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溪洋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3篇套叠
  • 3篇小儿肠套叠
  • 3篇肠套叠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山莨菪
  • 2篇山莨菪碱
  • 2篇莨菪
  • 2篇莨菪碱
  • 2篇儿童
  • 2篇病因
  • 2篇病因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动脉压迫
  • 1篇动脉压迫综合...
  • 1篇毒副作用
  • 1篇短期复发
  • 1篇压迫综合征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余溪洋
  • 4篇徐兵
  • 2篇孙传成
  • 1篇王忠荣
  • 1篇王亮
  • 1篇苏义林
  • 1篇孙华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持续应用东莨菪碱与山莨菪碱对小儿肠套叠短期复发的影响
目的:观察探讨持续应用不同剂量的东莨菪碱与山莨菪碱对整复后的儿童肠套叠近期复发的影响;验证儿童肠套叠痉挛学说并评价不同解痉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及预后的作用。  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3...
余溪洋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山莨菪碱复发机制毒副作用
持续应用东莨菪碱与山莨菪碱对小儿肠套叠短期复 的影响
余溪洋
文献传递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126例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12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肛改良Soave术95例,经肛改良Swenson术31例。结果除早期经肛Soave术中7例(5.6%)二期手术外,余均一期完成手术(94.4%)。辅助腹部小切口5例,腹腔镜12例。术后并发症35例,其发生率为27.8%,其中肛周糜烂15例,小肠结肠炎9例,吻合口狭窄5例,污粪2例,再手术4例,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获随访1—10(中位数2)年,痊愈96例(93.2%),好转5例(4.9%),无效2例(1.9%),两种术式不同类型的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疗效好,各有其优点,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经肛Swenson术较经肛Soave术操作更简单方便,术后不需扩肛。
徐兵孙传成余溪洋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外科学儿童
病毒感染与小儿肠套叠病因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肠套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成人并不常见。该疾病一旦发生通常发展较快,严重时可导致肠管坏死、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导致患儿死亡。关于婴幼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提出了各种学说来解释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如病毒感染学说、肠道痉挛学说等,并且也都积极用试验来进一步佐证。近年来病毒感染与肠套叠之间联系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余溪洋徐兵
关键词:肠套叠病毒病因学
小儿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可能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5例急性胰腺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疗情况。结果诱发疾病的因素及相对的病例数分别为:特发性17例(26.2%);饮食因素14例(21.5%);胆道因素10例(15.4%);感染因素10例(15.4%);肥胖因素12例(18.5%);其他因素2例(3%)。入院时轻度胰腺炎患儿血中C反应蛋白(CRP)值要比中重度胰腺炎低(轻度胰腺炎为12.87±1.02,中重度胰腺炎为25±2.44,P=0.002)。诊断为轻度胰腺炎58例(89%),中重度胰腺炎7例(11%)。65例患儿均予以非手术治疗,其中61例治愈出院,4例好转。随访53例,期间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胰腺炎患儿中,特发性因素约占三分之一,肥胖因素不可忽视。小儿急性胰腺炎症状不尽典型,如能及时诊断,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余溪洋徐兵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病因学儿童
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0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8月—2012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儿外科收治20例SMA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经1-8年随访,保守治疗9例,6例痊愈,3例复发;手术治疗11例(包括屈氏韧带松解、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Ladd手术7例)均痊愈。结论 本综合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确诊依靠上消化道钡剂造影,B型超声、CT血管成像可直接测定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保守治疗无效应手术治疗,Ladd手术可彻底解除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压迫,且无需肠吻合,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徐兵余溪洋孙传成孙华王亮苏义林王忠荣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