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华
- 作品数:40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网络外卖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网络外卖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根据广州市人口分布情况、地域分布等因素,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1个区网络外卖食品进行监测,共计采集2361份食品样品。所有样品均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5种致病菌,依据《广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进行。使用R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017—2019年连续3年的监测,在2361份网络外卖食品中有306份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12.96%。其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11.2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1%)、单增李斯特菌(0.47%)、沙门菌(0.17%),这4种致病菌每年均有检出。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株中61.29%检出带有肠毒素,增加了潜在的食源性中毒风险;而沙门菌的阳性株分属4个血清型,呈分散性污染。根据统计分析,3年致病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7年最高(14.84%),2019年最低(8.99%),总体夏秋季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冬春季。结论广州市部分网络外卖食品存在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应继续扩大并加强对外卖食品的专项检验和监督管理。
- 张健王大虎罗健梅刘俊华林晓华吴新伟
- 关键词:卫生状况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微生物污染
-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溯源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Ⅰ,对一起广州市某餐厅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中30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离的30株副溶血弧菌特异性toxR基因均为阳性,毒力基因tdh阳性,而trh阴性。30株副溶血弧菌PFGE型别相同。结论PFGE分型可揭示人、食品和公用具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为疫情溯源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证据和支持。
- 邓志爱李孝权胡玉山刘俊华张欣强林云万莫自耀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细菌分型技术食物中毒
- 广州市售国产婴幼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污染调查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售国产婴幼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对市售111份国产婴幼儿配方粉进行阪崎肠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荧光PCR检测及17种抗生素的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6株阪崎肠杆菌(检出率5.41%),其中配方牛奶粉3株(检出率4.41%),配方羊奶粉1株(检出率11.11%),配方米粉2株(检出率5.88%);6株阪崎肠杆菌对头孢噻吩耐药率100%,对头孢唑啉耐药率66.67%,对其余抗生素普遍敏感。结论:广州市售国产婴幼儿配方粉中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食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 张欣强庞杏林刘俊华张键邓志爱李孝权
- 关键词:阪崎肠杆菌婴幼儿配方粉污染调查
- 沙门菌grOEL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分析和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grOEL基因序列在沙门菌进化分析和分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对8种血清群的沙门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测序,然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Bioedit与DNAstar进行序列分析,同时用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进行分型鉴定。结果8种沙门菌血清群grOEL基因保守序列与变异序列呈锯齿状排列,其grOEL氨基酸系统发育树与grOEL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不完全相同,但O8、O9、O10之间亲缘关系最近,PCR-RFLP分析有5种模式图。结论grOEL基因序列在沙门菌系统发育中可作为遗传标记,同时也可作为分型鉴定的靶序列。
- 胡玉山刘俊华庞杏林陈守义陈晓光
- 关键词:GROEL系统发育
- 广州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的调查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带菌状况,为分析广州市流脑病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按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10~12月份在广州市东山区、荔湾区采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咽拭标本,进行流脑病原菌的分离。结果:调查的378名健康人群中,分离出B群流脑菌株7人,阳性率为1.8%,A群未检出。结论:广州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以B群为主。A群没有检出,可能与流脑A群多糖菌苗注射保护作用有关。
- 林云万刘俊华张欣强
- 关键词:带菌状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同年龄段整群抽样B群
- 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特异多重PCR鉴定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建立适于基层单位应用的针对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的特异多重PCR方法。方法查找副溶血性弧菌的基因序列,将当前流行群的序列和以往副溶血性弧菌的序列进行比较,设计针对流行群的PCR引物,并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运用群特异多重PCR法可特异性的扩增出当前流行群副溶血性弧菌的目的基因片段,可大大缩短鉴定时间。结论群特异多重PCR法能快速鉴定当前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有利于流行病学溯源等。
- 胡玉山王鸣杜琳江丽芳邓志爱刘俊华候水平林云万莫自耀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多重PCR血清流行病学
- 2012-2014年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微生物污染状况,为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在2012-2014年期间,对147家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采样及检验。检测项目包括了集中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风管内表面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和冷凝水中的嗜肺军团菌共6个项目。结果 147家被检单位的合格率为55.8%(82/147)。2012-2014年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检测的各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检测的6类场所来看,不同场所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P<0.05),商场的合格率最高为75.0%,而交通站台最低为38.7%。按检测项目来分析,采集2 827份检测样品中,483份送风中和风管内表面的检测样品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风管内表面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比较高,分别为98.6%和99.7%;而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的检测合格率偏低,为69.5%。嗜肺军团菌的合格率在各场所的呈现不均匀,商场和办公楼的合格率均>90%,而交通站台和娱乐场所却≤50%。结论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微生物污染,必须加强经营单位对集中空调的清洗消毒意识,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责任制。
- 张健刘俊华邓志爱吴继彬陈惠玲吴新伟
-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嗜肺军团菌
- 广州市办公大楼室内空气PM2.5浓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办公大楼室内空气PM 2.5浓度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标准及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州市58家办公大楼进行PM 2.5浓度监测。每家办公大楼选取办公大厅、领导办公室、复印室、男洗手间4个监测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央设置1个监测点,并设室外对照监测点1个,于办公时间进行监测。结果男洗手间的PM 2.5浓度最高,为(95.20±60.36)mg/m3;其次是领导办公室,为(78.53±63.72)mg/m3;浓度最低的是办公大厅,为(45.61±27.56)mg/m3,不同监测区域PM 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P<0.05)。男洗手间、领导办公室PM 2.5浓度均显著高于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3,P<0.05)。结论男洗手间和领导办公室PM 2.5污染较为严重,可能与吸烟有关。应加强室内禁烟宣传及监督,控制PM 2.5污染。
- 江思力吕嘉韵冯文如刘俊华杨轶戬刘鹏达
- 关键词:PM办公大楼控烟
- 疑似伤寒患者肥达反应检测阳性的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肥达反应是由法国医师FermandWidal在 1896年建立的抗原 -抗体混合反应 (Widalagglutinationtest ,WAT) ,该试验一直用于临床伤寒的辅助诊断或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但是非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其他疾病 (疟疾、登革热、粟粒性结核病、心内膜炎、慢性肝病、布鲁杆菌等 )的病人血清抗体也会与伤寒沙门菌抗原发生交叉反应 ,该反应增加了WAT结果的假阳性率 ,降低了WAT特异性[1 ] 。 2 0 0 2年 9月 ,增城市石头村上百村民陆续发热 ,头痛 ,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 ,少数病人有腹痛腹泻 ,住进了医院 ,临床诊断疑似伤寒、副伤寒 ,对 45位病人先后两次抽血采样 ,作细菌学和血清学方面的检验 ,未检出伤寒沙门菌 ,肥达氏反应抗体滴度第一次普遍升高 ,而第二次的抗体滴度显著下降 ,同时作的登革热血清学检查结果呈典型的阳性 ,最后确认为登革热病毒流行病[2 ,3] 。目前对近期流行的SARS病的病人血液作肥达氏检验 ,发现肥达氏抗体滴度也有略微升高 ,这些现象可能是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或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以及免疫回忆有关 。
- 龚玉姣何晖易鸿张欣强王鸣刘俊华
- 关键词:伤寒肥达反应WAT阳性免疫系统
- 人源与猪源猪链球菌2型gdh基因序列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人源与猪源猪链球菌2型gdh基因序列同参考序列的差异,为猪链球菌2型的诊断方法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猪链球菌2型患者分离株和病猪分离株各1株,根据文献和基因库中的gdh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克隆至pMD 19-T载体后进行测序,获得gdh基因序列。结果2株猪链球菌2型菌株的PCR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均得到1 30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大小与预测一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源猪链球菌2型gdh基因序列GC含量为45.73%,猪源猪链球菌2型gdh基因序列GC含量为45.88%,猪链球菌2型gdh参考序列GC含量为45.81%;人源与猪源猪链球菌2型gdh序列同参考序列相比,一致性均为99.9%;人源与猪源猪链球菌2型gdh序列仅相差2个碱基。结论人源与猪源的猪链球菌2型gdh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 胡玉山刘俊华庞杏林林云万邓志爱陈守义
-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