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晓军
- 作品数:77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冰模板法制备仿生双孔径-定向孔隙毛细芯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2
- 2020年
- 使用不同固相含量水基镍粉浆料,通过冰模板法在不同冷冻温度和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仿木质部孔隙结构的毛细芯,观察了其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了固相含量、冷冻温度对毛细芯孔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模板法制备的新型毛细芯具有植物木质部特有的定向孔隙,孔隙具有双孔径,呈有序排列的蜂窝状;随着固相含量增加,毛细芯孔壁厚度增加、孔径减小、孔隙率及渗透率降低;随着冷冻温度降低,孔隙率基本不变、孔径减小、渗透率降低;与传统方法烧结的毛细芯相比,冰模板法制备的毛细芯具有更大的孔隙率及渗透率。
- 甘甜林涛全晓军
- 关键词:毛细芯孔隙率渗透率
- 新型孔板歧管式微通道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9年
- 对歧管式微通道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的孔板歧管式微通道结构(OPMM),并通过数值模拟CFD分析比较微通道的深高比、进口流速对流动换热的影响。针对热点主要发生在四周位置而引起的温度不均匀性考虑,提出保证加热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缩减加热区域。结果表明:与传统结构比较,新型结构依靠顶部集管效应使得流体均匀分液,壁面温度均匀性有了较大提高。对两种热源布置方式进行比较发现缩减加热域减少了热点的发生。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加3种横截面结构微通道换热系数均增加的同时压降也增大,横截面(高×宽)为150μm×40μm的换热效果最好但同时压降也最大。
- 甘甜全晓军
- 关键词:结构优化数值模拟换热压降温度均匀性
- 脉冲参数对微尺度流动沸腾的影响
- 本实验利用通过微加工技术完成的微芯片进行微尺度过冷流动沸腾的研究,其中Pt 微加热器大小为140×100μm2。实验过程中选用了六个脉冲宽度(0.05ms、0.1ms、0.2ms、0.6ms、1ms和2ms)及五种流速条...
- 陈钢全晓军郑平
- 关键词:过冷流动沸腾脉冲加热脉冲宽度沸腾换热微芯片
- 文献传递
- 一种疏水柔性纳米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疏水柔性纳米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基底的预处理;步骤二,基底表面的乙烯基修饰: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原硅酸四乙酯混合后溶于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并用稀盐酸调节pH值,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基底浸入上述溶液中,...
- 李金京全晓军郑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亲疏水间隔的不稳定波强化冷凝管及制作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亲疏水间隔的不稳定波强化冷凝管,包括冷凝管本体,所述冷凝管本体的内管为光滑圆管、外管为正弦波形状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波峰所在曲面为亲水区,所述波纹管的波谷所在曲面为疏水区。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上...
- 李金京全晓军郑平
- 文献传递
- 液封晶体生长中热毛细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
- 本文主要研究环型液池内不相溶混的两层流体的热毛细对流,建立了不相溶混的两层流体热毛细对流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分别对微重力和常重力条件下具有液封的熔体内热毛细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双层流体主流区的温度场...
- 全晓军
- 关键词:热毛细对流有限容积法熔体晶体生长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电场作用下微流控系统中微气泡/微汽泡的动力行为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 20世纪以来,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前沿科技都朝着微型化方向迈进,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开创了新的方向与机遇。微换热器、微流控芯片、微致动器、微混合器、微化学反应器、微燃料电池等各种微热流系统相继涌现,在微电子、材...
- 全晓军
- 关键词:微通道微气泡电场作用脉冲加热沸腾传热
- 一种基于毛细导流的干法相变换热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毛细导流的干法相变换热设备,涉及换热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冷却液、储液池、输液毛细管网络,所述储液池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储液池与所述输液毛细管网络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输液毛细管网络的另一端设置于发热表面,所...
- 甘甜全晓军 李金京
- 文献传递
- 一种真空腔均热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腔均热板,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一个中空的密闭腔室;底板具有超疏水表面,用作真空腔均热板的冷凝区;盖板具有超亲水表面,用作真空腔均热板的蒸发区;密闭腔体内压埋泡沫铜,泡沫铜一端与盖板连...
- 全晓军刘修良郑平
- 文献传递
- 电场作用下肋表面电对流现象的可视化研究
- 2016年
- 电场可强化池态沸腾换热已经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可.以往研究者主要针对光滑表面、加热管或加热线表面的电场强化换热进行研究.在光滑表面增加肋结构可以改变加热面附近的电场分布,从而影响加热面的换热效果.以R113作为实验工质,搭建了可视化的池沸腾实验台,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肋高为2 mm的加热面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对流现象.实验发现,电对流随着施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强,电对流加速了加热面附近流体的混合,破坏了热边界层,使得加热面温度降低从而强化了换热.
- 高明刘夷平全晓军章立新
- 关键词:电水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