纳米颗粒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为实现钯掺杂的氢气分离膜的最大氢气透过率和分离性能,研究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气体分离膜。
- 刘华华杨靖王亚琼
- 关键词:气体分离钯纳米颗粒还原剂
- 溶胶-凝胶法载银SiO_2杂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甲基化改性的SiO2溶胶中掺杂硝酸银,制备Ag/M-SiO2杂化膜。通过XRD、XPS、紫外-可见吸收谱、N2吸附-脱附以及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方法,考察了银掺杂对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M-SiO2膜中的银元素完全为纳米金属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金属银的掺杂对Ag/M-SiO2膜的化学结构基本没有影响,但使其孔径和总孔体积略微增大。与未载银的SiO2膜相比,Ag/M-SiO2膜具有更大的H2渗透速率和更好的H2/CO2选择性。金属银的引入增强了H2的表面扩散作用,促进了H2在膜中的传递,提高了SiO2膜的水汽稳定性。
- 杨靖于春雁刘华华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银掺杂
- SiO_2溶胶的甲基化改性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疏水性前驱物,对SiO2溶胶进行甲基化改性,制备MTES-SiO2溶胶,考察了MTES的加入对SiO2溶胶化学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TES加入量的增加,溶胶的粘度减小,凝胶时间延长,溶胶粒径略微增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TES-SiO2溶胶以Si-O-Si键为主,体系中已成功引入Si-CH3基团,所形成的SiO2分子具有线型结构。MTES-SiO2溶胶在陈化过程中,在粘度发生急剧改变前,溶胶的粘度、固含量变化不大,溶胶粒径略有增加。随着凝胶点的接近,溶胶分子逐渐由线型结构过度到三维网络结构。
- 杨靖刘华华
- 关键词:粘度粒径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