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自赞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其课程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处于一个平稳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其中,理论研究关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就业政策类型与范式、就业政策价值、就业政策动力机制与矛盾关系四个方面。而对大学生就业法制的研究,尚处于启蒙阶段。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课程建设研究仅限于大学生就业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探析。展望未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课程的内容建设、程序建设和质量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不二选择。
- 侯自赞郑和平
-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研究
- 经济法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的历史演进被引量:2
- 2013年
- 经济法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是对强势主体或弱势主体进行限制或保护的一种模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裹挟着积极或消极的因素推动着这一模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经济法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诠释了国家公权力介入的正当性与适度性,诠释了经济法主体保护与限制的双重价值,诠释了经济法的价值定位与发展方向。
- 侯自赞
- 关键词:经济法演进
- 经济法强、弱势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经济法危机首先表现为理论危机,而后是实施危机,进而产生信任危机。经济法强、弱势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强、弱势主体的实质是其逻辑起点,它来源于但又高于传统的权利与义务模式。通过采用同等的限制与保护、限制、保护、限制兼保护、保护兼限制五种不同的方式,对强、弱势不平等主体进行同等或不同等的限制与保护,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模式的建立,有助于反思民法滥用及其遏制,助推民法转型升级,结束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经济领域民法滥用和"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同时,通过揭示经济法本质,化解经济法危机,以期发挥经济法的真正作用,引领经济法正确的发展方向。
- 侯自赞
- 民族地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路径新探被引量:2
- 2016年
- 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育,应围绕民族文化背景就人权保障、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公正执法、司法以及监督制约公权力等展开。在培育路径上,传统的理论教育手段依然重要,但是应积极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体验性实践教育,认为可以把学校、院系、班级决策,制度的民主制定,校管理与服务的程序设计以及在重大事务办理、管理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参与等,都拓展为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新渠道。
- 杨洪能侯自赞
- 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
- 经济法强、弱势主体的生成考辩被引量:3
- 2014年
-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经济活动中从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主体,平等主体只是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拟制。经济法公开承认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平等性与差异性。本文从哲学、历史与法律三个维度对经济法主体进行考辩,见证经济法强、弱势主体的生成。经济法强、弱势主体的生成,揭示了民法的虚伪与经济法的真实,揭示了民法的力有不逮与经济法的历史使命,揭示了经济法主体的本质,以期发挥经济法的真正作用,引领经济法走向正确发展的轨道。
- 侯自赞
-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
- 经济法强、弱势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的传统与现代化被引量:2
- 2015年
-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经济活动中从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主体,平等主体只是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拟制。经济法公开承认主体的不平等性与差异性,存在强势和弱势主体。经济法对这些主体进行限制与保护,形成其独特的模式。经济法公平价值的建立,昭示着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模式现代化历程和特点告诉我们,经济法强、弱势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是经济法史上两大理论的完美结合,精准定位"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作用的领域与限度,深刻揭示经济法的真正作用,引领经济法走向正确发展的轨道。
- 侯自赞
-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公平价值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现状的实证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以凯里学院2011年和2012年在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满意度调查为范本,从大学生思政组织工作、思政活动和思政理论教育与场地建设三方面实证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现状,探索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质量的可能路径。
- 侯自赞夏薛梅郑和平
- 关键词:大学生实证
- 从大学生法制理论教育看大学生法制精神的培育被引量:4
- 2015年
- 大学生法制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法制精神培养的基础,后者对前者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制精神的培育存在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法制精神培育的掣肘。文章从优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环境,凝练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深化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改革来论述大学生法制精神培育的助推方法和路径。
- 侯自赞杨洪能
-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精神
- 论经济法强、弱势主体的生成
- 2013年
-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经济活动中从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主体,平等主体只是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虚拟。经济法公开承认主体的不平等性与差异性,本文从哲学、历史与法律三个维度对经济法主体进行考辩,见证经济法强、弱势主体的生成。经济法强、弱势主体的的生成,揭示了民法的虚伪与经济法的真实,揭示了民法的力有不逮与经济法的历史使命,揭示了经济法主体的本质。
- 侯自赞
-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
-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课程“332”模式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教育理念的滞后和多年沉疴,严重阻滞了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教育的体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大一一门必修课,大二一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大三大四一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课程"332"模式,正是对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凤凰涅槃。"332"模式引领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教育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打破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教育的藩篱,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就业梦"。
- 侯自赞
-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