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琴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属于典型的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引起食源性疾病—李斯特菌病。LM的感染周期和主要的毒力因子的研究很已经透彻。尽管如此,但这些研究并未阻止李斯特菌病的再次出现,目前在一些欧洲国家仍有报道。...
- 冯晓琴冯飞飞尹晓蛟尚俊丽瞿慧萍罗勤
- 关键词:食品安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
- 文献传递
- 重组单增李斯特菌作为肿瘤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 将细菌疫苗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已获得多方面进展,在动物以及人体临床实验研究中均显示出广阔前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而备受重视。单增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被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胞摄入后借助于自...
- 尹晓蛟王莉尚俊丽冯晓琴罗勤
- 关键词:肿瘤免疫学疫苗载体生物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毒力基因调控蛋白PrfA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被引量:11
- 2011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PrfA是LM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通过比较研究LM野生株(EGD和EGDe)、PrfA缺失株(EGD prfA和EGDe prfA)、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LI)、携带组成性表达PrfA蛋白的重组无害李斯特菌(LI-pERL3-prfA*)以及重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 prfA-pERL3-prf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探讨LM重要的毒力调控蛋白PrfA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LM野生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LI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最弱;PrfA的缺失能降低LM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组成性高量表达PrfA蛋白可以回复EGDe 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但对LI没有增强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rfA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冯飞飞张强王莉冯晓琴尹晓蛟罗勤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
-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对宿主胃肠道耐受机制的研究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属革兰氏阳性、胞内兼性寄生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多年来, LM被用作研究胞内感染的模式微生物。一系列的实验已经阐明了胞内感染的基本机制,目...
- 瞿慧萍冯晓琴冯飞飞尚俊丽尹晓娇罗勤
- 关键词:胃肠道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受机制
- 文献传递
- 毒力基因调控蛋白PrfA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罗勤周青春冯飞飞张强冯晓琴尚俊丽瞿汇萍
- Sigma B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受抗生素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革兰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的报道显示出该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为了探讨其耐药机制,对Sigma B(σB,李斯特菌中应对环境胁迫的主要调控因子)在抗生素耐受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检测和比较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EGDe和其σB缺失突变菌株EGDeΔsigB对盘尼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利福平、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和红霉素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测定的MIC的基础上,利用MTT(噻唑蓝活体染色法)法比较EGDe和EGDeΔsigB在1×MIC、2×MIC和8×MIC的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3种抗生素中的生长活性。EGDe对盘尼西林青霉素(0.16μg/mL)、四环素盐酸(0.25μg/mL)和硫酸庆大霉素(0.5μg/mL)的MIC高于EGDeΔsigB(分别为0.08、0.125和0.125μg/mL);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的MIC 2种菌株没有差别,分别为0.19、0.125和0.032μg/mL;与EGDe相比,EGDeΔsigB在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培养基中的生长活性较差,对抗生素的抑制更为敏感,而且随着这3种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强。Sigma 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抗生素的耐受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 王莉冯飞飞张强冯晓琴尹晓蛟罗勤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