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二永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戏曲
  • 7篇古典
  • 6篇古典戏曲
  • 4篇叙事
  • 2篇叙事理论
  • 2篇事理
  • 1篇道德
  • 1篇动词
  • 1篇动词性
  • 1篇动词性短语
  • 1篇短语
  • 1篇新语
  • 1篇叙事功能
  • 1篇研究述论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特征
  • 1篇语用功能
  • 1篇正文
  • 1篇指引
  • 1篇中国古典

机构

  • 10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刘二永

传媒

  • 1篇戏剧之家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戏曲艺术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艺术探索
  • 1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典戏曲叙事节奏理论管窥
2016年
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主要是指情节的急与缓。在古代曲论中,剧论家们认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有节奏,戏曲情节节奏的调节是调动场上观众情绪的有效艺术手段,也是反映故事主题的方式之一。戏曲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从整体上来看要勿蔓勿促;从局部来看,情节发展"紧要处"的节奏不能缓散。
刘二永
关键词:古典戏曲情节发展节奏
古典戏曲叙事详略观念探微
2016年
"详略"是叙事艺术所探讨的问题之一。在叙事过程中,详略问题的处理决定着故事主题的表达。在古代戏曲理论中,剧论家们认为:戏曲故事从总体来看以"简约"为上,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情节设置要疏密相间,同时要突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刘二永
关键词:戏曲详略
“所…者”结构研究
“所…者”结构是由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在它的前面加上“所”字而形成“所+动”,又后加“者”字,形成“所…者”这一特殊的结构。“所…者”结构是语法史上最复杂、争议最大的语法成分之一。  本文以三个平面语法理论、配价语法理论...
刘二永
关键词:现代汉语动词性短语句式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
戏曲宾白与曲词的叙事功能及相互关系
2017年
戏曲语言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曲词和宾白,前人多认为"曲文抒情,宾白叙事",其实这只是二者的主要功能。在古典戏曲理论中,剧论家们认为这两种语言形式都具有叙事功能,但各有所重。其中,宾白承担着主要叙事任务,从故事结构来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叙事内容来看,展现着故事的颠末脉络;而曲词常常表现为将宾白中所叙内容再叙,因其得到曲牌、宫调相助,将浓郁的情感蕴育在一吟一唱中,使戏曲故事的表达具有了情事相容、意蕴丰富的内涵;同时,曲词与宾白在叙事中相互倚助、互相推动、不可偏废。
刘二永
关键词:古典戏曲宾白曲词叙事功能
古典戏曲副末开场中“家门”的存在原因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家门"是南戏及传奇副末开场中叙述剧情梗概的一支曲词,它的存在贯串副末开场的始终,是副末开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家门"对全剧的整体性概括或对当天所演剧情的概括,既体现了"由总到分"的整体性叙事意识,也反映了观众整体性认知意识,克服了南戏及传奇因剧情过长而影响观众对整体性把握的困难。作为副末开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时甚至独占开场,"家门"能起静场和吸引观众的作用。其叙述者是副末,作者借副末之口开章明义,流露创作意旨,并通过对全剧的概括使其成为正文叙事之"法",决定并导引着全文的叙事。
刘二永
关键词:叙事
近十年《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0年
被鲁迅称为“志人小说”的《世说新语》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十年来,其研究角度来越多样化。其中,分析《世说新语》的女性形象已成为近年来不可忽视的研究热点。纵观近十年对《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的女性形象的研究,首先是对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继承和深化,即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魏晋女性形象的“新”,即女性形象类型研究;其次,在研究创新上,近十年的研究成果逐步向新理论靠近,这主要表现在用悲剧意识和比较视野解构文本,即悲剧女性研究和女性观比较研究。最后,研究者对《世说》的女性形象的时代借鉴意义的关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趋势,即女性美的当下借鉴意义研究。故本文将从女性形象类型研究、悲剧女性研究、女性观比较研究、女性美的当下借鉴意义研究四个方面对《世说》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史佳萌刘二永
关键词:《世说新语》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叙事理论研究
叙事是指叙事者通过某一种或几种媒介以一定的方式对事件进行组织的活动,叙事理论研究一切与叙事以及故事相关的因素。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叙事思想,这些思想散落在理论专著、曲话、曲品、剧品、评点、序跋、凡例、杂文、日记...
刘二永
关键词:古典戏曲戏曲理论叙事理论
文献传递
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理论研究述论
2016年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叙事思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所取得的成就是,提出了"古典戏曲叙事理论体系",在微观上对故事要素的审美认识、故事要素的叙事行为和叙事规律三方面作了探索,在宏观上对个别理论家的叙事观念进行了探讨,不足表现为各个方面的研究都不全面,大量的叙事理论资料尚在尘封之中,对已挖掘的资料缺乏以叙事理论命题为叙述思路的研究。
刘二永
关键词:戏曲叙事理论述论
论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布局意识
2017年
布局是指剧作者在动笔之前,从全局着眼,针对已有材料对故事的整体格局进行布置的过程。布局是叙事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古典戏曲理论中,剧论家们对这一步骤十分重视,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叙事之始,若对所叙故事没有一个整体的设置,那么,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便没有头绪,也难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还会导致各部分之间不能血脉贯通、情节前后之间次序不明。所以,布局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的叙事步骤。
刘二永
关键词:戏曲
论古典剧论中的伦理批评被引量:1
2016年
古典戏曲理论中的伦理批评是一种倡导戏曲故事中应承载伦理道德内容的批评模式。这一批评模式植根于上古时期的礼乐传统,贯穿于整个元明清戏曲理论史。批评中所反映出的伦理道德的承载程度及其内涵自元到清呈现出波浪式变化状态;理论家们在对戏曲进行伦理批评时,紧密结合戏曲自身的特点,指出了戏曲在此功能上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呈现出独特的优越性;综观戏曲史,这一批评模式对戏曲发展及戏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意义。
刘二永
关键词:古典戏曲伦理道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